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对话与发现──中小学写作教育断想

2019-02-10 20:44:09浏览:9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编者按继2001年本刊发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当时署名“群言”)一文后,本期我们又发表他的《关于中小

编者按

继2001年本刊发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当时署名“群言”)一文后,本期我们又发表他的《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一文。两篇文章,都是钱教授参与中国新语文教育建设的实践,一边躬行、一边思考的文字记录;是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深切关注中国语文教育、关注基础教育、关注教育的精神成长的情感结晶,是一位严谨的学者对语文教育理论理性思考的学术文本。写作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地位非常,它是一杆标尺,最能衡量和检验语文教育的成效。写作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于写作教育的阐述,杂多纷繁,异彩纷呈。即使今天,写作与写作教育,仍然是一个几乎人人关注的持续的热点。但是,不是不承认,我们,还很少把写作教育(尤其基础教育中对少年儿童的写作教育),放在人类社会的“现代”意义上,去认识,去观照,去把握;还极少把写作教育放在“立人”的高度,去理解,去考察,去实施。时常,我们把写作当成了一种技法,当成了一种调遣语言文字的纯粹的技术操练,它已与精神无涉。正是从“现代”意义,从“立人”高度,对古老而悠久的写作教育,进行重新省察。这,正是它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作者提出的几个核心概念,“对话:一种生命运动”,“发现:生命的开发与提升”,“写作状态与师生的生命互动”,“儿童情趣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都紧紧扣住“现代”“立人”这个四灼灼大字。这,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当今中小学写作教育理念与实践,异常活跃,确亦不乏精彩,作者非专门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对此的体察,还难说全面,但这是难免的。愿像《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那样,引起语文教育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对话”:一种生命运动

中小学作文的训练,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训练,而中小学写作教育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写作(语文)活动,它同时是一个教育活动,它因此而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特点:这既是“教师指导下的写作”,又是“学生群体中的写作”,因此,必须“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群体的作用”,“使写作成为师生互动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处于受教育的阶段,是走向人生的准备阶段,他们的写作其实是一种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的学习与周I练。从以上的认识出发,我们提出了两个关于中小学生写作教育的基本概念,即“对话”与“发现”,并以此作为整个写作读本的贯穿线索。

这两个概念也是针对写作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的:学生在学习写作中,老师在指导写作时,通常遇到的其实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学生不愿意、甚至害怕写作,他们没有写作的欲望,把写作看作是外加的负担;二是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即“写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第三才是“怎么写”的问题。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注意的是第三个问题,作文教学变成一个简单的“老师出题,学生应命而写”的过程,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写、写什么,以及怎样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写作状态”的问题,则似乎不在作文指导的范围内。而在我们看来,“愿意写”与“有内容可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是基础,我们要抓好作文教学,就应该溯本求源,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并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所谓“愿意写”,就是要变“他人”(老师,家长……)“要我写”为“我要写”,并且喜欢写,渴望写,甚至欲罢不能,不写不舒服不自在,真正成为自己精神发展的需要,成为自我生命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于自我生命的不堪承受的负担。其实这样的要求,是每一个人本来就有的,孩子们尤其强烈,但需要教师的诱发与开导。我们正是据此而提出了“对话”的概念。我们几乎在每一个年龄段,都向学生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念:作文就是“对话”,是与他者(他人,社会,以至自然)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即所谓自言自语。其实,孩子们早就本能地在进行这样的与大自然“对话”了,我们不是随时可以听见孩子和他心爱的小狗、小描,以及玩具熊说“悄悄话”吗?关键是看我们是否善于诱导他们将这样的即兴零星谈话变成自觉的写作了。在初中阶段,我们又设计了“多与自己谈谈心”、“心中的事向谁说”这类的单元。因为正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经常萌发许多新鲜的思想,多变的念头,又极敏感,很容易受到伤害,并且“少年初识愁滋味”,不时产生莫名的忧伤……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们有极强的“倾诉”(也即与他者对话、交流)的欲望。但可惜的是,成年人(家长,老师们)却不理解这一点,竟然漠然置之。而作文,恰恰给孩子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我们这样对学生说:“如果父母老师不愿意听你倾诉,或者你不善于口头表达,那你不妨写一封信试试看,假如你真的不信赖他们,而心中又确实需要倾诉烦恼,那就另找一个倾诉的对象”,或模拟一个对象;你还可以写“自述文”(日记就是其中的一种),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倾诉,自我辩论”。所谓“倾诉”,自然不只是倾诉烦恼、痛苦,也包括倾诉欢乐,倾诉自己的新感受,新发现,新思想……在这个意义上,作文就是一种以老师为对象的倾诉,是与老师的对话。──这里顺便说一点:在我们看来,“日记’、“书信”(包括网上的“帖子”)与我们在下文将要讲到的“读书笔记”是人的自我对话、与他人的对话(包括与阅读的书的作者的对话)最基本的,也是最自由的书面形式,因此,我们在从小学到高中各阶段都将其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图使学生养成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果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养成了这三大习惯,那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无穷:这是一个为学生终身学习与精神发展打基础的上作,其意义不可小看。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他们除了“倾诉”,更有了“发表”的欲望:随着自身独立性的加强,他们对自我与社会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就渴望着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与社会进行对话。而作文就成了对社会的模拟性的“发言”──如果在报刊上发表,上就自然成了公开的发言;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对这样的公开发言感到兴趣,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我价值的确认,并得到社会的承认。我们在高中读本中特意强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是有价值的时候,他的写作一定会有重大的突破”,因为这意味着写作已真正成为其自身精神的需求,不仅“我要写”,而且“我喜欢写”,这就进入了一个更为自觉、主动的,自由的写作状态,而且也会主动、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写作的飞跃性的突破:如同阅读在某一时刻会产生“高峰体验”一样,写作也会出现这样的“高峰”状态,也即写作读本高中卷所提出的充满了写作激情,甚至下笔若有神的“爆发”时期。这是水到渠成、长期培育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从小学开始的作文教学,正是期待着、准备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时刻”发生在什么时候,是不一样的),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悄然退出,微笑着欣赏学生的“自主、自由写作”了:这就是“教,为了不教,教的过程(从小学到高中)就是教师逐渐淡出的过程”,这或许正是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吧。

