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励志演讲:持续发展,持续成长
文/俞敏洪
2011年8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公司2011财年表彰暨2012财年第一次全体员工会议”在京举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做了“持续发展,持续成长”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集团总公司的同事们,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们很久没在一起聚会了,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新东方大厦的大教室被改造了,所以在楼里没有了开会的场地,上一次的会议应该是在上半年的时候,在大教室,当时已经是人满为患了;第二个原因就是人越来越多,每一个部门都在忙着自己的发展,忙着自己的重新组建。这两个原因造成大家集中起来开会的次数少了一些,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我们作为集团总公司的成员,应该经常在一起,倾听来自各个方面的声音,大家统一思想、共同行动。
新东方的财年的结束时间是5月31日,所以,现在开这个表彰大会并不太晚。面向2012财年,我们还有10个月的时间来共同奋斗、共同发展,把新东方的业务做好。
18年的新东方
今年是新东方成立18周年,前两天《新东方精神》季刊的编辑对我进行采访,说18周年对一个人来说是他的“成人年”,对新东方意味着什么。我觉得企业跟人还不能完全比较,因为一个人到了18岁不管你想不想长大,你已经长大了。一个人到了18岁不管怎样,都会继续活下去,并且会走向中年、走向老年,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自然过程太多的事情是可以预料的,只有一个东西不可以预料,就是除了肉体以外,一个人的精神、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成长是不可预料的。比如说我在18岁的时候,就没有预料到我今天会是什么样的,你们现在也不可能预料在40岁、50岁会是怎么样的。人的成长可以是无限的,但身体的成长是可以预料的。
一个企业的18岁,可以说已经很老,也可以说很年轻,也可以说还在婴幼儿时期。根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七八年。新东方从零做起,从一分钱没有开始做起,做到18年还存在,先不说发展,就是18年这个公司还存在,而且是在高死亡率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的18年,所以我说新东方是一个挺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做了18年,最后成为品牌公司,并且能够在世界上最好的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样的公司我估计更少。18年,新东方做了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但面向未来新东方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假设新东方到一百年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刚好18岁,跟一个人差不多。但是我们真心希望新东方五百年以后还存在样。这样我们今天的18岁,还算是新东方的幼儿时期。
教育与商业模式的结合
新东方处于强大的商业竞争中,这跟其他企业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企业只要做生意,不是政府资助,不是慈善机构的资助,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挣钱,靠自己的努力提高利润,使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就要有竞争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和其他的商业机构是一致的。但是,新东方有两个特殊情况跟一般的企业不一样:第一,我们提供的不是有形的产品,我们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提供的是人对人的服务。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来到新东方,依靠我们的知识、能力、教学水平,依靠我们对孩子未来的设计来赢得孩子和家长对新东方的认可,因此,我们跟一般的商业机构不一样。我们现在开会的这个皇冠假日酒店,尽管也是服务行业,但它有大楼在这儿,人家会来住。但是,新东方的教室在那儿,如果没有老师走到课堂上课,学生就不会走进来,所以说我们提供的服务是不一样的;第二,与其他的商业机构更加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对人的精神世界所起的作用。当一个学生走进新东方的时候,也许没有对未来有所期待,通过新东方的培训他有了对未来的期待;当一个学生走进新东方的时候非常失落,但是走进新东方后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当一个学生走进新东方的时候没有任何活力,但是来到新东方获得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活力;当一个学生来到新东方时面对的是一门一门考试的失败,来到新东方通过培训后,他能够通过考试成功地迈向自己新的台阶。这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服务是其他商业机构很难做到的。
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难道只有新东方能做到这一点吗?当然不是。在商业中运营教育,把教育跟商业模式结合起来运作,新东方开了先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后面有无数的模仿者,尽管我们的模仿者大部分都只是在模仿新东方商业方面的成功,没有模仿新东方精神方面的成功,但依然让我感到压力的是,有些机构已经开始注重对于新东方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和模仿。可惜的是新东方却在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在把自己变成一个纯商业化的教育机构,而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当然,如果没有完整的商业化运作,我们绝对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力,我们的精神力量或者文化再好,要是没有承载的基础,就不可能远行。但是,即使把新东方变成一个能够远行的火车,但里面没有装上有灵魂的人物,到最后一定会撞车,一定会出现温州事故,一定会翻车。所以,让我感到有压力的是别的机构已经意识到纯粹做一个商业模式是不能保证一个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因此他们除了对商业服务进行完美的整合外,已经开始走向了精神方面,他们已经开始向新东方学习,要给学生励志,要学生未来,给学生梦想。他们反复研究新东方包括网站上面老师的视频,而我们自己呢?我们在不断强化我们的商业性,给大家带来的印象就是新东方到最后好像只是以钱为目标,其实这个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不要钱,当然要,没有钱如何发展呢?但就像我说的一句话:“当你眼睛只盯着钱的时候,你一定会丢掉钱;当你眼睛越过钱看向远方的时候,钱自然就到你的口袋中来了。”
