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影评(一)
一、绝望的轮回
看了两遍的片子,我都无法确认自己是否看懂。是关于生命意义,人生真谛,还是女性的内心独白,或者只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或者只是在告诉我们生也只是这绝望的轮回。
不同时空的人物事件交错,明显的意识流倾向,看完好一会儿还无法回过神来,不知道如何理清头绪去理解导演的意图,抽象的片名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前三十分钟根本搞不清这三个时空中的故事有何关联,后来才发现一切都是用一本书联系在一起的。尽管2001年的那个故事跟《戴罗薇夫人》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克拉利萨明显就是书中描述的戴罗薇夫人的现实版人物。写书的人、读书的人、书中的人,三者的经历有着太多的类似之处,也进行着互相的人格认同,所以也在通向宿命的结局。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和现实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作者的生活经历影响着书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书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又能够感染作者和读者的心灵。
一开始三个女主角都是面向床外侧卧着,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她们生活上的空虚无助,以及无法为家人所理解。弗吉尼亚和劳拉都痛苦地承受着丈夫的爱意,而克拉利萨是在把她的爱意强加于前夫身上。她们都提到了自杀,弗吉尼亚最终走向了湍急的河流,劳拉曾一个人在旅馆进行思想挣扎(在她的幻觉中河水把她淹没),而理查德当着克拉利萨的面从窗口跳下。三个人无疑都有着同性恋情结,弗吉尼亚和她姐姐、劳拉和女邻居、克拉利萨和同居室友,理查德也可能是因为同性恋而得了艾滋病。当弗吉尼亚决定让戴罗薇夫人不死的时候,镜头跳向读着她的作品的劳拉,她也放弃了寻死的念头。她们的情感通过一本书相互渗透,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命运的轮回。
有一个问题是电影并没有明确提到片中人物的痛苦到底是来自哪里,自杀又是为了什么。三位主人公无疑都过着相对优越的生活,可能是物质世界的丰富凸显了精神世界的空虚。弗吉尼亚和劳拉有着爱着她们的丈夫,但她们都无法面对现实生活的琐碎,承担起女主人的角色。而理查德其实早就丧失了生存的勇气,却不得不在克拉利萨期待的眼神中继续挣扎。他们的现实存在都只是为了满足他人的爱意与责任,而无法成为真实的自己。所以最终他们都选择了死亡或者离开,有时候死亡意味着真正的自由,而离开等同于彻底的解脱。就像弗吉尼亚姐姐的孩子们发现了一支垂死的小鸟的时候,他们的母亲说也许让它死去更好。
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种普遍的人性悲剧,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观众期许的目光和偏执的关爱,不忍心令他们失望心碎,以至于不得不违心地去扮演另外一个人。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那样,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我们过早地从前人的经验中预知了自己的宿命,只能绝望地徘徊在时间的河流里,永远重复着那些时时刻刻。
二、无法逃避的人生
