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涉农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2019-01-28 16:43:24浏览:72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同志们:涉农部门的工作很重要,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也应高一些。今天,根据对有关文件资料的学习,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思考,我从


同志们:
涉农部门的工作很重要,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也应高一些。今天,根据对有关文件资料的学习,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思考,我从三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权作共勉。
一、领会“党的先进性”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是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的立足点
保持党的先进性,对每个党员来说,首要的是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所谓党的先进性,一是指一个政党在思想、理论、纲领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二是指一个政党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步中所起作用的性质。纵观我们党成立84年、执政56年、领导改革开放27年的历史,先进性是党的建设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以其先进性的面目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十六大的精神,中央决定,从今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分三批,在全党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什么中央在新世纪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对我们农口党员干部有哪些现实意义?我看,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首先,保持党员先进性,是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聚精会神抓党建”的嘱托,一直努力抓党的建设,并把抓党的建设与抓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中共中央于1998年作出了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的决定,创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好形式。第二,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强调“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从2000年春夏到2002年春夏,全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两年多的学习贯彻。这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检验党员思想行为和党组织管理机制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对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对不完全符合的就积极调整补充,对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全体党员,真正把广大党员锻炼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把党的各级领导集体培养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推动者,使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既是贯彻邓小平“聚精会神抓党建”要求的延续和深入,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和具体行动。
其次,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明确党的发展方向的迫切需要。当前,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正处于风云变幻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的重要时刻,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一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自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从美苏争霸的“两家人”向“多家村”变化。二是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潮流。“地球村”在十年前可能当作一个形容词,而在今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三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以此推算,人类在2020年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9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人类掌握的科学知识每3-5年增加一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20年前需要用100万美元处理的信息,现在1美元就可以处理,按现在技术我们需用100万年才能处理完的信息,2040年可能只要30秒就足够了。这三种趋势,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宽泛发展眼界、屹立国际潮头,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党的先进性。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正处在伟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主要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正处在发展新阶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目标,前两步已经实现了。实现第三步目标还需40多年时间,不仅时间长,而且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首先把党自身建设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二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经济环境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传统精神、共产党员的要求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发生了冲突,传统精神重义轻利,而市场经济却要求义利兼顾;传统精神重视家族群体,而市场经济却要求个人自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传统精神重视朴素节俭,而市场经济却要求鼓励消费。财富流向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从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来看,1995年城镇为48.9%,农村为58.6%,2000年城镇为39.2%,农村为50%(40-50%小康,>60%贫困,<40%富裕),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从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贫富悬殊的指标)来看,我国现在是1%的人占有全国38%的财富(临界状态为50%),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三是改革开放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刻,共产党人面临着能否“变革不变质”、“变革不变向”的严峻考验。