二、“发现”:生命的开发与提升

我们的写作读本初中卷曾引述罗丹的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上帝’赋予每一个人多么巨大的财富!你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有手足可以触摸,有心灵可以感受”,但这样的天赋的生理的条件仅是一个物质基础;要真正有一双能够发现、感受美的眼睛、耳朵、手足与心灵,是需要长期的培育与训练的,而这样的培育与训练,在本质上是一个生命的开发、提升的过程。我们在前文已经强调,写作应该是发自学生自我生命的内在要求;现在我们要强调的是,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写作,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生命本身的开发与提升。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把引导学生“发现”周围世界以及自我内心世界,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贯穿从小学到高中的全过程。在我们所建立的写作体系里,又具体化为:发现大自然,发现自我,发现社会与发现大师。

(一)发现自然。

在初小一年级,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师生对话──

师:夜是宁静的吗?

生:是的,晚上我躺在床上,外面安静极了,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师:如果竖起小耳朵再仔细听,会听到什么?

生:我家住在马路边上,晚上其实还是很吵的。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有自行车的“的铃铃”的铃声,有“吱──”的刹车声,有卡车开过“轰隆隆”的声音。

师:很好,用了很多象声词,把各种声音都说出来了。再想想,晚上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生:放暑假我到乡下去,晚上可热闹了。有青蛙“呱呱”的叫声,有纺织娘动听的歌唱声,还有很多“嗽嗽”的叫不出名的虫子声。有时候,知了好像被吓着了,突然地叫了一声。

我们还设计了“长眼睛的手”、“鼻子告诉我”、“站在窗口看风景”等单元,目的是开发学生的“五官”,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去感受大自然,发现大自然。这样的训练要不断地进行,并逐渐丰富。而且,不仅“倾听大自然”,更要“想象大自然”,不仅用“眼”看,更要用“心”去体会,感受。这是一个把外在的大自然逐渐内在化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发现”。

如果说小学阶段,主要是一种感性的启迪,到了初中阶段,就应该作一些理性的引导,并教给学生以“发现与描写大自然”的基本手段,即让学生学会“捕风捉影”,把流动、变化中的大自然的美凝定在文字中。于是,在初中卷里,就有了这样的谈话—

一、

“大自然的音乐到处皆是,只是你要‘用心’去听,去想。

用心,是指倾听时要静心凝神,‘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如果心气浮躁,是听不到这些声音,也听不出这种感受的。

用心,又是指善于边听边展开联想、想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句,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描写成视而可见、摸而可触的东西。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并非信手拈来,而是以丰富恰当的联想、想象为基础的。

用心,还指在聆听时要倾注自己的情感、态度,希望、愿望,把自己放进去,把主观内心和客观外物协调、统一起来。丁冬的山泉,隆隆的雷声,本是大自然的声音,但你能从中听出一些别的什么?山泉的丁冬里,有没有自己童年的记忆?雷声的隆隆,有没有一种扫荡一切的正气?如果这样注入自己的情感,来自自然的声音,一定有了更多的内涵。”

到了高中阶段,我们又设计了题为《走进自然》的单元,并且这样提出问题:“对于自然的无所感动,是一种现代病。治疗这种病的有效方法就是—一走进自然。”因此,我们建议组织一次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教学旅行活动。我们借用作家王蒙的话,对学生说:“这是一种机会,你可以离开你熟悉的环境,夸张一点说,你离开一下自己──自己的思维定势、情绪定势和知识局限,你得到一种参考,你见识一下世界,你开阔一下心胸,你得到一些平素没有得到乃至不会得到的知识和体验,你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思忖一些问题。更不要说那令人倾倒的山峰和瀑布,湖泊和海洋,森林和草原……那令人神往的教堂、寺庙、博物馆、美术馆……你沉浸在世界的丰富与奇妙里,你面对长久的历史留下的种种痕迹……你得到了经验也得到了诗。你得到了安慰也得到了胸襟。你得到了休息也得到了启迪。你睁大了眼睛也张开了臂膀。”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大自然背后的精神,“那无与伦比的博大气质,那些顽强生存繁衍不息的生命现象,雄伟、柔曼、清纯、绚丽等等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风貌”,并在大自然的熏陶中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获得襟怀的大度和大气。我们要求学生“不仅细致地刻画山和水的外在形象,更描摹山和水的内在精神,记录自己对山水的主观感受,记录山水对自己灵魂的影响”,我们所期待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旅行和写作,达到人(学生)与大自然两种生命的“感动与交融”。这大概也就是“发现自然”的真意吧。

