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和贲门癌是我国北方特别是太行山区最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三早”中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如何提高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早期诊断,及早进行手术,提高病人的远期疗效,提高病人的存活期限,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食管和贲门早期癌4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 临床表现 无临床症状者7例(14.3%),单纯进食时吞咽梗噎感11例,胸骨后不适伴吞咽疼痛8例,上腹饱胀、隐痛、吞咽不顺12例,中上腹不适及其他症状6例,突然呕血2例。病程0~8个月,平均2个月,有家族史者18例。 1.4 胃镜检查 全组均行胃镜检查,镜下观察早期食管癌22例中,糜烂11例,隐伏3例,斑块6例,乳头2例。早期贲门癌27例中,糜烂18例,隆起1例,隐伏2例,溃疡5例,乳头1例。
大部分一次内镜检查结合咬检、刷检确诊,但有3例食管癌2次内镜检查结合咬检、刷检确诊,1例检查4次才确诊,5例早期贲门癌也是多次内镜检查结合咬检、刷检才确诊的。本组8例经食管镜下黏膜染色指示下活检确诊。 1.6 术后病理 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报告,鳞癌22例,腺癌27例,长度在5mm~7cm之间,平均2cm,其中1例食管中段癌上残端有癌残留,原位癌11例(22.4%),粘膜内浸润癌14例(28.6%),和粘膜下浸润癌24例(49.0%),4例有淋巴结转移,均为粘膜下浸润癌。全组共切除淋巴结338枚,最少2枚,最多15枚,平均每例6.9枚,其中14枚淋巴结转移(4.14%),本组1例同时发生食管和贲门早期癌,2例食管早期癌合并贲门晚期癌。
2 讨论
消化道癌症尤其是上消化道食管癌和贲门癌,自1976年全国普查以来,一直是北方太行山区群众的多发病,群众谈癌色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态势不减,严重影响者群众的身心健康,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拦路虎。对食管癌和贲门癌正确的早期诊断,正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的存活期限,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早期癌症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X线检查是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的一项辅助检查,如摄片还能前后比较,多人反复加以读片讨论,特别适合基层开展工作。在良好的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中,多数病例能做出正确诊断,但常规钡餐造影有可能遗漏粘膜的早期改变,故粘膜碘染色指导病检或刷片有确定的制度意义,x线的误诊率为24%[2],本组早期食管癌、贲门癌漏诊、误诊率分别为45.5%和40.7%。 自从上世纪60年代食管脱落细胞学诞生以来,发现了很多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经外科取得了良好的疗效,5年生存率90%,10年生存率60%以上[3~4]。80年代以后,由于胃镜(目前胃镜的清晰度更高,有利于微小病变的发现)的,特别是粘膜染色和指示性组织活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食管和贲门癌早期的诊断水平[5],实践证明,胃镜检查、胃镜刷片、粘膜碘染色和指示性活检是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但应注意多点起源和多处原发癌,一处早期另一处也可能是早期,本组1例同时发生食管和贲门早期癌,2例发生食管和贲门双原发癌。检查应全面细致,组织活检、胃镜刷检同时并举,对提高食管和贲门早期癌的诊断有确定的意义,同时防止漏诊和误诊。本组第一次咬检49例,阴性40例,重复检查全部确诊,8例为胃镜粘膜染色指示下活检确诊。
外科手术治疗是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病变的同时可进行淋巴结清扫,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胸切除病变和食管胃吻合术。值得注意的是本组27例早期贲门癌中17例是经腹行根治术的,我们认为腹部切口创伤小,对心肺功能干扰少,可彻底清除腹腔淋巴结,特别是腹部自动拉钩和一次性吻合器的应用,能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和普及。适用于贲门癌未累及食管或伴有心肺功能不全不适宜行开胸手术者。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已有大半个世纪的,经过几代专家的不懈努力,在防治工作中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随着“少发早治”工作的深入,黏膜染色的广泛普及与提高,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早癌患者能够发现和治疗,以提高早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2]董玉珍.中华放射学杂志,1985;19(5):286
[3]邵令方,高宗人,李章才,等.204例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治疗的远期结果.中华外科杂志,1993;31:131~133
[4]邵令方,王其彰.新编食管外.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6
[5]王国清,王贵齐,张晓华,等.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北京:2000年全国肿瘤学术大会(集),20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