在党员干部队伍先进主流趋向中,部分党员干部的素质还不够高,先进性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一些人已不合格或基本不合格;还有少数人问题相当严重甚至腐败变质。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事业归根结底要靠党员去实现和完成。因此,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发展潮流,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切实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保持党员先进性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筑牢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努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再次,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强化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加快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迫切需要。保持党员先进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具体行业有具体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涉农部门和农村党员先进性,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全面践行“三个代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实干有为。总体上讲,我县农口和农村党组织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党员是有朝气、有活力的。但是,随着税费改革深化和惠农政策实施,不仅改变了农民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也深刻影响了基层政权的运行方式。面对新机遇、新矛盾和新问题,部分农口党员干部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出现了茫然迷惑、坐困愁城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思维观念老化。部分党员干部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变化认识不足,仍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办事情,重管理轻服务,工作因循守旧,缺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怕担责任,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难以打开工作局面。二是工作方法滞后。习惯于唱“四季歌”,满足于干完一事少一事,缺乏常抓不懈的劲头。有的党员干部还在延用着“三分政策、三分面子、三分吓唬”的错误工作方法,常常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纠纷。三是素质能力欠缺。一些党员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积累,存在着“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如,在招商引资方面,有的同志上不熟政策规定,下不晓风土人情,招商无门;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有的同志技术信息匮乏,自身致富能力尚且不强,带动作用更是无从谈起,凡此种种,不在少数。四是工作作风漂浮。有的党员干部尽管也有富村裕民的愿望,但缺少求真务实的动作,不肯下气力认真研究和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坐在屋子里想当然,错失了发展良机。五是联系群众不紧。先进不先进,群众的评价是重要标准。部分党员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本位”意识,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做官当老爷的习气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不注重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下农村调查研究往往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不重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敢主动面对群众化解矛盾,遇到难题或是置之不理、或是避重就轻,等等。不改进这些落后的工作方法,不摒弃这些错误的观念,就会影响农村基层组织的形象、经济的发展和事业的进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精神与“三农”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探索我县农业发展新思路、新方法,为服务农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加速增收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实践“三个代表”是农村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的出发点
党的先进性与党员先进性紧密相连,党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党员的先进作用来实现,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则是在党的先进性指引下得以充分发挥。我们农口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主旨就在于重树农民对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四信”,即重树群众对党的信仰、对党组织的信赖、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对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以此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增强党员的发展能力,达到更快、更好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的。落实到本职岗位上,体现在具体行动中,就是要做到“三贴近”。
一是贴近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有三个提法应该引起关注:一是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1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一个转折性的标志;二是2004年中央经济会议确定,2005年“继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三是温总理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个“重中之重”,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在全国经济、政治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具有历史性的坐标意义,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一号文件”,此后,连续4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18年后,去、今两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问题,这格外具有深意。如果说,曾经的5个“一号文件”,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那么可以说,从现在开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中国农村发展正稳步进入“第二个黄金期”。2004年“一号文件”,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2005年的“一号文件”,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家财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望发生积极变化,在继续坚持“减法”即“少取”的基础上,今年“加法”即“多予”的政策更多。这就要求我们农口党员干部务必顺势应变,找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方法,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中更好地发挥示范、服务和中坚作用,真正成为党的惠农政策坚定不移的贯彻者和传播员。