(二)发现自我

从小学到高中,有一个主题一直贯穿,这就是“我是谁”?──这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发现与提升的过程。

“我是谁”看起来是一个颇富哲理性的问题,但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人一生中的一个永恒的“追问”,因此,我们在初小阶段就把这一问题向孩子提了出来,当然是用孩子所能理解与接受的方式:“小朋友,你对自己了解吗?你从哪里来?你‘呱呱落地的时候是怎样的?可以讲讲‘当年’的照片里你是什么模样吗?问问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取这样的名字?你也给自己制作一张名片,好吗?那么,你怎样在名片里,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呢?如果你觉得在短短的名片里说不清楚,那么,你就写一篇文章,说一说‘我是怎样一个人’,你还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我’……”这样的谈话与写作引导是要经常进行的;而学生生命成长中的某些“关键时刻”,更是要及时抓住的时机。比如,当孩子十岁的时候,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谈话与写作:“你们已经十岁了,是个小大人了。可父母们总是把你们搂在怀里,左一声‘宝贝’,右一声‘乖孩子’,想想看,你们怎么向大人们证明‘我们已经长大了’?”于是,这些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纷纷写出了这样的文章:《放学后,我自己走回家》《晚上起夜,不用大人陪了》《第一次走夜路》《我第一次代姑姑看管小表妹》《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妈妈说我懂事了》……这都是孩子们生命中的“第一次”,是他独立地面对世界的开始,鼓励学生写下来,这将是他的生命的记录,很可能成为终身难忘的最美好的记忆。到了初中阶段,当孩子告别童年,进入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又有了这样的谈话与引导──

“整个童年,你都是爸爸妈妈精心呵护下的心肝。突然有一天,你朦朦胧胧之间产生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来这个世界干什么?’

这实际上是困扰我们人类千万年的大问题呀!古希腊阿提农神庙上就刻着这么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当你第一次问:‘我是谁’时,就是你人生第二次‘自我体现’。如果第一次是肉体上的觉醒,那么这一次自我是精神上的了。

我就是我!你走出了父母师长的身影,太阳底下第一次照出了自我。这是何等地伟大!就如同盘占开天辟地!

拿出你的笔,记下这巨变时刻的每一个奇奇怪怪的念头,每一次无端袭来的苦闷,每一个歪歪斜斜的脚印。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它们也许幼稚,也许可笑,甚至谬误,但它们都是真的,毫不掩饰,毫不做作。”

初中阶段孩子的成长,不仅有明显的生理的体征,更是精神上的,“他们思考问题开始复杂,但又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暗示。他们会为一次表扬而欣喜若狂,会为一次失败而自卑,自怒,会为一个笑容而得到安慰,会为一次批语而痛哭流涕,当然也会为一次成功而踌躇满志。”我们的写作教育正应该面对这样一种思想、心理与情感状态,及时地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掘,真诚而自然地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在这一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与分析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并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基本表现手段。我们围绕这一中心作了许多作文设计。例如、我们用一位作家的话,对学生说,“爱一个人不是因为他的优点,而是因为他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写《我很矮,但是我很能干》这样的作文,在克服自卑感的过程中,逐渐正确地认识、把握与有意识地发展自我的特点,并向他人和社会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独立个性;我们还向学生介绍著名作家哈代的一个观点,“大凡人生中有价值的事,并不是人生的美丽,却是人生的酸苦”,并作了这样的作文提示:“又要开学了,但我的学费还没有凑齐,这几天爸爸妈妈一直愁眉苦脸。爸爸甚至说,一个乡下女孩子识几个字就可以了,上什么初中?我听了难过极了。写一篇文章,说说你心中的苦闷。或换一个角度,说说苦困难中看到的希望。”这自然只是二个“举例”,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视自己(与社会)真实的痛苦,不幸,烦恼……并把它们转化为写作与精神的资源,并使学生通过这类的写作实践,逐渐懂得写作并不神秘,它是与自己的生活与精神紧密相连,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我们还告诉学生,“每一个人都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并建议他们把自己生活中精彩的故事写下来。

可以想见,孩子们在写“自己的故事”时,一定是非常愉快的。如果学生觉得这些故事还不够精彩,或者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可以启发学生,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虚构,写成“自传体小说”,这是一种更具有创造性的写作,是更能够吸引孩子的。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开始走向“独立”。干是,就有了这样的谈话──

“童年和少年时代渐渐远你而去,不知不觉之间,周围的人们不再把你当作一个孩子,你的师长们开始重视你的话,你对世界开始变得敏感,在注意别人的目光时,你学会了了解他们的思想;你懂得了一个人的自尊,也开始知道了要尊重每一个人……

虽然,你只是个中学生,但是因为你有了独立的思想,你就是一个站起来的人!”