在片子开演后十分钟,我曾经怀疑过自己是否能看懂这部电影。三个女人交替的出现,不断切割转换的镜头,以及在此之前读到的模棱两可的内容简介,这似乎是预示着这不会是一个或者三个简单的故事。然而在看到电影二分之一的时候,我开始流泪。并且一直到电影的最后结束。在网上,我看到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关于女人的电影。也有人说是同性恋题材或者干脆说是没看懂,因此我想把我自己看到的东西写下来。也算做是一种解读吧。一个关于女人又完全与女人无关的解读。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复杂的电影,复杂只是因为交织在一起的三个故事看上去过于平淡罢了。三个女人的一天。很普通的一天,似乎都是被一本书《达洛威夫人》所联系在一起。因为她们是如此的不同,所以这种联系看上去有些勉强,维吉妮娅伍尔夫——一个天才,一个精神濒临于崩溃的女人。劳拉布郎——一个家庭主妇,一个被天才所改变的女人。而克拉莉莎——一个编辑,一个守候天才的女人。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家庭,然而有一点确实相同的,我一直觉得这才是真正将她们连在一起的东西。那就是她们内心都依然活着的梦想,以及她们所面对的庸俗的生活。
这庸俗的生活也是我们很多人所必须面对的,它就像一个牢笼,困住我们的梦想,让我们窒息,不得逃脱。对于维吉妮娅伍尔夫来讲,这牢笼就是在里齐蒙德的平和安祥的生活。为了避免她再一次精神病发作,她的丈夫雷纳德把她带到这个小镇上,为她买来印刷机,为她开办出版社。然而这一切努力都不能让她过上他所期望的那种“正常”的生活。因为她是维吉妮娅伍尔夫,这就注定了她终将为探求人生的真谛而活。终将不能成为一个安于享受阳光和青草味道的某个男人的女人。虽然这条路是充满了荆棘而危险的,甚至可以把人逼疯。但是这是她无法放弃的东西。她羡慕她的姐姐可以享受世俗的快乐。在告别的时候她狠狠的亲吻着姐姐问“你觉得有一天我能逃脱么?”这逃脱,也许指的是疯癫,也许指得是她的命运。然而她终究无法逃脱。或者说当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她终于做出了选择。
回到伦敦,回到动荡喧嚣的生活中去可能意味着再一次精神病的发作,可能意味着死亡。然而她说,如果让我在死亡和里齐蒙德之间做选择的话,我选择死亡。
雷纳德看着她眼神里的坚定,哭了。因为他终于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尽管你是那么的爱他们,尽管你愿意为他们付出你的一切,然而你将注定无法把他们留住。
这样的人身上,是会有一种巨大的孤独和虚无感的。这是一个人的天性,也许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只是有的人不愿意面对,而选择了躲藏在世俗的情感和生活中使自己麻痹起来而已。这也就是家庭主妇劳拉在看那本《达洛威夫人》之前所过的日子。虽然影片中并没有描述她在这一天之间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是有理由相信,她曾经很可能和所有的家庭主妇一样,为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庭而感到满足。
她的丈夫是一个好人。她的儿子也非常可爱,家境殷实,生活不错。但这对于她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在读这本书之前,她可能从来是逃避这样的问题。用世俗生活的琐碎来麻痹自己敏感的灵魂。然而在这一天理,她终于明白,她对他们的爱不能够让她留下来,她不属于这样的生活。虽然她一直是努力的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但那不是她天性里的东西。她因此而感到痛苦万分,甚至希望以死亡来解脱。
这在一些人的眼里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一样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有了车子房子丈夫儿子,有了这一切后还是不知足。难道生活不就是这些嘛?难道生活不就是这样的一地鸡毛?谁又不是这样过的呢?
