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探析医院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2019-02-03 18:12:47浏览:95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医院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50例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50例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药物配伍不当、药物用法与用量不对以及药物自身原因等,其中药物用法与用药剂量不适当是引发不良反应发横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应用中,他汀类药物存在多种用药不良反应,医生应该给予其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尤其对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1]。现阶段,临床上使用他汀类药物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适用症也不断增加,但是药物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转氨酶升高、肌损害、横纹肌溶解等,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现象的发生[2]。其次,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还可能会导致肿瘤、出血性卒中以及糖尿病的发生[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3月~2013年3月以来收集的50例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25例,年龄为25~78岁,平均年龄为(51.3±12.4)岁。

1.2 方法

对50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时间、药物用量以及药品名称与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5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其中2例患者出现肌肉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物体以及横纹肌溶解;3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肿大、消化不良、肝损伤以及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患者出现皮肤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粘膜血泡表面渗血、手指疼痛肿胀以及夜尿明显增多等;还有3例患者是由其它原因造成的不良反应。

2.2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

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1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3例患者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发生不良反应,占30%;6例患者由于药物用法与用量不对引发不良反应,占60%;1例患者由于药物自身原因引发不良反应,占10%。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用法与用药剂量不适当,各种引发不良反应原因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效果最好的一种药物,其次它还能够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但是随着药物使用剂量的增加,患者出现肝功能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用药剂量是引发不良不反应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研究得知,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用法与用药剂量不适当,因此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剂量。其次,在用药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各项临床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在确定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用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在联合用药时,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经过患者的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够联合用药。患者在用药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用药指南服药,确保用药安全[4]。

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用药的剂量都可能造成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采用口服的方式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够使患者更快的吸收,因此在采用其他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合理错开药物作用的时间,避免不同药物的吸收峰重叠,通常情况下,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将其与其它会影响干细胞代谢的药物错开。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合用能够达到良好的降脂效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这两种药物联用会产生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时,要避免同时使用CYP3A4抑制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联合其它药物进行治疗,应该尽量选用一些不会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在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糖尿病患者更加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为了有效防止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医护人员一定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疾病史,并且对患者的相关症状进行密切关注,一旦患者出现肌病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其次,在治疗的期间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合适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现阶段罗舒伐他汀药物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他汀类药物,能够起到良好的降胆固醇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国华,李庆,李良露.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促进血脂异常达标[J].中国医药导报,2013,11(02):158-159.

[2]朱斌,蔡映云,陆国平,余波,翟青.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J].中国药师,2014,17(03):321-323.

[3]安瑗,王慧媛,赵志刚,陈晓红.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9(05):408-411.

[4]李勇,吴建波,王吉,王建斌.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人民军医,2015,18(05):582-584.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肿瘤患者知情权与护理满意度关系的探讨

上一篇:

妇产科病房护理文化建设探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