新东方需要关注自己真正的健康成长,这个成长是多方面的:商业模式的健康成长、服务系统的健康成长、教学系统的健康成长、教学内容的健康成长、老师培训体系的健康成长等,如果我们关注这些东西,新东方的健康发展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些市场手段或者只关注能够迅速给新东方带来收入的一些表面上的东西,新东方的长久发展是要为之付出代价的。
改变与坚持
新东方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确实是因为我们在努力,而且努力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在我们的发展中,有些是要变的,有些是不能变的。
要变的是日新月异的创新能力;不断挑战自己做事的方式和做事情的热情,不断去问自己到底有没有更好的做事的方法;新东方的经营模式、管理结构要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做出改变。新东方是有这种改变能力的,从个体户走向合伙制,走向股份制,成为国际化的上市公司,证明了新东方的改变能力;从一所学校走向了全国经营;从纯粹的自营,到现在有了连锁加盟联合的体制;从区域化的管理走向了系统化的管理;我们的培训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改变,从纯粹的应对考试走向应用学习,走向了少儿和中小学的全科培训,走向了图书出版、远程教育。新东方一直在改变,这些改变是必须要做的,不改变就不可能迎接这个时代的发展。面向未来,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有巨大的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改变,而新东方能不能跟上决定了新东方的生死。难道新东方必然会在教育培训领域领先吗?不会,除非我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昨天晚上我和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朔宁聊天,他提出了一个未来“三屏合一”的概念,就是手机屏、电脑屏加上家里可以无限扩展的取代电视的大屏幕。到最后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家里上课和走进教室上课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学生在家里看到的是老师的全景课堂。随着技术、信息、交流空间的改变,新东方必须时刻抓住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在整体来说,新东方把信息化系统和教学系统相结合的能力是比较弱的,甚至可以说我们是落后于时代的。
我鼓励在座的每一位员工,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提出新的设想、提出新的建议,把你所看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们,让我们能够在做决策的时候,知道每一个人都是怎么想的,我们应该怎么做,你们离新东方的业务最近,你们离时代的脉搏最近,我们需要倾听你们的声音。
新东方也有很多东西我们是要坚持下去不变的,比如我们所说的新东方精神,不仅对新东方教职员工有用,对学员有用,对新东方整体发展依然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保持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保持面对挑战不屈不饶的精神,保持即使面对失败依然能够奋起直追的精神,这些东西是新东方的看家宝,是不能丢的。新东方的团队文化,所有教职员工同甘共苦的精神不能丢;新东方让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在课堂中快乐体验,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等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能丢;作为一个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的价值体系不能丢,每一个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底线不能丢。非常庆幸的是,到今天为止新东方依然是一个值得大家骄傲的有着良好的道德底线的教育机构。
集团总公司做的两件事:倾听与引领
集团总公司的人会说,我们又不直接面对学生,不直接面对家长,我们该怎么样去做?不要忘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如果说新东方有一个大脑的话,那么今天坐在这里的人就是这个大脑中的每一个活动区域,有的区域管着语言,有的区域管着行动,有的区域管着思考,有的区域管着逻辑。谁都知道,大脑的任何一个区域如果出现障碍,整个人就是一个残废的人。就是说,集团总公司的任何一个部门如果没有跟上新东方发展,或者说不能引领新东方在你那个领域发展的话,就意味着新东方会整体上处于瘫痪状态。而且,任何一个部门的落后,必将导致整个新东方系统发展、整体发展的落后。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新东方的后勤系统跟不上,新东方教学点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我们任何一个项目中心的管理跟不上,就意味着这个项目在全国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其实直接关联到了新东方的发展,是比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具体的操作人员都要重要的人。
我们怎么做?新东方集团总公司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个:
首先是倾听一线的需求。我们不能在集团总公司的办公室里自己去设想方案,在没有经过论证的情况之下就往下扔,最后的结果是下面完全没办法执行。集团总公司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而且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有很多时候,我们的方案、制度下去以后,发现下面不执行。不执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不执行并不意味着这个方案不对,有可能是下面的人自主化习惯了,以至于不愿意执行总公司的方案;另一种情况是我们的方案制定不到位。所以,我们制定任何一个系统、任何一套方案、任何一个目标,包括做试验,首先要倾听一线的声音,这是第一步。但是光和一线结合是不全面的,因为有的时候一线的思路可能是狭窄和不完整的。所以,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要真正能够在其领域起到引领作用,这就是集团总公司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即在倾听的基础上还要由上至下地去引领。引领就要让一线的人不得不感叹集团总公司的能力和水平。如果我们觉得做的是好东西,哪怕再有阻力,我们也要去推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关于新东方的课程标准化问题。(励志 www.shancun.net)去年这个时候是五万多门课,没有办法在网上运行推广,搜索的时候很难找到课程。当时我们就做了一个强制性的规定:新东方的课程体系必须压缩80%,即由五万门课压缩到一万门课。开始谁都觉得这是做不到的,但最后做到了。现在对我们来说,一万门课程依然是多的。怎么样进一步的标准化,这可能不是由一线机构说了算的,而是我们在调研了一线机构以后,由我们说了算的。比如说一个托福6人班,原来可以有十几到二十几个名称:托福6人精品班、托福6人黄金班、托福6人天才班、托福6人保过班等等。大家稍微想一下,如果把麦当劳的BigMac翻译成巨无霸还不够,每家店都起各种各样的名字,那能起出多少名字来。这个店可能叫它“天下无双”,那个店可能叫它“巨无霸”,你都不知道要买什么汉堡。新东方现在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集团总公司要起到的就是整合作用,进行整合以后,再把系统往全国推行下去。只有这样,新东方才能达到我们所提出的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只有这“三化”才能够使新东方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而不至于产生混乱。标准化是系统化的前提,没有标准化,系统化是做不起来的。一个麦当劳的BigMac如果有数十个名称,怎么样进行系统化呢?所以说,系统化的基础是新东方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一线的机构认为集团总公司是相对落后的,这个其实不奇怪,就像地方政府抱怨中央政府的官僚,实际上是一个概念。但是,最怕的是集团总公司真的陷入了官僚状态。比如互相纠葛的低效抵消的高效的工作方式,在同一层楼中,还在用MSN或者e-mail联系,连电话都不抓起来。你稍微想一下,为什么不拿着单子或者带着问题直接找到对方呢?谁都知道,只要两个人见面,难解决的问题也变得非常容易解决,而使用MSN或者e-mail,如果对方回绝你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因为他不需要看你的脸色,他不需要顾忌到你的情绪。我们的沟通首先是见面,不见面打电话,打电话不行可以上视频,再不行了用e-mail,这样才能把效率提高。
总而言之,集团总公司要做的事情很多。在陈向东老师为首的新东方管理团队领导下,集团总公司很多的具体方案都推动得非常快,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表示感谢。未来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们管理团队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我个人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保证新东方的战略方针、新东方的文化的正确性和新东方做事的正确性;第二是保证新东方公共事务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我不希望看到集团总公司变成一个大家尤其是业务部门认为没有什么支持和帮助的公司。集团总公司的人员跟去年相比增加了一倍。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在集团总公司的每一个人是不是感到充实?是不是感到自己干的活有意义?是不是觉得我们干的活是新东方未来发展的一部分?这些都是需要大家去思考的。如果我们在座的一些人感觉到在集团总公司干其实就是上班下班,不知道自己干这个事情是为了什么,那么,这可能不仅仅是你个人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你那个部门出了问题,甚至有可能是集团总公司本身出了问题。我已经听到了我们不少人到一线考察和实习后跟我说,到了下面真带劲。我问为什么带劲,他们说虽然每天都忙得要死,但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非常有成就感。一线机构确实是这样,集团总公司有直接的成就感要稍微难一点儿,但一年下来,我们应该有集体成就感才对。为什么?我们说今年做了十件大事,这十件大事为新东方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影响。如果我们任何一位在座的总监、主任能够对大家说,这个影响是我们团队协作的结果,在这个团队中,谁谁做了最大的贡献,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个部门就算成功了。最怕的是到了年底的时候,大家还在和稀泥,还不知道部门和个人最大的成就在什么地方。今年我们对新东方的管理团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对管理团队进行严格的考核,跟我们的员工一样,有些领导到年底就是不拿奖金,有些领导到年底奖金可以提升。我们希望员工和管理干部一起打造成一个真正有成就感的团队,这是我们对集团总公司每个部门的要求。
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概念,就是我们是新东方的倾听者,同时也是新东方的引领者,如果集团总公司这个大脑坏了,整个新东方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所有学校的运作、所有机构的运作和发展速度跟集团总公司密切相关。