因此,高中卷的老师们一直在提倡“一个站直了的人写出来的文章”(见王栋生:《换种思路写作文》),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立自主的写作”。干是,老师们一再地对学生说:要“学会说‘我认为’”,并且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师:不少同学在学习上比较习惯于“接受”。师长说的一切,书本上的一切,他总认为是正确的。这在人的幼年时代是正常的。不妨回忆一下,你还记得什么时候第一次说出“我认为”的?你说出“我认为”时,别人的反应如何?

生:我第一次说“我认为”时,父母都很惊讶,我记得他们当时愣了一下便大笑起来。

师:是的,几乎每一个孩子,当他第一次说出“我认为”时,都会让成年人感到有趣,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几乎只能是成人的语言。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人的生命区别于动植物最根本的特点。因此,当一个人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思想,向世界大声说“我认为……”时,就意味着他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人的精神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其实,随着自身的成长,你们对许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但你们却不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总是担心人微言轻,别人不重视我,我的认识对别人没有价值,所以写文章总喜欢引用,不但引用思想家、文学家的,也引用歌星的歌词。老师,你是不是觉得可笑?

师:适当地引用名家名言,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你引用的目的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见解,还是取代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是“以我为主”,还是使自己成为鹦鹉学舌的“他人之奴”。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是否相信自己的思想是有价值的。应该有这样的自信,这也是作为人的一个基本自信,“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可以说,人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他的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是否能够像人那样独立思考;也就是说,一切独立思考的成果,都是有价值的,即使幼稚,因为是属于你自己的,也就具有了他人的思考不能替代的独立价值。同学们,作为“思想者”,你和一切成年人,包括你们的父母、师长,都是平等的,你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理直气壮地高声说出:“我认为……”

这里所说的对“思想者”的自我及其价值的发现,也许是更为重要与根本的。

(三)发现社会

在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从根本上说,人是一个社会的动物,或者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存在于某种社会关系之中。引导学生感悟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的相连与沟通,从而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应该是我们的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这样的引导,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生命成长的特点: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由身边的“小社会”逐渐引向“大社会”的过程。

我们从初小开始,就要唤起孩子对“周围的人”的感觉:“你有没有发现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在妈妈抚摸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有没有觉得奶奶的唠叨里包含着对我们的希望?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爸爸沉默的时候比发火更可怕?你又能从爸爸的沉默里‘读’出什么?表弟表妹虽然不会说话,但你能从他们咿咿呀呀的比划中明白他们一举一动的意思吗……”孩子正是从这样的感觉中体味到一种爱,一种与他人息息相关的生命意识。由此出发,我们又引导学生以同样的爱去回报关爱自己的人;于是,就有了以《感谢》为题的单元设计:“今天,老师祝贺你们,因为你们十岁了。在十年的生命旅程中,是否有许多值得你说一声‘谢谢’的人?是父母?是老师?是朋友?是同学?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不久我们将组织一个十岁生日的庆典,请你们的家人、老师、亲朋好友出席。希望你在这个庆典上,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你心中的这份感激,好吗?”

初中阶段的孩子是最敏感的,但也容易陷入自恋自怜;这时候就特别需要引导他们关注更广大的世界,扩大他们的胸襟;这时候的作文教育,也应该引导他们扩大写作视野,从写自己,写学校、家庭“小社会”,逐渐扩展到对“大社会”的关注。于是,就有了一次关于“风声雨声”的谈话──

“你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你过早就参与的时代,它只需要你按照它的‘规矩’读好你的书就行了,学而优就能上重点中学、大学。于是,你的父母把你关进了这一间不能推开窗子的屋子,闭门读书不问窗外事。这样生活了十几年,你还以为小屋里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于是,在你的作文里,你睁大眼睛也只看见自己的影子,你竖起耳朵,也只听见自己逐渐失真的声音,你的情感走不出一己的世界,你的作文就始终‘大’不起来。

请你推开窗子,把头伸出窗外,听听外面的风声雨声──

你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呼唤声吗?

你听到了一片森林毁灭的痛苦的呻吟声吗?

你听到了一片农田被侵占的沉重叹息吗?

你听到了一幢大厦拔地而起的声音吗?

你听到了一条铁路向前延伸的欢笑吗?

你听到了社会变革的呐喊吗?