雷纳德对维吉妮娅说,我们有义务去吃做的饭,你有义务保持清醒。
而维吉妮娅则说“只有我,我,才最清楚我想要什么,这是我的选择,作为一个人的选择。”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死亡,只有不被理解的死亡罢了。有时候当你看清楚了人生的本质,那种莫大的虚无就会偷偷携带着死亡的阴影一起靠近了。有的人的心中其实是很明白这一点的,因此他们选择不去看,他们选择逃避。在这一天,劳拉最终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她做出了决定,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退出了自己的生活,一种完全不被人理解的方式。她抛弃了她的丈夫和孩子。这在于世俗的观念中,这是一个母亲所能做的最该受到指责的事。然而她与维吉妮娅一样,也勇敢的面对了自己的天性。也勇敢的面对在未来的岁月里她的良心上所必须承受的谴责。
是自私也好,是不负责任也罢。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活得更像一个人。“没有人会原谅我。除了死亡。”她在影片得最后去见斯特里普所扮演得克拉莉莎得时候说。“但是我选择生存。”
我看到斯特里普的脸上那微妙得变化。实际上劳拉的那番话令我也为之动容。在这一天之前,克拉莉莎正好和我们的前两位女主人公相反,她是维吉妮娅伍尔夫身边的雷纳德,她是劳拉身边的丈夫和儿子。她是别人的牢笼,也是自己的牢笼。她照顾她的前任男友理查与其说是因为爱,还不如说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平庸的寄生虫。而她寄生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自己的梦想。因为理查是一个具有天分的人。所以她对她的女儿说,只有和里查在一起的时候,才感到自己是真正的活着的。因此她也为理查看她的目光感到愤怒。因为他的目光让她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确是一个平庸的人,过着平庸的生活。这甚至让她在理查的前男友到来的时候歇斯底里的哭了起来。
然而理查明白一切,他活着就是为了报答她的。于是他问她的“达洛威夫人”,“如果我死了的话,你会不会感到愤怒。”
她当然是感到愤怒的。她觉得他们应该互相为对方而活。她把这叫做相依为命。有的人就是依靠与他人互为牢笼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虽然她为自己的庸俗不堪的生活也感到愤怒,然而她却表现得相当的顺从。
然而理查却说“达洛威夫人。你必须放我走,也放了你自己。”最后他在她面前从窗口一跃而下,终于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得到了解脱。也许这个世界早就让他活得十分得不耐烦。然而有时候哪怕是选择死亡也会那么的不自由。他为她活了十年。
“为什么一定有人要死?”雷纳德问维吉妮娅
“为了对比”维吉妮娅说“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
“那么谁会死?”雷纳德又问。
“诗人”维吉妮娅说“那些心怀梦想的人。”
然而克拉莉莎并不明白,她感到愤怒得无以言表,她只是想为他开一个晚会而已。她做了所有琐碎而令人厌烦的事然而却觉得不幸福,不被人理解。直到劳拉布郎的出现。
我们会惊讶的发现理查原来就是劳拉的儿子,那个在劳拉的一天里出现过的忧郁的小男孩。理查始终不能原谅她的母亲会抛弃他们。于是他在她的小说里给她安排了一个死亡的结局。然而到了他的最后的时刻,当他自己也终于决定离开自己的牢笼的那一刻。他膝盖上放着她的照片似乎暗示着我们他终于可以明白她了。
