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由于对疾病本身以及手术治疗方式的未知性,加上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应激原对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影响等因素,使得患者心理负担进一步加重,这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及远期预后。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进步,良好的护理干预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证实。本组研究中笔者旨在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比较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意义,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择期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排除标准:患者既往有肝胆疾病史,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既往有心理疾病者。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5~67岁,平均(47.23.5)岁。文化程度:高等教育11例,中等教育17例,初等教育12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7~66岁,平均(48.02.6)岁。文化程度:高等教育10例,中等教育19例,初等教育11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根据其心理特点、文化程度等个体特征展开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①告知患者疾病的类型以及所采取的手术方法,向患者讲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并根据患者的恐惧、疑惑等具体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沟通,打消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情绪。②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③术中注意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术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效果以及术后注意事项。④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开展积极的针对措施。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入院护理干预前和手术前30 min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应用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间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率、血压以及SDS、SAS评分。此外,于术后3 d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分别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手术前30 min)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得出,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率、血压变化比较:与患者入院时相比,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术前30 min)的心率、血压未见明显的改变,而对照组患者术前30 min的心率、血压显著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5.0%(30/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伤口感染,2例呕吐,不良
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术后有4例伤口感染,2例呕吐,
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两组间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胆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种类之一,包括有肝癌、肝硬化、胆囊炎等疾病。由于肝胆系统特殊的生理功能,肝胆疾病往往具有起病急、病情较重、病情发展变化快等特点,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尤其是对于需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对治疗结果的未知性,以及手术本身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作用等因素,其心理负担将进一步加重,这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进而在一定程度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在本组研究中,笔者对观察组40例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患者的疾病类型、治疗方式以及文化程度制定了详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40例围手术期患者开展了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而对于对照组的40例患者,笔者仅仅是进行了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前30 min的心理反应进行评估以及心率、血压的测定发现,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以及心率、血压变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不良反应也显著降低(P0.05)。由此笔者进一步证实,对围手术期患者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而且可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治疗的信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促进患者术后的及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