二是贴近县委发展外向型特色农业的决心。纵观我省现有##个县(市),经过近年来进一步理清思路,各地均已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多个产业齐头并进、主导产业不突出的问题,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确立2—3个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在大、强、优、专上做文章,凸显了主导、引带的作用。虎林市借助环境优势,大打绿色农业牌,绿色无污染的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为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肇东玉米、呼兰制药、讷河马铃薯、双城乳制品、依安大鹅等产业也都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县域主导产业经济总量约占农村经济总量的60%以上,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产品正逐步形成专业优势、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大作用。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外向型特色农业在####获得了适应性的快速发展,强县、富民的效应日益显现,2004年,4大主导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超过70%,拉动第一产业占县域经济总量比重增至21.6%,比上年增长4.2个百分点,成为县域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这都充分地验证、雄辩地说明,我们的农业主导战略是符合县情民意、契合发展实际的。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既定战略上来,把心思用在谋划、推进外向型特色农业长远发展上来,紧紧抓住当前扶持政策到位、区域融合加快、发展优势凸显、农业农村工作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充分利用农民致富求强的巨大热情和现有发展基础,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应时顺势,真抓实干,推进外向型特色农业跨越发展。
三是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实践“三个代表”,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实现、发展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重要任务和责任,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最终体现。农口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做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做服务农民的贴心人。一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使我们办事情、作决策不出偏差,唯一的途径就是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他们拉家常处感情,请他们提建议作参谋,做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支持。要多深入农村农户,从农民的创造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及时了解农民所思、所想、所愁、所盼,唯此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决策贴近民情、合乎民意、顺应民心。二要坚持用权为民。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决不能用来为个人和小集体利益服务。实践表明,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权为民就能造福于民,用权为己就会扰民害己。共产党员要靠党性立身,处处事事以先进性为标准,坚决纠正“与民争利”行为,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的监督,真正做到用权为民,以公心和正气赢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三要倾力为农解忧。“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心系群众的安危冷暖,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制定和实施的各项决策部署中,体现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上,努力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三、推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农业战线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落脚点
先进性从来就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具体实在的,要体现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之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起来”。按照十五大、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到2021年也就是建党一百年时,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建国一百年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全体共产党员都应为完成这一任务而合力奋斗,都应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始终保持先进性。县委##届##次全会确立了“####”的奋斗目标,这是党的历史任务在####的具体化,是####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实践。农口党员干部要把握先进性教育的难得契机,突出跨越发展主题,以“####”为己任,把心思用在抓工作上,把精力集中在干事业上,兴农强县,实干有为,以农业大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快腾飞,让党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重点强化“四种意识”、做到“四个争做”。