请在你的笔下倾注你的热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你是社会的一分子,你就有对社会表达你的见解的权利。这里没有禁区,没有‘红牌’,你可以大胆地自由地把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老师不一定同意你的观点,但一定会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要学会并善于表达:要有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要言之成理,有材料印证自己的观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有较好的表现形式,抒情,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皆因需要而行。

我们期待你的‘指点江山’的大气文章。”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教育学的问题:如前文所说,我们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强调要说自己的话,发出自己的真的声音(这一点我们在下文还会论及),这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在,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只要说出自己的话,就解决了一切问题吗?不,还有一个是怎样的“自己”的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还有一个对学生的自我生命境界的提升的问题。鲁迅曾批评某些作家,说他们“所感觉的范围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在这样的作家的作品里,往往“过于珍惜他有限的‘哀愁’”,“从率直的读者看来,就只见其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了”(《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不能说鲁迅批评的这些作者没有发出自己的真的声音,但由于他们“自己”的眼界和精神境界都过于“狭窄”,这样,他们发出的声音,就变成了“顾影自怜”。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警戒:在强调言说主体的独立自主时,不能陷入对自我的迷恋,那将是另一个精神误区。而如前所说,中学生由于其年龄的特点,本来就很容易陷入自恋自怜,如果我们引导不当,也会陷入教育误区。这就提醒我们,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立人”,真正的“独立自主写作”,绝不意味着仅仅回到所谓“自然人性”的自然流露,还需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视野高远,境界阔大,内心世界丰富的真正的人,这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到了高中阶段,我们更是鼓励学生“想大事,立大志,说大话”,即所谓“少年意气,慷慨文章”。在我们看来,喜欢思考“太”问题,包括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这正是青少年思维的一个特点。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事都敢想,什么话都敢说。正像当年青年毛泽东所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我们不说谁说?”“此时不狂,更待何时?”少年的可贵就在没有成见,能以新颖、独特视角来观察与思考,因而常会有超出常规的独特发现。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不可解的难题,没有不可探讨的奥秘,这种自信,这番志向,这样的探索与创造激情,是极其可贵,极应该加以保护的。从青少年起,就有一个高远的眼光与胸襟,培育一种大气度,一股沛然之气,这就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一个高起点,这无疑是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我们因此设计了关于“少年意气”,关于“思考大问题”,关于“崇高的境界”,关于“仁爱之心”……的话题。我们这样引导学生:‘要追求生命与写作的‘崇高’境界,那是一种完美的人性的回归,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完满结合,是充满高尚的激情并具有震撼力的生命运动,因而是照亮心灵深处的明灯,是虽不能至,也要心向往之的”;“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并把这种感情上升到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比如,战乱和灾难笼罩着非洲,那种遍地哀鸿,民不聊生的图景会使你想到什么?当你看到饥饿的儿童伸出干枯的手时,你能无动于衷么?”俄国诗人爱罗先柯说,“看见别个捉去被杀的事,在我,是比自己被杀更苦恼”,要有这样的大慈悲的博爱精神: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处在不自由、被奴役和贫困状态,就不能说我们自己的生命也是自由与幸福的。我们因此建议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注意你身边的贫弱的人,了解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写一篇调查报告,和同学交流;读几本反映中国底层社会真实情况的书(例如,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黄河边上的中国》等),结合你所看到或听到的中国社会情况,写一篇读书报告;搜集资料,编写本年度“世界灾荒灾难大事记”。同时告诉学生,“当你们以同情和慈悲之心去写作时,不要忘记‘平等’,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就应该特别懂得,即使是处在最困难的境地,人仍然有自尊,要尊重并保护那些贫弱的人们的尊严”;“还要提醒的是,你们所做的一切,应该出于无私的动机,就像是为亲人,为兄弟姐妹,这就没有必要炫耀,任何美好的情感一旦含有功利的目的,其实已经被玷污了—一要珍惜自己的美好的感情与心灵。”

(四)发现“大师”

这实际上是一个写作教育与阅读教育的结合的问题。关于“走进大师”的问题,我们已经谈得不少。这里要强调的是,大师对于正在学习中的中小学生,当然首先是一个精神的引导人,但同时也是学习写作的典范。这里也有一个教育学的问题:这些年我们比较强调创新,并有“创新作文”的提倡,这是针对当下写作中的人云亦云的平庸状态提出的启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作文创新应该是一个最终的目的或最后的结果,要达到创新,是需要学习与训练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就不能忽略“模仿”与“积累”这样的环节,这一点对于学习写作的中小学生是尤其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学生的写作应该从模仿开始,这就好像学写字要从“描红”开始,年龄越小的孩子的写作教育越要重视模仿,从初小入学到高中毕业,是一个以模仿为主到逐渐摆脱模仿,走向独立的创新写作的过程。──这些年不断有高考作文中的模仿问题的争论;在我看来,高考作文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在学校里所受语文教育训练的一个总结,一个最终体现,因此,它必须是学生的独立创造,这当然也有借鉴、影响,但已经经过了消化,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了,因此高考作文中的直接搬用应该是不允许的。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否认作文训练中的模仿:片面地强调创新,而否认模仿与积累,也同样会陷入教育的误区,这是我们要警戒的。

