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2019-02-07 00:50:49浏览:96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咏怀古迹其二》  作者: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

  《咏怀古迹·其二

  作者: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释

  1、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2、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3、云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赋》,述楚王游高唐(楚台观名),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四川巫山县。岂梦思:意谓宋玉作《高唐赋》,难道只是说梦,并无讽谏之意?
  4、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译文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
  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
  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
  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
  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

  赏析

  这是推崇宋玉的诗。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二学期自我总结

上一篇:

本科生大三个人自我总结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