1、强化目标意识,争做兴业富民的排头。业兴才能民富,这是我们壮大县域农业的主抓手。客观地看,兴业富民,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出路在创业。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是兴业富民最根本、最现实的途径。经过多年的奋争与努力,我们的发展思路日益明晰,农业在##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得以确立、作用有效发挥,且大有重点突破、多路并进、亮点纷呈之势。2004年,尽管遭受了春汛和伏旱,农村经济总收入仍实现了37%的增幅,拉动全县gdp增长8.5个百分点;富民实效进一步显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16元,实际额和增速均为历史最高。特别是##产业,借助总量的增长和全国性节会的牵动,国字号“##”的地位和名气不断提升,成了####特色农业的“金品牌”,单个产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就达51%,促进了2万多农民就地转移,形成了良性拉动。今年,##大市场的国家级产业化龙头建设已纳入省市总体部署,“三精制药”中型保健品厂、####哈达中俄果菜批发市场等区域龙头将相继建成,农业内部还将实现升级发展。走出农业看农业,产业互促、联动格局也日趋深化,东—波互贸区、对俄进出口加工园区等强势项目快速崛起,将对特色基地建设、劳动力转移、配套涉农产业发展产生巨型拉动。虽然我们面临着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产业化程度较低、村级组织运转压力加大等显性或潜在的矛盾,但有利因素较多,发展预期看好。这需要我们农口党员干部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战略高度,扎实履行分内职责,挖掘发展潜能,拓展增长空间,带头创业,勇当排头,在兴业富民的实践中充分展示自身才华、体现先进性。一要立志创大业。当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不同情弱者。要眼界开阔,志存高远,敢同好的比、强的赛,有不言败的气魄和精神,有追求成功的信心和决心,大胆闯试拼抢,全力争先进位,快人一步、高人一筹,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尤其是农口党员干部更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树立争先的姿态,挥发创业的激情,敢于抛却个人得失,积极转变领导方式,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实践中换位思考,探索实践,勇创大业,更好地引领群众争先恐后地谋求发展、走向富裕,创造出仰无愧于前辈、俯无愧于后人的业绩。二要努力干事业。时代在前进,创业最风流。敢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奋进,更能体现人生价值。可以说,我们的大多数农村党员和农技干部是有能力、有才干的,关键是要勇于冲破铁饭碗、图安逸等传统观念束缚,确立“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新理念,肯干事,能吃苦,勤耕耘,善实践。##研究所的##同志就是我们身边的楷模,大家都亲眼看到,几年来,顺应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作为这一领域的能手和专家,他始终扎根基层、贴近农民,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普通党员的先进性,去年仅他一人进村入户培训的农民就有3000多人次。农口党员干部都要学习这种献身三农的宗旨意识、求专求精的敬业精神和领办示范的开拓本领,全面掀起热心钻研技术、主动深入基层推广技术、积极投身创业的热潮。三要带头办实业。农村是创业致富的大舞台。在农村创业,途径更多,带动效应也更大,效果也最直接。农村党员作为基层的优秀分子,比农民视野宽,接触信息范围广,相对更具经济实力的优势,有条件、有能力做好农村创业的“领头羊”。##村村委主任##就是领先兴办实业的先进典型,在他的带领下,全村18名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全部从事##生产,服务带动农户202户,##由2002年的300万袋,发展到2004年的1200万袋,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超万元。身处基层一线的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地向李宗仁等创业典型看齐,信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一至理,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好项目,立足基层农村,率先兴办实业,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以此激发农民致富的内在动力、增强农民自主创业的能力,当好兴业富民的排头和榜样。应该说,现在的##、##等产业的发展与县镇干部采取“先实验、再示范、后推广”的发展模式是分不开的,只要不与民争利,这种模式就应继续推广下去。
2、强化责任意识,争当招商引项的典范。实践证明,面对区域竞争发展的新态势,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招商引资是第一要招,是跨越发展的捷径。从全国看,广东省凭借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在全国开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先河,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整体腾飞。深圳也是借助广招博引,由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变成了如今闻名遐迩的现代化大都市。从省内看,各县(市)也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助推县域经济跨越的突破口。##县主要领导八上内蒙,靠诚意引来了##集团。##市通过上海国际投融资会议、全国青年企业家东北行等招商活动,与美国帝国集团、北京达利恒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7个投资千万元以上大项目。借鉴这些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我们必须“一本经念到底”,矢志不移地抓招商、上项目。应该说,这方面我们已形成了共识,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绩效。2004年,我们农口、各镇就引进项目101项,到位资金额达2.1亿元,并有##等一批全国知名龙头前来落户,增强了县域农业发展的张力和后劲。但也要看到,我们的招商引资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大项目、好项目、外资项目偏少,能带动发展全局的项目更少。究其所以然,有基础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有工作思路、方法方面的不足,主观努力不够也应是一条重要原因。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在招商引项上使好招、妙招,下真功夫、硬功夫,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我看,要做到“三个再”。一要责任再强化。各镇、农口各部门要从现在抓起,明确专人专职抓招商,将招商引资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头。党员同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勇挑重担,担纲顶阵,身先士卒,做到人人当招商员、个个做有心人,关心招商、服务招商,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优良环境。二要措施再深化。招商引资,关键是要走出去,窝在家里、守株待兔是等不到的。要大力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坚持驻点招商、登门招商,少做花架子,多下实功夫。##镇招商引资能够取得明显成效,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组建招商班子,多交朋友,广结商缘。三要力度再加码。招商引资是硬功夫,项目见效是真实绩。要进一步按照农业总体规划和市场经济的理念,围绕##大主导产业,盯紧龙头,努力把6镇建成投资者汇聚的“盆地”、政府服务的“高地”、投资收益的“福地”,以大项目促进农业大发展。
