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国礼仪的发展和影响

2019-01-25 22:35:28浏览:14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礼仪有着悠久历史,想知道古人是怎么施礼吗?和现代人施礼有什么区别?想知道礼仪带来的改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中国礼仪

礼仪有着悠久历史,想知道古人是怎么施礼吗?和现代人施礼有什么区别?想知道礼仪带来的改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娱发展历程

1、礼仪的萌芽——原始社会

起源于原始人类的两大信仰:天地信仰,祖先信仰。礼仪是原始人类为求风调雨顺、祖先显灵的祭神拜祖仪式。

2、礼仪的正式形成——奴隶社会

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而制定的礼制——完备的标志:“三礼”(周代出现的《周礼》、《仪礼》、《礼记》)

3、礼仪的发展变革——封建社会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二、礼仪的分类

按应用范围一般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类。

政务礼仪:是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职能所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

商务礼仪:实在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准则。

服务礼仪:是指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主要适用于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商界人士、职场人士、企业白领等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士。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

涉外礼仪: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礼仪规范,也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成俗的做法。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

三、古人的礼仪

我国是礼仪之邦,历来注重礼仪,甚至繁文缛节。了解古人礼仪,对我们了解汉文化大有裨益。

【揖】即为拱手行礼,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作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

揖让之礼分为三种:一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长揖】属于比较轻的一种敬礼。行礼时取站姿,身略俯折,两手合抱,当胸而稍向下移。【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两手合抱时,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但是如遇凶丧则应该反过来。如“子路拱而立”(《论语》)。

【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这儿的“拜”就是焦仲卿对母亲行这种礼节。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如《鸿门宴》中的“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这儿的“拜”应是这种跪拜礼。

【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手上。《周礼》中作“空首”;也做“拜首”。如“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想你拜首,我要想你稽首”(《屈原(节选)》)。

【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示礼节之隆重。如“谨使臣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古人席地而坐,姿势近似于跪,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稍停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稽首】跪拜之礼,行礼方法于顿首相似,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在手后。头触地后必须有较长时间停留。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如“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肴之战》)

【空首】行空首礼时,先取跪姿,然后拱手至地,接着引头至手。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上,而是悬在空中。古人在行稽首、顿首礼时,一般要先行空首礼。

【坐】古人席地而坐。姿势是:两膝跪在席上,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坐姿像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时身体要耸直,臀部不得落在脚踵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跽】跪时臀离开脚跟,挺身直腰,这时人的身体似乎加长,故叫“长跪”。“府吏长跪告。”(《孔雀东南飞》)跽也是将要站立的准备姿势,往往表示跽者将有所作为。

【居】古代一种较为省力的坐法,即蹲踞。姿势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像蹲一样。

【箕踞】古人认为最不恭敬的一种坐法。姿势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伸直,像箕一样。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

四、现代人的《礼仪》的基本常识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她使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现将礼仪的基本常识总结如下:

(一)、仪容:仪容是指人的外表,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清洁卫生的仪容美是关键,是礼仪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会破坏一个人的美感,所以礼仪要勤洗澡,勤换衣,在公共场合避免做出一些不雅的行为:如剔牙齿,掏鼻:孔等,和人说话不要口沫四溅,衣服面料不要透,不要穿化纤成分太高的衣服容易产生静电,在穿短裙时要穿长筒袜,不要穿短袜或裸脚,不要穿露脚趾或脚跟的鞋。

(二)、仪态:

1、站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垂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抬头收额、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将左手搭在右手上,贴放在腹部,脚尖稍分开,成“钉子步”站立、双眸平视前方、精神饱满、面带笑容。(注:规范站姿训练的方法:1、贴墙法:靠墙站立,是后脑、双肩、臀部、小腿肚、双脚跟紧贴墙壁。2、贴背法:两人背对背相贴补位同上,在肩背部置纸板不掉下。3、顶书法:头顶书本,使颈梗直,收下颌,挺胸收腹,是书本不落下。)

2、坐姿:上体正直,头部端正,双目平视,双肩齐下,下颚微收,双手自然搭放,双腿并拢后,双脚同时向一侧斜放,与地面约成45度角。

3、行姿:行走时,应上体正直,头部端正,下颚微收,双肩齐平,挺胸收腹,双眸平时前方,精神饱满,表情自然,行走时步伐要直,双腿有节奏的交替踏在虚拟的直线上,双肩平稳,以肩关节为轴,双臂前后自然协调,手臂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15度为宜,步幅不宜太大。

(三)、具体礼仪服务:

1、门迎:举行各项文艺庆典活动时,4—6名礼仪分别于门的两侧,以迎接领导、贵宾的到来,要求礼仪以标准的站姿站立,领导进门后要主动上前引路,将领导引至预定的座位,领导随行至相应座位。

2、倒茶:将适量的茶叶放入纸杯中,倒开水至2/3处,给领导递茶时应右手扶杯身,左手托杯底,双手奉上,并且要面带微笑,添茶时要特别注意,若领导在台上,切不可站在领导前面添茶而使背部面向台下观众,而应绕到领导右后方添茶,换茶杯也是一样。

3、颁奖:颁奖时,其中1—2名礼仪负责将颁奖的领导有台下引到台上,此时应引领导从台的左侧上,走在领导左前方,以标准姿势行走,其余礼仪将奖品或奖状放在托盘上,双手托住托盘,高度至胸前,排成纵队以标准行姿从台的右侧走上台。上台后同时转身面向观众,必要时向观众展示一下奖品,颁奖时礼仪再同时转身面向颁奖人,礼仪与颁奖人之间相距一米。颁奖完毕后,所有礼仪同时转身仍从台的右侧下台,也可以不一齐下台,可以颁完一位下一位礼仪,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领导下台时仍由礼仪引导下台,颁奖时礼仪要特别留心,上台前检查好托盘上的红布是否铺好,下台时仍要双手托住托盘下台,切不可将托盘拎在手里下台,那样舞台效果太糟糕。

五、礼仪带来的改变

礼仪,如果真的去学,那么,就是一门学问。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所以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开始,一点一滴中洁净整个社会的空气。

在工作中,接受了帮忙说声谢谢,对任何同事态度都可亲礼貌。将自己当作所有工作环节的一个润滑剂,协调所有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让我们工作在一个充满和谐礼让的工作环境中。

如果你可以从这些点滴中开始改变自己,你会发现,整个世界也开始不一样了。天变蓝了,水变净了,我们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这些改变都不需要花费任何的物质金钱,一切的美好,都从我们的一个微笑开始。当每个人之间都可以做到彬彬有礼;当面多所有的纠纷我们都可以做到忍让和迁就;当任何时候都将方便别人高于方便自己;当任何关怀和体贴都真诚散发于我们的内心,这个世界,还会有那么多的战争还会有那么多丑恶吗?所谓的天堂,我想,也不过如此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日常电话礼仪要点

上一篇:

握手礼仪中的心理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