“如果我说我后悔,那么我会轻松一些,好一些。”劳拉对克拉莉莎说“但是后悔有什么意义呢?当你已别无选择。”
劳拉的出现,终于让克拉莉莎明白了理查的选择。有的时候面对一个真实的自我也需要勇气。就像维吉妮娅所说的那样“逃避生活,并不能换回内心的平静。”理查和劳拉在骨子里其实是和维吉妮娅一样的人。而克拉莉莎则和他们完全的不同。因此劳拉认为克拉莉莎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因为她天生有一颗可以与这个世界相融合的灵魂。她可以享受这个世界给她们带来的一些东西。她的母爱是一种天性,这是一种幸福。虽然她自己总是意识不到。
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克拉莉沙终于从她的牢笼里走了出来。开始变得坦然,有的时候你必须懂得放手,有得人你注定无法挽留,死亡只是一种离开的方式,如果这是他们的选择,你就只能去面对。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去指责或是指导别人的生活。我们需要面对的,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内心真实的自我,无论这个认识的过程是多么的痛苦,哪怕是死亡的绝路,无论我们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不能逃避。
时时刻刻影评(二)
细节一·鲜花
本片在许多细节上着力表现三个女人的个性,暗示各自的命运。最初的三种鲜花便与她们的性格、人生相符。这组镜头的设计花了很大心血。
首先是50年代耀眼的黄色花束,仿佛是最终选择自我生活方式,彻底走上女权道路,放弃家庭的劳拉——鲜烈、坚韧的个性。
接着是2001年,克劳利萨购买的殷红与浅粉双色交织的玫瑰,恰似热烈的精神异性恋与暧昧的肉体同性恋双重调和的克劳利萨本人。其人生亦如红、粉的花色,是少女时代奔放与同居时代妥协的混合。这种双色积血玫瑰是当代人工培植的结果,正如克劳莉萨无法协调的精神与肉体,也是混沌的现代社会造就的畸形。
最后是维吉妮亚家的紫色鲜花。高洁典雅的贵族气质,同时阴气、内向,正是古典的女作家本人纠缠困顿、无人理解的内心世界的写照。
细节二·首饰
另有一处颇具匠心的细节,在1951出场的劳拉邻居凯蒂,她的耳环与项链是一套银制的樱花形饰物。
二战后,美国占领日本,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日餐、日氏澡堂(お風呂)、日氏服饰多方引进。美国的社会学家如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的作者)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从事日本社会研究的——因此,凯蒂的樱花形饰物真实地再现了年代的特色。
情节一·爱情
开场的一组三个年代交织的镜头终止于维吉妮亚,她从楼上下来,对丈夫撒了个不大不小的谎。当对方逼迫她进餐,又以灵感突发为由,甩赖地要求上楼写作,虽只是头微侧、嘴轻撇,目光却与后来对仆人、姐姐完全不同——夫妻生活虽被精神病史困扰,但仍幸福——从维吉妮亚对丈夫拿自己无可奈何时孩子般得意的窃笑,不难看出她们的恩爱。
结尾处1923年,莱纳德与维吉妮亚对坐在壁炉边。当莱纳德问:“我的问题是不是很愚蠢?”维吉妮亚马上否认:“死是为了突出活的价值,要加以对比。”姐姐觉得她疯狂,佣人觉得她错乱,然而和丈夫在一起,静静对面而坐,对她来说却是极大的幸福,因为他理解她、爱她——哪怕因为何去何从在车站大声争吵,丈夫面前,她仍然幸福——这与后面,老年劳拉对克劳莉萨的评价“你是个幸运的女人”冥冥中不谋而合。
情节二·家庭
临近结尾处,劳拉一边偷偷啜泣,一边敷衍着丈夫,大概此刻,她清晰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中的自己),做了人生的重大选择。摩尔这场戏的表演出神入化、无以伦比。
