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浅谈孩子教育

2019-02-04 18:24:25浏览:69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浅谈孩子教育    文/蔡卫星    何谓导    导的第一层境界:清楚。大人与小孩沟通,表达含义要明确,否则,小孩

  浅谈孩子教育
  
  文/蔡卫星
  
  何谓“导”
  
  “导”的第一层境界:清楚。大人与小孩沟通,表达含义要明确,否则,小孩要么自我理解,要么不知所措。在夸奖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夸奖的原因。比如,我们看到小孩可以自己穿衣服时,可以说“孩子,你能自己穿衣服了,你做得很棒!”小孩自然强化家长表扬的意识,便逐渐能够养成自己穿衣服的习惯。
  
  “导”的第二层境界:习惯与性格不可采取“西药求强效”,而要用“中药慢调”,这就是导。小孩爱看电视,而电视看多了一方面影响视力,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小孩的创造力。但是,我们不能对小孩采取直接关电视、拔电源的方法,这是“堵”,不是“导”。我们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用小孩可以接受的语言,最好利用小孩感兴趣的话题;第二,注意对小孩有意识培优补差,让优秀的保留成为自己的专长,让不足的得到弥补,完善自己的性格;第三,尊重小孩,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导”的第三层境界:一贯。今天我们跟小孩说电视只能看一个小时,明天因为我们比较忙就跟小孩说你自己去看电视吧。前后导向矛盾的指令,会让小孩非常困惑,这样的困惑最终会导致小孩不信任家长。家长失去权威感,家长自然就不会成为小孩成长中可以依赖的人生导师。
  
  何谓“律”
  
  “律”分为他律和自律,在心智成熟或性格坚毅的情况下,自律能够得以很好发挥。反过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自律行为的培养,引导小孩具有坚毅的性格。自律能力强的人,行动力强,比较守信用。在小孩自律不足时,就需要通过他律的内化来实现。
  
  用他律事约束。小孩是非观尚未养成,判断力不足以独立,所以引导很重要。但是,引导有时显得太“缓”,有时显得太“柔”。我个人认为,对于小孩的体罚在必要时可以采用,只是不要滥用并掌握尺度。教育应该有一条底线,超越这条底线,让小孩知道必将受到惩罚甚至是严厉的惩罚。(名言 www.shancun.net)这条底线的设定标准有两点:一是保证小孩人身安全;二是保证小孩具备健康的人性。另外,大人在执行他律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尊重小孩的人格,不能侮辱小孩。他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小孩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不是造成心理自卑。
  
  小孩如果能够自律,就懂得自我管理,一般以后有一番作为的可能性偏大。我儿子的眼睛查出有点散光之后,我告诉他经常看电视的危害是眼睛看不清楚,就要戴眼镜,戴眼镜是非常难受的。同时,我把一副近视眼镜和一副老花眼镜给他先后戴上,让他自己体验。之后,告诉他半年不能看电视、不能玩游戏。第二天开始,他就坚持不看电视、不玩游戏。我想,他已经具备了自律能力了。之后,他只要明白一件事情不能做的道理,或者要坚持做的道理,我相信他一定能够下决心并且去付诸实践。
  
  教育小孩,有很多常识性的问题,但是,也有更多艺术性的问题。

最熟悉的一个人作文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读后感中秋诗歌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最熟悉的人作文最熟悉的人作文500字最熟悉的人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本月热门励志文章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感恩节祝福语老师篇

上一篇:

校园草坪标语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