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不要逼孩子考100分

2019-02-04 18:26:31浏览:86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不要逼孩子考100分  文/张戈  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曾经提出过一个第十名效应,大意是说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

  不要逼孩子考100分

  文/张戈

  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曾经提出过一个“第十名效应”,大意是说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

  上个月22号,在刘道玉基金会举办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武大老校长刘道玉一语惊人:“北大清华几乎找去了所有的状元,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现在的高等教育,尤其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危机重重的十字路口,大学精神的渐行渐远、道德底线的节节下降都让人感到忧心忡忡。虽说把这些原因仅归咎于我们对于“第一”、“状元”的追逐,不免有失偏颇,但从中也可窥见分数至上主义、实用主义对于学生成人成才教育的伤害。

  我接触过各式各样的家长,绝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关注普遍集中在考试分数上,有些父母对于考试分数的量化要求甚至称得上苛刻,分数也成为了衡量孩子优秀程度的“明规则”。孩子自己要考“100分”的意识也不断被强化,这里面夹杂的是父母老师的期许、同学的羡慕以及自我的满足。回过头来想一想,这是否就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育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一堆读书机器、高分生产机,还是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而这些是否仅凭几次考试的分数就能做出判断?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上学时成绩在十名左右徘徊,而哥哥朱筑文则一直保持班级第一。工作之后,朱棣文当上教授时哥哥是副教授,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哥哥当上正教授。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我想大师们的这些经历并不是要告诉我们,考第十名才正正好,而是说成绩绝不等同于能力,成绩中庸的孩子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以一个宽松的环境去支持、培养,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去关注,很多人会在未来的事业上崭露头角,出人头地。

  原因显而易见:冲着100分去的孩子把多数的精力放在课本内容上,也许常忽略书本外的大世界。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解释,“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励志电影 www.shancun.net)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而成绩平平的孩子,他们会念书,却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念书。他们个性鲜明,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会独立思考,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除此之外,他们热爱体验社会活动、体育运动、文艺活动,在活动中,他们渐渐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如何提高情商,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

  另一方面,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总是得到家长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换个角度来看,他们背负的期待和负担过重。为了满足父母、家长、老师、同学以及自己的期待,容不得自己有半点疏忽、不给自己半点喘息的机会。即便是因为偶尔疏忽考了98分,他们仍然面露苦色。没有受到那么多眼神关注的孩子,父母、老师所给的空间相对宽松,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强,允许自己犯错,不害怕犯错,错误犯得越多,思考就越多,对于事物脉络的把握就更为清晰,离成功也就更进一步。经得起挫折、受得了冷落、坚持得了自我,这些宝贵的品质已经远远超越考100分所能带给人的暂时的荣耀。因此即便有些人在学生阶段成绩平平,也丝毫不影响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不要再逼孩子考100分了,那过度开发的“100分”只能抑制孩子的能力和发展。人生是个整体过程,学生时代的100分保证不了一份好工作,保证不了幸福的生活,也保证不了丰富的人生。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以成长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分数啊!

:带上梦想去高...自信的力量经典语句:君若无我,问君怀抱...学习雷锋读后感我的大学:喜欢着自己的喜欢本文标题:不要逼孩子考100分
本文地址:http://www.shancun.net/jiatingjiaoyu/8083.html关于本站
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
感动一生的情怀,执著一生的信念,
成就一生的辉煌,炮烙一生的记忆。
谨以此站献给所有默默耕耘、磨砺   
   心智、一生坚守的朋友。最新励志文章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别让特长击败自己谁的青春不迷茫,只是不轻言悲伤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6封:为前途抵押经典语句:一切的折磨,都是为了成佛孔子经典语录孔子的名言论语十则每个人都是一只被牵挂着的风筝本月热门励志文章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三励志:写给高三学生的话

上一篇:

《十宗罪》经典语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