卸妆后进入寝室的劳拉在昏黄的灯光下呈现老态。接着下场戏,老年的她登场。克劳莉萨不解的是,既然这个老女人知道抛弃家庭、抛弃孩子是作为母亲最恶劣的事,却能不为所做的一切而后悔。也许,在精神世界与肉体欲求的夹缝里妥协生存的克劳莉萨永远不懂,反倒是她女儿毫不吝啬地给了这个为自己而活的精彩女人一个热烈的拥抱——劳拉仿佛得到了整个世界的原谅。
情节三·同性情结
精彩段落在1951年主妇劳拉和邻居凯蒂的戏。劳拉句句语出惊人,对因病不孕的敏感的凯蒂而言,哪壶不开提哪壶——特别是对小说的高度概括为“一个看似幸福的女人其实不幸福”。所以劳拉才那样么抱歉,结果引发的同性情结曝光,对她劳拉而言更是巨大刺激,最终改变了她的人生。
下午茶时间,维吉妮亚的沉思再次被误解为精神错乱,所谓“双重人生论”的挖苦在她听来异常刻薄。尽管维吉妮亚确实情绪化,但她终究向往正常人的生活,否则不会因晚宴而耿耿于怀。只是当她陷入思考时,不希望人打扰,渴求安静,然而总得不到理解。面对小侄女天真的问题,维吉妮亚过于认真的回答,简直令姐姐毛骨悚然。于是她拼命挽留——冲动的喘息和嘶哑的颤音可谓精湛之极。曲终人散时,座钟敲响了4下——正是她们本该到来的时间,让人再次想起那句:“结束死后就会回到来之前的地方”……
情节四·宿命
维吉妮亚散步前,丈夫一句牢骚惹恼了她,但很快小说女主人公再次牵动了全部精力。“她在死着……!”,身后整齐穿过的路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连微风拂来时律动的花草也是。行人走下她眼前的阶梯,都从其右手边的岔口下去,而她孤独地坐于长椅却对应着左手边的岔口,中间一道低矮的栏柱仿佛注定了她与人群的隔绝。
“我没有义务为别人进食!”、“我有权利选择我生活的处所!”、“这是人性!”、“我在这鬼地方一天天死着!”、“我心如同沉入无尽的黑暗的泥潭!”……当开往伦敦的火车进站时,她再度妥协——其个性不被社会、亲人所容,只能对至爱的丈夫绽放,然而爱又不忍让她把痛苦都给他承担,于是收敛、于是自我压抑。
末了,一句干涸的“你无法从逃避人生中窃取安宁!”铿铿然掷地有声。既是说自己,也算对刚放弃自杀的劳拉重新面对人生作总结,更像告诫因情敌路易斯出现而气急败坏、手忙脚乱的克劳莉萨——光阴流去,念念不忘只是徒劳。
“某个清晨醒来,你发现自己迎来了幸福的开端,发现未来有无限美妙的可能,但你错了——那一刻就是幸福。”克劳莉萨在情敌离开后,勇敢地承认她失去了理查。毕竟,她们有过幸福。
理查以终极形式对疾病缠身的无质生活进行最高的抵抗。苟延残喘只因克劳莉萨能在照顾他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对理查而言,为别人活着的心态正是逃避人生,那么——“你无法从逃避人生中窃取安宁!”想到童年时义无返顾离去的母亲,理查便也释然……解脱了。
映像一·镜子&玻璃
本片镜头大量充斥着镜子、玻璃窗,我在第五遍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突然萌生了一种想法,每面镜子或每扇窗实际都代表着戏里人物的内心世界。
首先是三个女人早晨起床的交叉段落。维吉妮亚离开房间时,正对她的洗脸镜和侧面的梳妆镜分别映出其她的背影,这实际是对维吉妮亚陷入其小说人物道洛威太太的生活无法自拔的暗示——两面镜子,两个影子,两颗纠缠的心。
多处镜子与窗户的运用均可按此思路理解。1951年劳拉在旅馆的戏,独坐旅馆床前的镜头像监视器一样,自房间一角高高吊起向下,使劳拉相对宽敞的房间显得很渺小。这样做的另一个结果是其身后的镜子反射不到她的身影——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与她当时把握不住内心的状态相呼应?而宿命又在冥冥中俯视。
当然,不能对所有镜子、窗户一概而论,否则牵强附会。
映像二·电梯
克劳莉萨看望理查时,摄影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从顶层向下俯瞰电梯渐进,二是从电梯内仰望漆黑的楼顶,纵向带来的穿梭隧道的感觉与本片流动的时光主题吻合。从电梯内仰望漆黑的楼顶,越向上升越趋于黑暗,正预示着人物前途的暗淡、绝望。