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尽管集团总公司的队伍在新东方系统中算是相对稳定的,离职率在整个新东方系统中算是比较低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合格的新东方人,这不仅仅针对新东方,而且针对你自己。假如说你在新东方没有不断地成长,没有练得一技之长,没有使自己的个人品牌、价值得到提升,没有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实际上你首先对不起的是你自己,就像我刚才开场的时候说的一样,我们任何一个个人,肉体的成长是可以预料的,尽管我们活到多少岁没法预料,但只要保持健康状态,还是可以预料的。但是,个人的能力和精神成长是不能预料的。
我特别担心的是大家放弃了成长,不愿意成长了,觉得这辈子够了,我就在这个岗位上干着,就算拿着这点儿钱,尽管不是享受富有的生活,但是我也不想花力气了。这样的人还不少,我们在座的可以想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表面上还在工作、还在努力,但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发展、放弃了自己更好的未来。这个放弃努力包括了只是上下班,下班以后再也不去想工作中可以改进的地方,连上班有的时候都不想工作的改进,而是领导交代什么就干什么,能把领导交代的事情干好就算,甚至干不好掩盖过去就算;业余时间再也不读书了,也不去参加任何培训,也不到网上去搜寻你可以学习的各种各样的课程。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里有多少人看过网易上放的美国名牌大学课程体系的?现在你不用到美国去上大学的,美国名牌大学好的课程,从艺术到数学、物理,到心理学,都在网易的公开课里。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千万不要以为是别人的事情。我从北大毕业以后,没有任何人告诉我要学习,那我要不学习的话,我怎么能到今天;陈向东老师来了新东方以后,没有任何人告诉他要到哈佛去学习,结果他自己自费到哈佛去学习。所以,你自己不去学习,而要公司来强制你学习,是不管用的,需要你自己去努力学习;而且如果大家都不学习,就会形成一种非常坏的氛围,我们想一下,集团总公司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氛围,就是抱怨和责备比较多,但是通过比较和欣赏来学习的少。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同事在抱怨对工作产生不满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心中产生的怨气更多?但是,如果学习氛围浓厚,我们就应该去了解周围特别能干的同事,特别受人欢迎的同事,还有通过对领导的观察,通过分析这个领导在岗位上受欢迎或者不受欢迎来使自己学到东西呢?其实有的是学习的机会。有些人不去观察和学习,所以停止成长。
我比较欣喜地看到我们有很多员工还是特别积极主动地成长的,我看到很多员工下班以后就开始看书,不断去网上搜寻新的信息,不仅仅是天天在看那些无聊的微博。当然,微博有的时候是要看的,但是微博不是一个完全学习的地方。我现在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我的手机信息、邮件特别多,但每天晚上回去以后,有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我是绝不查邮件、不看手机信息的,我用这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来读书。今年我大概平均每个星期可以读一本书,但是还不够,因为我今年的读书目标应该是100本,现在我刚读到40多本。
在新东方有一种人,就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成长的人。他想成长,但是不知道怎么成长。这个时候就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去清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尤其是未来发展的思路。未来希望在什么领域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希望变成某一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还是希望变成综合性的管理人才?方向不一样,你的发展思路就不一样,把方向定了,再来定你的发展步骤就会比较容易。我特别希望集团总公司的人,哪怕你在集团总公司干一天,你就一辈子忘不了新东方;如果你干一年,这一年就能影响你一辈子的行为思想和发展。如果能做到这点,集团总公司就不是你白干的地方,不是一个浑水摸鱼的地方,也不是一个混饭吃的地方,更不是一个走了以后还会回过头来把集团总公司骂得半死不活的地方。
总而言之,在座各位的成长就是新东方的成长,新东方的成长能带动我们大家各位的成长。我希望在座的所有高级管理干部,能够认认真真地为自己的部下提供成长的空间,而提供成长空间最重要的要素是我们在座的管理干部自己也要有成长的意识。这样的话,新东方才会有未来,才会有更加辉煌的时代到来。
奔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过去的18年,新东方做得很好,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毛病就不会有免疫机制,有毛病是有免疫机制的表现,也是有发展空间的表现。但是,毛病不能太大,大到最后免疫机制不起作用就麻烦了。我相信未来的18年新东方一定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新东方已经对中国的社会、文化意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影响不是新东方做到的,但是新东方起了一定的作用。比如说,截止到2010年底,共有63万多留学生学成后回到中国工作、创业,其中大部分人是在新东方学习后出去的,到西方去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又回过头来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骨干力量。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生、更多的家庭因为新东方走向成功、走上幸福之路。我们并不期待这些学生和家长拿着鲜花来到新东方,但是当他们回忆这一辈子的时候,回头想一想有一个关键时刻曾对他的命运产生了作用,而这个关键时刻就是在新东方学习的时刻,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有一天新东方没有了,我们也问心无愧。
我今天的讲话到此为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