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患者的排泄物( 如呕吐物、粪便等) 传播的, 是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 消化道传染病在众多疾病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做好护理工作对患者意义重大。优质护理模式具有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 将舒适的护理措施供给患者, 使其感到满意, 可以有效减轻疾病对患者心理与生理造成的双重影响, 提高治疗效果。本文56例消化道传染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现将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消化道传染病患者56 例, 男36 例, 女20 例, 年龄21~53岁, 平均年龄(36.58.2) 岁。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31 例, 细菌性痢疾12 例, 阿米巴痢疾5 例, 伤寒2 例, 手足口病6 例。将56 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 各28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传染病护理, 优质护理组在常规传染病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等护理干预, 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①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护理人员与刚入院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 耐心介绍消毒隔离、饮食、探视方面的知识, 消除其焦虑、恐惧的心理, 使患者感到亲切。以不同的消化道传染病类型为患者安排病房, 每日用含氯制剂的消毒液擦拭地面与喷洒房间2 次,每周用紫外线灯对病房和走廊消毒2 次, 以免患者担心交叉感染。②在护理操作中融入人文关怀。首先, 在语言行为方面应始终保持态度和蔼, 见到患者轻声问候。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注重患者隐私的保护, 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导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其次, 在非语言行为方面护理人员应重视面部表情、态度和手势等。为患者提供服务时应动作熟练、手法轻柔;面对沮丧患者, 投以关心的眼神, 不避讳握手,使其信心增强;若患者痛苦, 投以同情的眼神, 将安慰通过温柔的触摸传递;接触患者不可戴手套, 避免其感到被歧视。最后应加强健康教育, 将发病机理、预防、治疗、预后、注意事项等知识介绍给患者,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③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力量。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其与朋友、家属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会极大影响其心理状态,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将消毒隔离、传染病等相关知识向其朋友与家属讲解, 要求其不要对患者表现出不满情绪,假如条件允许应经常探视, 与患者交流、谈心, 给予鼓励和支持, 关心患者。④出院指导。对即将出院的患者提供联系卡,上面需将复诊时间、医生的姓名和电话等注明, 建立电话回访制度, 若患者感到不适, 需尽快与医生联系并就诊。
1. 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评估以患者治疗后的精神焦虑状态为准, 分无、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等级。护理2 周后向两组患者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主要包括患者和家属了解康复知识与否、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是否及时解决患者需求、巡视病房等共10 个方面, 主要包括满意和不满意两项。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护理干预 2 周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优质护理组中18 例(64.3%) 患者无焦虑, 有6 例(21.4%) 为轻度焦虑, 有4 例(14.3% ) 为中度焦虑, 无重度焦虑患者, 常规护理组中10 例(35.7%) 患者无焦虑, 有8 例(28.6%) 为轻度焦虑,有7 例(25.0% ) 为中度焦虑, 有3 例(10.7% ) 为重度焦虑患者,护理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精神焦虑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优质组28 例患者中, 有26 例满意, 2 例不满意, 满意度为92.9%, 常规组28 例中有21 例满意, 7 例不满意, 满意度为75.0%, 两组护理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在优质护理中, 护理人员应用心与患者交流,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认真完成每个护理操作, 同时向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注意事项等, 增强其自我关怀意识, 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使其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避免传染给家人,督促患者加强锻炼, 使机体免疫力提高, 改善其生存质量。本次研究数据显示, 护理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精神焦虑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并且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说明优质护理不仅能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还能给予其精神关怀, 使其焦虑程度减轻, 促进疾病恢复,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