同理,解从上向下的摄影:她们本身就来自不可解释的生活——这又与维吉妮亚在小鸟葬礼上回答侄女的话相照应:“我也不记得我们来之前是什么样子了。”
映像三·流动感
众多场景注重营造画面的流动感,犹如时间,又如维吉妮亚自杀时湍急的河。无论前述的电梯纵向上下、2001年纽约地铁匆匆驶去、1923年维吉妮亚沉思时身后行进的人流、1951年洛城公路上穿流不息的车辆,仓促紧凑的弦乐与气急败坏的钢琴之间纠葛不清,很好地突出了流逝不止的时间的刻薄无情。
即使故事进入重要的叙事段落,画面的动感相对平复,维吉妮亚手中氤氲的香烟、靠站列车的袅袅蒸气……烟的流动在提醒:即使你不留意,以为一切静止,时光依然故我,悄然远去。
表演一·妮可·基德曼
维吉妮亚执笔时颤抖的右手和散步时的驼背跛脚美妙得让人目瞪口呆。妮可的表演相当动人,除肢体语言,另一大震惊是说话声音沙哑得几乎判若两人——很难想像《红磨坊》的歌女萨汀嗓音这么低沉、局促。我觉得,她获Oscar实至名归。至于媒体死咬着不放的假鼻子,不过道具而已。
又如小鸟葬礼戏的寂静、抑郁,一切都那么自然,比车站里大胆、尖锐的歇斯底里更精彩。尤其那迷茫、失落、涩滞的目光,满溢着对死的渴求。
表演二·梅丽尔·斯特里普
梅丽尔·斯特里普似乎用力过度。并无没有贬低的意思,但和艾德·哈里斯、朱利安·摩尔的两场对戏,感觉在拼命使劲,哈里斯情绪化的言语、摩尔沉静的叙述反而更抓人。强烈的感叹句:“哦,鲜花,多美的一天——!”,让人感觉不舒服。
与杰夫·丹尼斯的对戏,夸张地靠着厨房的调理台,奉献了极尽做戏之能的夸张表演,让我为不着边际的疯狂想笑,难道她胃疼?我认为这是本片演技的唯一败笔(这场戏开始时的表演本来很出色,唉……)。
相反,杰夫·丹尼斯对男同性恋的角色把握得相当到位,情敌克劳莉萨态度明确——你别走(为了让理查高兴)!但也别过来(我讨厌你)!为缓和气氛,路易斯讲了种种经历,最后说:“我最近跟学生相爱了”,这学生应自然是男生。
表演三·朱丽安·摩尔
平心而论,最出色的是摩尔。她和妮可表演的精彩程度并驾齐驱,但妮可演的是精神失调的女作家,很多可供发挥之处。而摩尔那条线的情节纯粹“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她能演到与不平凡的女作家同样精湛、抢眼,更不容易。
总体感觉是:妮可·姬德曼=朱丽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
一种斯特里普英雄迟暮,摩尔大器晚成,妮可锋芒毕露的感觉。
配乐一·缘起
最初请来为《莎翁情史》作曲并获奥斯卡奖的斯蒂文·沃尔贝克担纲本片配乐,他在2000年与导演史蒂文·道德利曾合作过其长片处女作《比利·艾略特》。然而沃尔贝克写成并实际录音后,道德利并不满意。于是公司又请到93年《钢琴课》的作曲迈克尔·尼曼,结果依然没让挑剔的道德利认可。
通常,好莱坞电影的音乐制作由所谓“音乐编辑”负责。其人在作曲前先与片子的导演磋商,把导演所持的配乐印象具体化,特别是把握好哪个场景的配乐该有多长,进而利用既成的其他电影配乐或古典音乐作成“Ramptrack”(假借配乐),而后,实际担当作曲的音乐家再以此“假借配乐”为依据,写该片的曲子——这是最常见的流程。
无巧不成书,最初的“假借配乐”,用的正是菲利普·格拉斯的作品。由于格拉斯的配乐一向以晦涩复古知名,是故制作层没有邀请他的意思,然而两任易主后,最终,菲利普·格拉斯被聘全权担纲。
本片的作曲,抑郁的弦乐合奏与钢琴并没有令人窒息地贯穿始终,也没有三个年代各自为政,格拉斯老练地用配乐将其编织融合,优雅并起到间奏的机能,巧妙润色了不同时代转换时的突兀,平整的一切在音乐修饰下成了浮雕。
配乐二·开篇
开篇仿佛MV。
先是滔滔逝水,晃如急急流年,而后维吉妮亚布满老人斑与青筋的手匆匆系起外衣,快步走出门,来到河边。音乐响起,维吉妮亚拣起石头塞进口袋,一步步从容而渴望地走向水流的中心,脑海中反复着遗书——这一切宛如维吉妮亚的配乐诗朗诵——在淡薄、宁静的氛围中,弦乐逐渐阴郁,大提琴妩媚地哭泣,维吉妮亚完全沉没,连最后的束缚——那支鞋也被流水无情地带走,正如维吉妮亚孱弱的躯体。
