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全面依据教学内容,并且注重培养人才,使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类型的课程均应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1]。当前在多个学科中都受到推崇的教学模式为案例教学法和基础教学法,本文选取我院2016级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使用案例教学法加基础教学法(CTM+PBL)和传统教学法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比探究其教学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科1班和2016级助产专科2班共96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为1班学生,共48人,对其使用CTM+PBL教学法;对照组为2班学生,共48人,对其使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学生均为统招学生,且入学时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设计
1.2.1教学安排
两组高职医学生在教学中均使用同样教材,选取两组任课老师参照各自所负责的章节分别承担两个班级的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
1.2.2实验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组,由学生推荐或者自荐出一名小组长。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老师在课前的1~2周进行问题的布置,学生在课下对该任务进行思考并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老师以该任务为教学中心,小组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最后上交作品。而基础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为:布置一些基础教学内容给全部学生,让他们使用互联网查询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上交出答案;或者由小组长随机抽取题目,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在组长的主持下整理出PPT 课件或者讲稿。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引入基础教学的问题,由小组成员依据其课下讨论的课件或者讲稿进行讲授,在阐述完成后,老師再对其进行总结和补充。
1.3教学效果考察
期末考试中两组高职医学生的期末成绩分为上机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考试题由考生从实践操作题库、理论题库中进行随机抽取,其中操作考试分为:文字录入、word、excel、PPT、网络应用等操作板块,理论考试题的题型为判断题、填空题和选择题。最后由考试软件进行自动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在操作考试中,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及格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理论考试中,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及格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三、讨论
21世纪以来,很多国内外教育专家面对未来社会指出,教育领域必须着力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分别是:不断发展的能力、协作共处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2]。通过本次的实验表明,无论是在上机操作考试中,还是在理论考试中,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及格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课程结束的师生交流会上,学生也对CTM+PBL教学模式表现出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加强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会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老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对每位学生的信息都准确了解,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