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传统婚礼习俗独特别致,民间迄今流传着这样一种做法:婚前男女双方不得见面,婚礼仪式上目睹对方的容颜。
男女青年达到婚配年龄,经过媒人穿针引线,男方的母亲或者姐妹便去相看姑娘,回来后详细向小伙子介绍姑娘的情况,姑娘的容貌自然是描述的重点内容。小伙子感到满意,姑娘家表示同意,双方家长便选择一个日子举行订婚仪式。订婚仪式多选在姑娘家里举行,今天也有不少家庭选择宾馆、饭店或者俱乐部。订婚时,男方父母须向女方父母赠送一笔数额可观的彩礼,女方父母将用这笔彩礼金为女儿出嫁购置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等物品,还要购置新婚房间里的家具。购置这些物品的花费很高,男方送的彩礼显然是不够的,女方的父母还须添加一部分。在订婚仪式上,小伙子的姐妹代表他将一枚金戒指戴在姑娘的右手无名指上,有的人家还送金镯子和金项链。在埃及,一个姑娘是否订婚,只要一看对方的右手无名指便可知道。女方父母用饮料、点心招待参加订婚仪式的人们,宾主热情交谈,并且一起唱歌跳舞。
订婚之后,男女双方家庭要经过一两年甚至三四年的筹备工作,才能举行正式结婚的仪式。从订婚到举行婚礼这段时间里,男方家逢年过节须给女方家送一些礼物,由于未婚夫不能面见未婚妻,礼物由男方家女眷送去。
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新郎家的女眷们成群结队地来到新娘家接亲。她们先陪新娘沐浴,然后帮助新娘穿上男方家送来的艳丽华贵的新婚礼服。新婚礼服为白纱连衣裙,下摆很长,行走时需要6至8名儿童帮助托着长裙。穿好新婚礼服,女眷们再帮助新娘梳头化妆,头发被梳成数十根细长的发辫,并且戴上各式各样的发饰以及项链、耳环、手镯等。穿戴完毕,新娘在家人陪同下向村长及村中长辈们告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数辆装饰得五颜六色的马车来到新娘家,这是由新郎的母亲带领的迎亲马队。
接新娘的马车更是装饰得光彩夺目,车上用昂贵的克什米尔毛绸和各种鲜花装扮,由两匹或者四匹马拉车,两位身穿克什米尔毛绸的小伙子负责护卫,显得华贵隆重。新娘同长辈们告别后,坐上马车,队伍启程向新郎家走去。一路上,新郎的母亲在前带队,新娘的母亲在后护卫,迎亲的人们一路上高声歌唱赞美新娘美貌贤慧的歌曲。新娘的嫁妆也随着迎亲的队伍带去,除家具外,几只崭新的木箱格外引人注目,里面盛着l00件袍裙。为了准备这100件袍裙,新娘的母亲一般都要用十多年时间。
抵达新郎家,新郎喜气洋洋地站在彩车旁迎接新娘下车,但新娘却坐在车上纹丝不动。新郎见状,便以好言相劝,许下许多诺言,新娘这才高兴地准备下车。新娘在新郎的带领下,跨过一道放有一些屠宰物的门槛,进入新房内,双双坐在两把装饰得精致美观的靠背椅上。年轻的姑娘、小伙子、儿童们争先恐后地挤进新房里观看新娘的模样。有时由于人太多,新房里被挤得水泄不通。为了分散人们的注意力,避免挤伤新娘,同时也为了显示家境富有,男方的家人故意将一些钱币和小礼物撒在新房外的地上,引得室内的人纷纷跑出来争捡。
傍晚时分,男方家摆设盛大的婚宴招待各位来宾。宴会结束后,新郎新娘手挽手,在众人陪同下,随着乐队,到清真寺举行宗教仪式。阿訇让新郎新娘并排站立,手拉着手,将一块白色纱布盖在他们的手上,念一段《古兰经》,向他们表示祝福。接着,阿訇对新郎新娘进行婚前训导。阿訇首先告诫新娘要体贴、关心和照顾丈夫,做一位贤妻良母;接着告诫新郎要爱护、保卫和忠于妻子,做一位称心如意的夫君。新郎新娘各自将阿訇的话复述一遍,并向安拉起誓。新娘对新郎说:“我愿意按照安拉的旨意,将一切都献给你。”新郎对新娘说:“我愿意按照安拉的旨意,一辈子都忠诚于你。”宗教仪式结束,新郎新娘回到家中的新房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新郎轻轻揭去新娘头上的面纱。此时此刻,新娘第一次看见新郎的模样,新郎也是第一次看清新娘的“庐山真面目”。这时有人递上一杯清澈甘甜的水,新郎接过饮下一半,新娘再接过去一饮而尽,表示俩人婚后恩恩爱爱,永不分离。