3、强化危机意识,争做改革创新的先锋。据国家人事部有关资料显示,去年,我国有31个省区市约45万个事业单位推行了聘用制度,1300多万人签订了聘用合同,约占总数的45%。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公布:“最近一个阶段,要从总体上收缩事业单位规模,把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减少到最必要的程度”,包括去年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分别减编10%和30%,都为我们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正在提速,不少职工要告别“国家干部”身份,转变为靠市场吃饭的“社会人”。同时,随着“两补一免”的实施,不仅从经济上改变了农民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也对农业农村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国家用人体制的变更和基层政权运行的挑战,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更要增强紧迫感,果敢应对,自我加压,努力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工作能力。一要转变“三农”发展理念。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三农”论“三农”,要解放思想,逆向思维,跳出传统框框,跳出“三农”圈子,从“三农”以外更加广阔的空间去寻找办法。要进一步树立“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兴农之路不在农”、“农业比例越低,农业现代化程度就越高”等新的农业观,眼光向外,统筹发展,以县镇互动为抓手,走出就镇抓镇、就村抓村的误区,瞄准全省##等倾斜政策,兴建关联、吃配项目,积极吸引联合域外名企名牌,力争镇村各显特色、差异发展,形成梯次配套、协调共进的格局。要把握“三农”新动向,研究“三农”新情况,解决“三农”新问题,多想“三农”新点子,多出“三农”新思路,多创“三农”新经验,以科学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先进的方法推进县域农业加速发展。二要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一个共产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是否具备出色的能力和过硬的本领。能力是本领和才干,是实现理想、落实责任、塑造形象的保障。没有能力,什么事也干不成,先进性便是一句空话。同样,改革也没有什么可怕,怕的是没有办法和能力来应对改革。对有能力、有准备的人来说,改革就是机遇。为此,我们要采取宗旨教育、系列培训、处罚落后、加强监督等措施,强化培训,集中补课,抓紧“充电”。特别是农口党员,要对知识有一种饥饿感,既要向书本学,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和“三农”知识,学习网络和计算机知识,做到“专”与“博”相结合;又要向实践学习,自觉把理论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农业建设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三农”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驾驭“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变抓管理的“农业警察”为农民的“服务员”,为今后干好工作乃至转型转岗做好充分准备。三要实现改革预期效益。改革是大气候,改革是抓发展、是找出路。去年年底,全县##镇行政机构和财政全额拨款事业机构从过去的##个、##个精简到目前的##个和##个,财政全额拨款事业中心人员由过去##名减至现在的##名,通过改革,增强了镇政府、事业单位的服务和发展能力,推动了镇村经济快速跃升。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改革的目标不仅仅是精简机构、减少冗员,更重要的是强化乡镇政府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执政能力。要通过综合设置岗位,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整合人才、技术优势,建立精干、高效、作风过硬的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队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地服务“三农”,凸显改革实效,促进长远发展,使历经改革洗礼的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先进性更为纯粹。农口及涉农部门也要加速推进管理职能、行政方式及工作布局的转型,做到“献策不决策、参与不干预、搭台不唱戏,服务不增负”,努力提高服务效能和工作水平。
4、强化宗旨意识,争做实干为民的楷模。农口党员干部工作在基层,直接面对着农民群众,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始终扎根于群众之中,把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忘我的奉献精神,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造福于农民。是讲实惠、看实际的,政策再好,不能落到实处,等于“画饼充饥”。同样是干工作,目的不同,工作效果就不同,群众认同感也不相同。####农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工作和拼搏奉献,更离不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和悉心服务。一要增进对农民的感情。共产党员最真挚的感情,就是对人民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踏踏实实为人民谋福利的内在动力,也是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牢固纽带。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情为民所系”。这个“情”字,蕴涵丰富,特别亲切,特别有针对性。我们农口党员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农民,关心农民疾苦,倾听农民呼声,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到农民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增进同他们的感情,做百姓的贴心人。二要弘扬实干作风。要面向群众想民情,积极深入基层,特别是经常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农民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要不图虚名说实话,摒弃“只图虚名、不务实效”的坏作风,实事求是地反映社情民意,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谋利益。要心想发展办实事,坚持发展为先、富民为大,坚定不移地把中央、省市精神与县域“三农”工作结合起来,帮助农村发展,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绝不做那种损害农民利益、与民争利和伤害农民感情的事。有了爱民之心,群众就会支持我们的工作;有了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有了农民的建设热情,就会调动起振兴####农业的强大力量。三要保持清正廉洁。每一个党员都要时刻牢记自己就是一面旗帜,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党的形象、农口形象紧密相连,永葆党员的政治本色。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说过:“世界观是总开关;政治信念的动摇,必然导致思想防线的全面崩溃”。农口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切实增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既干事又干净,为民、务实、清廉。像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无愧于“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同志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事“三农”工作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自觉保持和忠实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真正做到一声承诺、终生追求,才能创造性地打开工作新局面。希望大家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继续踏踏实实地为民办事、干好工作,使####农业有更大的发展、农民更快地走向富裕,在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实干有为、勇当先锋,为####增光添彩!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鹤岗市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实施方案

上一篇:

2月党课学习新体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