尽管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一直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愿意写”,以及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怎样写”的问题,对于学习写作的中小学生,“怎样写”的重要性,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这里也有一个如何教学生“怎样写”的问题。在我们看来,除了必要的写作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的介绍,以及相应的讪陈(造句,谋篇,为使学生掌握某种表现手段而进行的专门性练习,等等)之外,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揣摩范文的写法,从中学习“可以怎样写”。因此,我们在全书体例的设置上,规定:每一个单元的“个案”(虚拟情境中的相对完整的教学实录)里,要有范例解说与习作点评,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参考范文或书目”,在“拓展性的写作”提示里,也可以有相应的阅读建议。总之,在整个写作的指导中,范文借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环节。所谓“范文”,首先或主要是大师们的经典之作,同时也包括当代具有可示范性的佳作。学生(本校与外校)的习作也不可缺,它们往往因更适合学生的生活与写作实际而发挥经典不能代替的启示作用。这里还有一种发挥学生写作集体的作用的意义,推荐学生作文中的佳作对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会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效果,有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它往往构成我们所说的学生青少年时代的“神圣记忆”的一个灿烂的瞬间,这是我们每一个“过来人”都会有的经验。除了“应该怎么写”之外,还有一个“不应该那么写”的问题,按鲁迅的说法,这或许是更重要的。鲁迅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不很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鲁迅还引述了一位苏联作家的意见:“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从作者的“修改”中去学习写作,这是一个很有启示性的做法。在作文教学中,也应该抓住“修改”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己改,也可以采取学生相互改,特别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修改,一边改,一边议论“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是一种最容易见效的“不应该怎样写”与“应该怎样写”的教育。而这背后,也还隐含着一个教育理念,即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的批评的精神,要告诉学生:所有的文章(包括范文)都是有缺憾,是可以而且应该不断修改的,因而是可以质疑、批评的;更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与批评,不要把自己的思考、认识与表达凝固化,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校正与发展自己的思考与表达。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中小学的阅读教育是写作教育的基础,是为写作教育打底的。而写读书笔记则是二者的一个结合。因此,在我们的体系里,从小学到高中,都把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作为写作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应该让学生养成这样的“喜欢读,并且每读必写”的习惯。我们主张“开卷有益”,提倡一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随便翻翻”式的自主的自由阅读,因此,读书笔记的写法也是随意而自由,是由简单到复杂,更准确地说,是时而简单,时而复杂的;可以是佳句的摘录,书的内容提要,可以是零星的感想,由此而引发出的自由联想;可以因共鸣而写心得,借题发挥,也可以因意见不同而与作者辩驳;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长篇大论,写成鉴赏式的或研究性的文章,等等。因此,读书笔记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一种自由心灵的交流与抒写,其意义不只在写作本身,在“发现大师”的同时,也在发现与发展自己。

关于“发现”这一关键词,我们已经谈得够多了;但最后还要说一点:“发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重新发现”的概念,提倡“同题重写”,这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生命发展的阶梯上(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对一些基本的生命现象、命题(例如对于大自然,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不断地进行新的观察,新的思考,以求有新的发现与表达;或者以一种新的眼光去重新观察一些看来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现象,获得一种新的发现的喜悦与写作冲动。这里,同样也隐含着一种教育的理念,即是要使学生始终处在一个“发现”的状态中。在我们看来,永远保持“发现”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才会不断产生学习、探索的热情和冲动:这正是一切创造性的学习、研究与劳动的原动力。我们引用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与诗人林庚先生的话:“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并且对学生这样说—

一、

“这里所说的‘婴儿’状态,就是要保持婴儿那样的‘第一次’看世界的新奇感,用‘初次的眼光与心态’去观察,即使是早已熟悉的人和事物,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同学们不妨作一次试验:明天早上起来──美国作家梭罗在他的《瓦尔登湖》里说,人在‘休息了一天以后,人的灵魂,或者说人的感官吧,每天都重新精力弥漫一次’。因此,早晨醒来,都会有一种‘黎明的感觉’,驱使人去重新发现与追求一种‘崇高的生活’;那么,你就怀着这样的‘黎明的感觉’走在上学的路上,尽管你已经走了千百次,对路上的一切早已麻木得失去了感觉,那么,‘这一次’,你试着用新的眼光再看一看,你会因突然的发现而产生新的感动,把这种美好的新鲜感写下来,你甚至会觉得你的似乎已经厌倦了的重复的生活又有了新的开始。如果你每天都这样‘重新看一切’,你就会有古人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感觉,也就是进入了生命的‘新生’状态。长期保持下去,也就有了人们所说的‘赤子之心’,人类最具有创造性的大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其实都是一些赤子,永远的赤子。”

这样说来,中小学的写作教育如果能引导学生永远处于婴儿般的“发现”状态,那就不仅为学生的终身写作,也为其终身精神发展打好了一个“底”。

三、“写作状态”与师生的生命互动

使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写作状态中,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谓良好的写作状态,就是学生不仅感觉到有许多东西(感觉,感悟,故事,景观,形象,思想,看法……)要表达,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而且打开了表达的思路,对如何表达有了或者明确,或者朦陇的感觉,处在这样一种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中,写出文章就是“水到渠成”,用文学的语言说,是“从心底里自动而自然地涌出”,而不是被动地“逼”出来的。

