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质】:欣赏太姥山优美景色
【活动地点】:福建太姥山
【活动时间】:初定20**年5月3日
【活动安排】:上午5:00在霞岙准时出发,从南白象上高速往福建方向,有路标提示出口的,出了口又有路标,然后在一条非常不错的山路上开到底事。(网上说法)
【装备要求】:太姥山天气未定。自带饮用水、照相机、手机、零食。
【报名方式】:电话联系二哥。
太姥山景色介绍
姥山位于福鼎市境内东海之滨,距城南约45公里处,雄峙于东海之滨,晴川湾畔,山海相依,傲岸秀拔,气势恢宏,景致独特,被誉为海上仙都。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福瑶列岛、桑园翠湖5个景区,此外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个景点。
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风景名胜的主体,它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九鲤朝天、香山寺、白云寺、天门寺等7个景区,面积为24、6平方公里。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很兴盛,历史悠久,古寺众多,留下不少历代文人墨客的遗迹。当时山南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寺、瑞云寺灵峰寺、芭蕉寺、天王寺规模最大。至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柱360根,寺前有楞枷宝塔、唐宋时期创作的人物、花卉、禽兽等雕刻和石牌。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
太姥山以石奇、洞异、峰险、雾多“四绝”而名闻遐迩。有“十八罗汉上山”、“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和尚讲经”、“金龟爬壁”等380景。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山中还有许多曲折深遂的岩洞,各具特色。有的内低处延伸,直通海面,曰通海洞,有的向上扩展,可达九鲤朝天石顶端,曰通天洞;有的削避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的洞中套洞神奇莫测,曰神仙洞……有的洞中可观日出,有的洞内可观海潮,有的洞中存丹井有的洞内有龙潭。小的只容几人小憩,大的可容干百余人,甚至可建亭、台、楼、阁。
溪瀑游览区由九鲤溪,及溪口瀑布、龙亭瀑布组成。
村寨游览区:位于太姥山东南麓,系畲族聚居地,今是瑞云畲族民族乡旅游者到此可品尝畲族风味小吃,体验畲族民俗风情。
列岛游览区:与太姥山隔海相望,包括大嵛山、小嵛山、鸳鸯、鸟岛等13个岛屿。海滨游览区包括晴川湾、跳尾湾、大小蒙湾等景点。
太姥山位于闽浙交界的福建省福鼎市境内,距市区45公里,雄峙于东海之滨,晴川湾畔,山海相依,傲岸秀拔,气势恢宏,景致独特,素以“海上仙都”而著称。
太姥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观赏面积有92、02平方公里,保护面积为200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分为太姥山岳、晴川海滨、九鲤溪瀑、福瑶列岛、桑园翠湖五大景区,此外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个景点,拥有山峻、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游人就近便可登山、观海、探洞、泛溪、寻古、采风……
太姥山岳景区:面积24、6平方公里,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据《太姥山志》记载:太姥山旧名才山,轩辕黄帝时,道仙容成子尝栖之。汉代王烈《蟠桃记》载:尧时有一少女种兰于此,后仙去,因名太母山。
太姥山在唐宋时就十分兴盛,历史悠久,古寺众多,留下不少历代文人墨客的遗迹。比较重要的人物有南宋理学家朱熹、史学家郑樵、唐朝刺林嵩、太子太傅薛令之、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黎鹏举、程伯简、鸦片战争中以身殉国的镇海总兵张朝发、民国初年海军上将萨镇冰等人。玉湖庵、璇玑洞为朱熹隐居、著书之处,宋摩崖石刻至今犹存;还有唐宋明清石刻几十处;山下冷城为郑樵讲学处,也是宋进士湖南提刑杨楫的家乡,山下的秦屿镇乃明代抗倭古战场之一。
太姥山,雄伟巍峨,高耸入云表,横亘于海滨苍苍黝黝,奇峰怪石,天造地设,绝壁摩空,满山皆石,肖人肖物,移步换形,处处有景。
54峰:摩霄峰、新月峰、笔架峰、仙药峰、莲花峰、拔云峰、仙女峰、神羊峰、石虎峰、天柱峰、天圭峰等。
24洞:通天洞、通海洞、滴水洞、神仙洞、鸿雪洞、龙潭洞、白马洞、慈云洞、韦陀洞、涌米洞、南在门洞、七星洞、将军洞、葫芦洞、璇玑洞、一线天、三伏腰等。
360岩石景肖人:十八罗汉、夫妻岩、二佛谈经、仙翁对奕、姜太公钓鱼、和尚讲经、弥勒坦腹、八戒石、韦陀守天门、仙女献花、伤心岩等。
肖物:九鲤朝天、仙人锯板、金猪补鼠、金猴观海、玉兔听潮、大盘石、南天一柱、飞来石、金猴照镜、金犬望榕、龟蛇相会、三声应、仙桥、金蟾摇钱树、石船、金钟挂壁、棋盘石、龙井、龙珠、龙门、七声应、牛背石、双鼠相斗、状元帽、一片瓦、丹井、金龟爬壁、金鸡报晓、迎仙台、尼姑坪等。
整个风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桑园翠湖、福瑶列岛五大景区;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处独立景点。拥有山峻。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
根据地质部门考察,太姥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年至一亿年。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洋上升,东西南北与近水平三组互相垂直的向节理发育,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十分兴盛,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瑞云、灵峰、芭蕉、天王等寺规模最大。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寺前有楞枷宝塔和石池,可见当时之规模。玉湖庵为宋理学家朱熹草堂,璇玑洞为朱熹隐居之所,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太姥山下的秦屿镇,是福建明代沿海抗寇的英雄阵地之一。有“万古雄镇”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