婚礼的最后一道仪式是圆房,即女方父母将他们置办的家具搬进新房里,使新房内的家具整齐配套。此时此刻,新娘再度披上婚纱,双方家长将新房及家具的钥匙交给一对新人。圆房后的一周之内,天天有亲朋好友登门祝贺,馈赠礼物。一周之后,新婚夫妇或是在家休息,或是外出旅游度蜜月。在埃及,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不同,婚礼的规格则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富贵人家的婚礼往往持续一个月之久,天天宾客济济,婚宴豪华丰盛,并请来乐队、歌唱家、舞蹈家表演助兴,场面隆重热烈。在一般经济条件的家庭,婚礼庆祝活动大约3天时间,男方家摆设宴席款待亲朋好友,每天晚上唱歌跳舞助兴,气氛热烈活跃。那些经济状况欠佳的家庭,婚礼仪式则要简单得多,多以花轿代替彩车,以本地啤酒代替外国名酒,以普通饮料代替高级饮料,贺喜的人们在笛声、鼓声中唱歌跳舞,真诚地为一对新人祝福,时间大约一天。
埃及的科普特族人约700多万人,自古以来信奉基督教,他们的婚礼习俗别致有趣。科普特人的婚事由订婚和婚礼两部分组成。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相互了解,建立感情,组成家庭,但需要事先征求父母的意见。当父母的人大都比较开明,基本上采取不干涉儿女婚事的态度。订婚仪式可以在教堂里举行,可以在俱乐部里举行,也可以在家里举行。订婚后,一般需要经过一二年或者三四年的准备时间。在这期间,男女青年除进一步相互了解、发展感情外,还要购置家具,添制衣服甚至租赁房屋。青年男女们多依靠自己的力量操办婚事,不过多地依赖父母亲,而且是男女双方共同筹办。
婚礼仪式一定要在教堂里举行。傍晚时分,教堂内外灯火通明,大红地毯从大门内一直铺到台阶下面。新郎身穿靛青色礼服,系着领带,别着胸花;新娘一身雪白色拖地婚礼纱裙,头戴花环。
一对新人手挽着手,在手执花环的亲朋好友簇拥下,缓缓步入教堂。进入仪式大厅,新即新娘并肩站在讲坛右侧。讲坛上方站着诵经的牧师,两名穿着黑色撤金衣裳的姑娘,各自执着一只燃烧的长长的白色蜡烛,分别站在新郎新娘两侧。新郎新娘四周站着10多名身穿白色服装、手持花篮的男女儿童。讲坛下方整齐地摆放着亲朋好友们赠送的花环,由于这些花环是用新采集的鲜花扎成的,清香扑鼻。几名教堂工作人员跑前跑后地忙着录相、录音和拍照。参加婚礼的宾客陆续进人大厅,一名男青年在大厅门口迎候客人们,向每一位来宾赠送一包喜糖,喜糖用透明塑料袋包装,上面印有新郎新娘的姓名和举行婚礼的日期。客人们进入大厅后,依次在来宾席上就坐,来宾席上也摆着鲜花。
仪式开始,牧师诵经,众人洗耳恭听。牧师诵经完毕,在一对新人头部、胸部和手上划着“十”字,接着一对新人相互赠送新婚戒指。有的新郎除给新娘戒指外,还赠送金手锅和金项链。牧师再一次诵经,为一对新人祝福。牧师诵经完毕,仪式到此结束。教堂里响起悠扬的古琴声,新婚夫妇走下讲坛。孩子们簇拥他们向大门走去。他们在门口停下脚步,人们排成长队依次向他们表示祝贺。新郎新娘一一向客人表示感谢,并热烈欢迎各位客人。
埃及至今仍然流行一种部落传统婚礼习俗。按照当地的传统做法,婚礼在新娘家里举行。新郎的亲属们牵着数十头羊来到女方家,作为彩礼相赠送。女方家请人帮助宰杀男方家送来的羊,准备婚宴招待宾客。大厅中央,悬挂着男方家送给新娘的20条长裙。婚宴开始之前,双方家长在一起诵读《古兰经》。宴会后,新娘坐上花轿,在众人簇拥下来到新郎家附近临时搭起的凉棚里,参加男方家举行的婚宴。宴席中间,穿插表演各种文艺节目和娱乐活动。婚宴前后持续半个月时间,天天宾朋满座。参加婚宴的人们携带着宰杀的家禽作为贺礼。在新婚喜宴上,新娘要为客人们表演独脚舞,并为客人们端饭送茶,招待客人们用餐,开始尽一位女主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