但,学生一般不能自发地进入这样的状态,是需要教师的诱发与引导的。──当然,引导也是为了最终的不引导。

这就涉及教师在学生的写作中发挥什么作用,师生之间处于什么关系的问题。

常见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老师出题,学生应命作文,老师批改判分。在这样的模式里,学生自然是被动的,写作对于他当然谈不上是一个自觉的生命运动。而我们要强调的是,老师同样也是被动的:他仅仅是一个“考官”,学生写作与他自我的生命运动是毫无关系的。师生都处在被动地位,不仅是学生,连老师也进入不了状态,自然不会有我们所期待的积极而活跃的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如何走出这样的被动写作的困境?我们以为,还是要从改变观念入手,即是要把学校教育中的写作,看作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

这是我们在前文已经讨论过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本来就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欲望,这是学生愿意写作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作文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学生是倾诉者,教师则担当了倾听者的角色。──不可小看这样的“倾听者”,在我看来,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最匾缺的,学生中许多问题的发生,甚至包括某些恶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学生有话要说却找不到倾听者有关。但倾听者的角色并不好当。首先是学生愿不愿意向你倾诉,这里就有一个教师是否能取得学生的信任的问题。而这又是与教师以什么样姿态去面对学生直接相关。在我们看来,关键是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让孩子望而生畏的训导者、审判者的角色预设,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兄长,以至朋友的地仕,首先要相信学生(这是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的前提),对学生可能向你倾诉的一切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期待(想一想,一个孩子向你敞开心扉,你将面对一个你既熟悉又陌生的心灵世界,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并有一种理解的同情(要能够设身处地:“假如我也是这个学生……”),这样才会有轻松启然的倾诉气氛,才会有师生之间的真正平等的自愿的倾诉与倾听。

但如我们在前文一再强调的,学生的倾诉是需要教师启发的,这是教师必须担当的另一个角色。具体到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是教师要有参与写作的意识,把自己“摆进去”。曾经有过所谓“老师先下水”的倡导,记得早在1960年代,我在贵州某中专教语文时就作过这样的尝试。我想,我们对此不必作机械的理解,教师不一定每次都亲自执笔成文,但参与意识却是绝对必要的:既然是对话,就必然是双向的,要学生向老师敞开心扉,老师首先要向学生袒露自己的心灵世界,以自己的心声引发学生吐露的愿望,并且参与学生写作的酝酿过程。在本书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设计一些语文活动,如前文所介绍过的教学旅行(有的教师又称之为“文化学旅”),在活动过程中,师生面对同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或社会现象,共同观察,共同体验,共同讨论,分享感受与思考;同时,教师又作为一个组织者,组织与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中,每一个学生就会自然而主动地逐渐进入写作状态。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理想与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又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经常进行。因此,更常用的方式是课堂上的对话,通过师生的对谈和同学之间的讨论,相互启发,引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中发现写作材料,唤起他的形象记忆,诱发他的想象力……从而产生倾诉、吐露、描写、表达的欲望,进入写作状态。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体现在他的语言的启发性与暗示性,前提是教师主体的投入,教师是以自己的真诚的、有爱心的、充满幽默感的、平等的、亲切的语言,营造一种自由创造的气氛,设置一种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入其内,即所谓进入写作状态,而言干外,即以文字表达出来。有时候,教师还要善干等待,让学生有一个思考,寻找材料,酝酿,构思的过程。不同的学生产生写作冲动的缘由与时机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学生,面对不同的写作对象与要求,进入写作状态的途径与时机也不相同,因此,除了必要的等待之外,还有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我过去在教中专语文时,也曾做过这样的努力,即每一次作文,都选择几个学生作个别重点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进入写作状态的途径,并通过反复的修改,总结经验,进而把握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我还建立了学生写作档案,将学生每次写作的进步与问题都记录下来(现在有了电脑,应该说这样的写作档案是更有条件建立的),以使自己的指导更切合学生实际,并更有计划性与系统性,但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找到、发现自己”,而不是将学生强纳入某一既定的写作模式中。

