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

2019-02-03 17:46:52浏览:70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摘 要】 目的 归纳和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以及疗效的相关文献,反映此研究的最新研究水平。方法 总结中医治疗新

【摘 要】 目的 归纳和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以及疗效的相关文献,反映此研究的最新研究水平。方法 总结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以及疗效。结果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方法多样,疗效显著。结论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较好,但缺乏最中医治疗方法的统一。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中医疗法;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患的皮肤、黏膜黄染疾病[1],一般在出生3天内发生黄疸现象,主要特点是血胆红素升高。病名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胎疸候》,书中写到:“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而另一本书《幼科铁镜》谓:“胎黄,由妊母感受湿热,传于胞胎,故儿新生,面目通身皆黄如金色,壮热便秘,溺赤。”

1 诊断标准

1.1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儿科学》中胎黄的湿热郁蒸证的诊断标准。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2]。

2 中药治疗

3 中药洗浴

4 中成药治疗

5 小结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母亲体内的胎黄,或由于湿热或寒湿侵袭入体,病变在肝胆脾胃。西医主要是通过光照疗法进肝酶诱导剂疗法行治疗。其病机主要大多缘于孕母内蕴湿热,传于胎儿,蕴结脾胃,熏蒸肝胆,使肝失条达,胆失疏泄,胆液外溢,发为黄疸。

通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黄疸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统一的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使得疗效难以精准地判定,不利于推广。

参考文献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65-70.

[3]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4-117.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关于房产中介欺诈行为分析民法论文(1)

上一篇:

氨甲喋呤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15例分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