此处音乐所述的“意识流”与水流并行、重叠、吻合。弦乐部同一音形不断反复,似乎在暗示维吉妮亚渴求解脱的心态;冷漠地匀速前进的音符构成了对缓慢走向死亡的她的一种躁动的催促,毫无怜悯,宛似永逝的时光。
这段《ThePoetActs》并未依循庸俗的开头煽情模式,也非寻常的配合画面作注释般的叙述模式,而采用了一种模棱两可的中间形态,更平凡,更迷茫,一如片中维吉妮亚对绝望现实的心灰意冷。
小提琴义无返顾地流动再流动,沉郁凝滞的大提琴这时才在千呼万唤中吝啬地浅浅浮出,既而引领着整个弦乐部,淡然、黯然,如维吉妮亚的心境,释然、安然。大提琴便生涩地统辖着弦乐的节奏,逐渐坠落、下沉——维吉妮亚徐徐降入河水。大提琴渐弱,整个音乐的流动趋向平缓,声音几近消失——浑浊的水底,流动着维吉妮亚顺从的身躯,唯独右手无名指上,一轮粲然生光的戒指(她和莱纳德的爱)。
配乐三·晨曲
第二段《MorningPassages》,充分配合本片高超的叙事手法,通过钢琴试探性的独立跳跃,试图分别讲述三段故事。但钢琴总是跳不出弦乐的掌心,每次几欲离调,弦乐平常的反复便成了钢琴的恢恢天网。正如漫不经心的时光,冥冥中把三个女人编织在一起。
配乐四·间奏
劳拉疲惫地起床,第三段《SomethingSheHastoDo》仓促奏响,沉沉地调子很低,劳拉惭愧地送丈夫出门,但转头就是一句生硬的:“快吃!”虽不严厉也不客气,内心的潜流瞬间爆发。音乐逐渐加速,镜头离开宁静的1951年的洛杉机,来到生活节奏忙乱的2001年的纽约——体现出这种非背景的、间奏式的配乐手法的高妙。
第四段《ForYourOwnBenefit》在理查戳中克劳莉萨心事时悄然流出,直到她再次回头,音乐才进一步加快——纽约的快节奏生活竟和维吉妮亚纷扰零乱的内心世界如出一辙——难怪“能去伦敦是多么美妙!”的感慨,是她由衷的乞盼。
配乐五·留白
与上述相对,很多地方大段的留白同样令人惊叹。
凯蒂造访劳拉的段落,整整7分钟不插配乐,这对电影观众来说显然不友善——单纯的对白显得很不亲切。然而格拉斯不管这套,顽固地贯彻着舞台剧式的音乐理念。
显然,这种吝啬换来了极大成功。首先,许多重要情节,豪华的演员阵容精湛的群像演技被前所未有地突出——比起不少莫名其妙就磅礴大气的电影配乐,对于苍白内容的喧宾夺主,《时时刻刻》是一部诚恳的教材。
此外,正由于格拉斯这种“惜乐如金”的态度,才使本片的配乐异常震撼人心。在连缀交错、不可思议的情节中偶有星星点点、隐隐约约的音乐深入浅出,浓重的英国电影味道与纯正的古典音乐,在牵引剧情的弦乐的一呼一吸与钢琴的紧凑盘旋之中,完美契合。
配乐六·结局
影片结局,音乐“意识流”再次与水流并行、重叠、吻合。这流动不似行云流水,反而艰涩起伏——正如维吉妮亚坎坷的人生、如她脚下崎岖的路、如了却此生方得解放的内心、如眼前激越奔流的河水。
维吉妮亚低沉沙哑的声音伴随暗涌的配乐,郁郁述说着自己的遗书:
“莱那德,我亲爱的,我深信,没有谁会如我们这般幸福……你给了我一切!面对人生,正视存在的一切,爱它们,才能弃其而去。你我的人生就这样走过了漫长、悠久的岁月。直到永远……我们的爱……直到永远……正如这时光……”
声音随着维吉妮亚安详的躯体,流逝于湍急的河水,流逝于奔涌的光阴。
时时刻刻影评(三)
“啪”的一声灯亮了,仿佛用力地想要把之前的阴郁驱散。我眯了眯眼睛,直觉地拒绝这现实的干扰。
电影就这样结束了。屏幕上刷刷向上的字幕迷惑着人的视觉,重复着宁静和压抑的音乐一直充斥着耳膜。人群开始闹哄哄地散去。我还昏昏忽忽地坐在椅子上,转过头去看看同伴,接收着对方眸子里同样的迷惑。
走出电影厅,我大口大口地吸着冷空气来解救脑袋缺氧的窒息,眼前的世界有种恍惚的不真实,电影《时时刻刻》的一幕幕还在我头脑里肆意地交错着。
《时时刻刻》是小说的改编,电影讲述生活在二十世纪不同年代不同地方三个女人的不同故事。20年代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正在构思小说《多罗威夫人》,生活在50年代加州的劳拉有一个儿子理查德还孕育着另一个新生命,她手边常常放着一本小说,就是《多罗威夫人》。2001年纽约的克莱丽莎,她这一天的开始是去花店买花,为下午为了患癌症的前夫开的派对作准备。这时,电影镜头似乎不经意地交错着,作家弗吉尼亚在自己的小说上写着:“新的一天开始,克莱丽莎决定自己去买花……”
