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护理对策研究

2019-02-03 18:43:09浏览:63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其临床表现症状为心肌缺氧、暂时缺血而引发心前区疼痛。心绞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其临床表现症状为心肌缺氧、暂时缺血而引发心前区疼痛。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之一,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心前区的疼痛,或者感觉到心前区不舒适,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还要配合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利于患者实现良好的康复。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 2013 年 1 月 -2014年 1 月收治的 66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 66 例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心绞痛和ST-T改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33 例。对照组男 21 例,女 12 例;自发性心绞痛 4 例、变异性心绞痛 6 例、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3 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11 例、梗死后心绞痛 9 例;年龄 45~80 岁,平均 63 岁。试验组男 21 例,女 12 例;自发性心绞痛 5 例、变异性心绞痛 6 例、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2 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 12 例、梗死后心绞痛 8 例;年龄 40~85 岁,平均 64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判标准

在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运动锻炼、体重、睡眠、戒烟酒等情况。分析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规律和生活质量。

1.3 护理

1.3.1 对照组的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做到对患者及时并且合理的用药。对于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相关的心电图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控,心电图不仅可以快速的反映出患者的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等数据的变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ST-T改变。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还要迅速建立起静脉通道,静脉通道的成功建立关系到患者及时用药的情况。但是有许多老年患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其静脉搏动相对较弱,刺穿患者的静脉比较困难,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争取做到一次成功。对于需要长期静脉用药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给予其留置针放置,但是必须要留意观察患者静脉炎的发生。

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合理的选择用药也是关键。硝酸酯制剂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比较常用的药物,它可以扩张患者的动脉血管,降低患者的血压,增加患者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还可以扩张患者外周血管,减少患者静脉的回流量,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和心肌的耗氧量。

1.3.2 试验组的护理方法 试验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综合护理。在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加入以下几点护理。

第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通过调查,及时了解患者的年龄、病情、生活作息、受教育程度以及对冠心病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量身定制适合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介绍引起该类疾病的原因、预防方法、治疗手段、患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发放疾病知识和预防手册、通过多媒体演示等措施帮助患者全方位的了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患者在了解一定的知识后,更加有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

第二,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深入了解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和病史,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条件对患者提供有效的生活指导,逐渐使患者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尽量消除患者对用药的抗拒和抵触。要积极向患者解释使用药物的作用、适用的病症、用药的禁忌以及药物的使用方法等。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患者适量的药物支持;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悲观、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这种情绪不仅影响了医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还不利于患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护理人员要注意控制和排解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心理变化等情况,针对患者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患者的压力,努力为患者建立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护理人员还要细心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活细节,分析造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对患者的看法和意见表示尊重。还要安慰和鼓励患者,协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第三,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和饮食指导。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在做康复训练时,患者要在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的陪同下进行训练,训练方式可以选择太极拳、散步、练气功等方式。同时,要告知患者适量运动,避免患者在运动后过于劳累。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及患者家属,在饮食上患者要以食用低盐、低脂、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还可以建议患者多吃小米、芹菜、香蕉苹果等粗纤维食物,多喝蜂蜜水,保持患者的大便通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8.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健康行为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价进行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体重、饮食、情绪、戒烟酒、睡眠和运动锻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体重、饮食、情绪、戒烟酒、睡眠和运动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时,比较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总分。对照组干预前总分为 (55.94.7) 分,对照组干预后总分为(45.53.9)分;试验组在干预前总分为(58.75.9)分,试验组在干预后总分为 (34.53.9)。在护理干预前,两组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在发病时,患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有沉闷、紧缩、压迫、烧灼样的疼痛感觉。冠心病心绞痛也会由过度劳累、过度激动、过度寒冷、暴饮暴食等因素引发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使患者心肌的耗氧量同时增加,心脏对血液的需求量也增加,进而导致冠脉不能适应扩张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缓解疾病带来的临床症状。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初期对患者讲述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表现的恐惧、抵触、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主动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护理。

由以上研究可以得到,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的改善有一定的帮助,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护理模式。通过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能够正确的对待疾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得到了有效的纠正,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所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谈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反思与前瞻(1)论文

上一篇:

论劳动者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1)论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