杜拉斯说过,写作是一种暗无天日的自杀。影片中的弗吉尼亚就是和她笔下的人物一起走向宿命。她的脸苍白而瘦削,头发凌乱,手中的烟一支一支深深地吸入肺里,地上散落着一地的稿纸。她长期受着精神病是折磨,在现实世界和她所创造的小说世界中不断到投入与抽离,她有点神经质不断重复一句话:“在我的小说里,一定要有人死去,一定要有人死去……”她躺在一只垂死的小鸟跟前,脸贴着地,眼神空洞而无力,还有致命的无奈。她说,“我要杀掉我书中的主人公。必须有人死,其他人才能更珍惜生命的价值。”后来,她把自己也杀了。在那个有着温煦阳光的下午,她一步步走向湖的深处,和深爱着她的丈夫永别。其实,生的迹象在弗吉尼亚身上也有体现,她不但把自己整个地投入自己创造的世界里。一天早上她还从家里逃出去跑到车站,对着焦急赶到的深爱着她的丈夫歇斯底里地宣泄自己这几年生活的压抑:“一个人不能靠躲避生活来寻找宁静!”她渴望离开乡村,返回伦敦,或许只有在伦敦那样的喧嚣与激烈里她才感觉到自己活着。
劳拉看似什么都不缺,她家庭完整,丈夫优秀,孩子乖巧,是邻里眼里幸福女人。可是她心里却一直那样的焦虑和无助,数十年如一日地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煎熬。她的生活就像没有波澜的平静海面,可是却望不到能照亮希望的微弱灯光。她像深深地沉在海底,透不过气,苍白的脸总是有无缘无故而又流不尽的眼泪。劳拉手边的小说就是弗吉尼亚的《多罗威夫人》,这似乎成为了她无望的和不自觉的痛苦的安慰。(www.shancun.net)而得了绝症的邻居凯蒂的来访是她彻底崩溃的导火线。她身体止不住的颤抖,把给丈夫做的生日蛋糕狠狠地摔进垃圾桶里,就是对着自己的儿子,她也失控地喊:“你看什么?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到底想要什么?!”被美丽生活的表面所掩饰的内心空洞在顷刻间揉碎。她抓了一大把药放进提包里,把儿子交给邻居后,就自己开车去旅店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最后的时刻,陪伴她的还是那本《多罗威夫人》,还有肚子里孕育的新生命。可是最后,面对如此的痛不欲生,劳拉还是选择了生存。可是这却成为另一个悲剧的开始,那个似乎洞悉一切的劳拉的儿子,长大后成了出名的癌症诗人,在他的作品里,他把自己的母亲杀死。在一个冰冷的冬天里他爬上自家的窗户,纵身一跃。他,就是克莱丽莎的前夫。
生活在新世纪的克莱丽莎完全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她从心所欲地和爱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她甚至通过人工受精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女儿。可是照顾着随时会死去的前夫,在她坚强的表面之下也是一种无力与无望。无论作为弗吉尼亚的小说《多罗威夫人》里的女主人公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克莱丽莎·多罗威常问自己:“我们的生活中有真正的计划吗?为什么我们生而就要面对苦痛和无常的悲剧?”她在回忆往事时说了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她说:“我当时想,这就是幸福的开始。我没想到,这就是幸福,幸福就在那个瞬间。”
三个女人的命运,在镜头间交错。她们挣扎,呐喊,哭泣,绝望。弗吉尼亚在片尾的画外音中道出了影片的主旨:“要直面人生,懂得人生是什么,热爱人生,不管它是什么。最终要了解它。然后才能放弃。”
看这一部电影,就像站在岸边,看着那些呐喊着却得不到救赎的灵魂。我们无力做些什么,因为我们自己也被生活的洪流吞噬着。我们绝望着自己的绝望,时时刻刻,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