实际上我们已经谈到了教师参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学生作文的评价。这里首先也依然是一个观念与姿态的问题:绝不能充当审判者,用自己的权力,扼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有的朋友提出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甚至是用“孩子的眼光”来理解和评价学生的写作,其用意都是在强调新的作文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写作的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这才可能有一个真正平等的关系。有的老师说得很好:“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作文,那里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这都是他的精神财富,即使是某些不足,甚至错误,如果引导得当,也会转化为一种财富。”教师的责任,正是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积极因素,包括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的发展的可能性,并且帮助学生将其提高为一种更为自觉的努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与内在精神上的问题,通过总结经验,转化为一种写作与精神财富。总之,作文评价绝不能压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应该使学生感受到“我表达了,我受到尊重,也使别人(首先是老师)受到启发”的乐趣,这就是所谓“享受写作”。同时,也因为某种写作的成功而增强自信;又因为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产生新的试验,新的创造的冲动,从而为下一次作文较快较好地进入写作状态奠定了基础,这就达到了一个作文写作的良性循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我们认为,应该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修改,二是总结,三是展示。而这三个方面,都不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而应该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修正与自我展示,自我总结,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相互修正、展示与总结。而这样的评价、修正、展示和总结的方式又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在本书中即有这样的设计:在学生进入初中之始,我们就告诉他们:“初中三年,从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是人生成长最快的三年。从外形到内心,你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中将发生很多很多你从未经历的事,产生很多很多你从未感受过的感觉。而且过了这个时期,你也许再也不会有这种经历,更不会有那种感觉了。这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你可千万要把它保存下来,珍藏起来,这将影响你的一生。”因此建议学生,从现在起,就下定决心,做一个有心人,在初中三年,把这些点点滴滴的经历、感受,都写下来,并保留、收集起来,准备三年后也像作家叔叔一样,编成一本自己的文章的集子,并且现在就先取好一个名字,例如《卵石集》《丑小鸭》之类,甚至预先写一篇序言,写下自己现在的心情、未来三年的打算。—一可以想见,这样的颇有诱惑性与想象力的建议本身就会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到初中第三册“尾声”,我们又建议学生“盘点你的金子”,“你可以对三年写的文章稍作修改,但主要是改错别字、病句等,不宜动大手术,以免失去当年的原汁原味。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不必‘悔其少作’,即使是‘出屁股,衔指头’,也是十分真实、可爱的”,“在编辑中,你可以按时间先后排列,便于显示自己在写作园地的耕耘足迹;也可按作品体裁排列或按内容分类,便于进行自我比较。还可以有另外的编辑法,这都由你自己做主”,“你还记得当年写的序言吗?再拿出来自己读一读,你一定会感慨万千的。你现在可以为自己的文集写‘序二’了,就对自己三年的写作与精神历程作一个自我总结吧,还可以写写对未来的自己的发展的展望”,“至于文集的名字,可以保留原来的设想,也可以根据你现在的想法,重新改定”。—一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总结中长大了。作文教学正是从一个方面促成并记录了这样的成长,这大概也是其意义所在吧。

四、中小学作文的三个阶段

《新语文读本》写作卷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写作与生长发育、精神成长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相互关联,力求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有机整体。为更鲜明地体现这样的学校写作教育的阶梯性及其内在联系,我们提出了“儿童趣味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的概念。

周作人说过,“儿童学上的许多事项,可以借了人类学上的事项来说明”,我们由此得到某种启示:学生从“童年一少年一青年”,以及相应的“初小一高小一初中一高中”的写作,与人类从“原始一现代”的写作的发展程序是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的。而我们知道,人类的原初表达有三个特点:一是口头的,二是群体性的,三是将音乐、绘画、舞蹈与文学(诗歌,戏剧)混融为一体,是游戏性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才逐渐产生书面的表达,个体性的表达,以及文学(从诗歌、戏剧开始,发展为各种文类)的独立表达,这是一个逐渐分离(书面从口头中分离,个体从群体中分离,文学从音乐、舞蹈、绘画中分离,意义从游戏中分离),而又保留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过程。在我看来,我们的中小学写作教育正是应该循着这样的发展程序来安排,以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

因此,小学阶段,特别是初小阶段的写作教育必须强调三个原则,一是写作先于阅读,口头写作先于书面写作,即先说再写,在说的基础上写,有的教师主张把学生的最初写作称为“写话”,这是有道理的。因此,这一阶段的写作要尽量保留儿童口语中的“小儿的的语言”(周作人语),而千万不要用成人的语言来规范儿童的写作。二是群体性,要把教学群体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让写作教育在学生的七嘴八舌中进行,在集体的活动中进行。三是将写作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恢复类似原始人的音乐、舞蹈、绘画、诗歌的混融状态,即引导学生边唱、边画、边跳、边说、边写,在游戏中学习写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突出趣味性,以及对学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力的开发,想象力的开发,要鼓励学生荒诞的、怪异的、虚幻的、非现实的想象,即所谓“小孩之诳语”,发展儿童思维与原始思维。从初小到高小,书面写作、个人写作的成分自然会逐渐加强,也会逐渐与音乐、舞蹈、绘画分离,但回头写作与群体作用仍应占重要地位,音乐、绘画,以至舞蹈的教育手段的运用仍不可忽视,尤其是游戏性、趣味性,以及五官的开发,想象力的开发,更应该成为整个小学作文教育的重点与主要特色。在我看来,不必给小学作文教育以过多过重的任务,它如果能够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有趣的事,因而愿意写、喜欢写,并且初步养成写作的习惯(包括前文所说的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的习惯,也包括正确地书写,写完以后要多看几遍,作认真修改……这一类的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一开始就立下这样的“规矩”,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会有好的影响),学会一些简单的表达方式,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初中阶段无论是学生生长发育、精神发展,还是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前面所说的“分离”,应主要在这一阶段完成,也就是说,初中阶段的写作,应该是以书面的,学生个体的独立写作为主的写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口语表达的讪陈,以及完全忽视学生群体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是要贯穿整个学校写作教育的全过程的;但与小学教育相比,这样的向书面表达与个体表达的倾斜是必要的。这里最关键的是要唤起学生的自觉的自我表达意识,具体的说,应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两个基本的写作观念,即“是自己要写,而不是他人要自己写”,“是为自己写,而不是为他人写”。这就是说,是真正发自自己内心的,是出干自我生命发展需要的,自觉、自主的写作,即所谓“率性写作”,而不是被控制的,迎合的,被动的,失去自我主体性的写作。应该说,初中学生还没有完全独立,自身思想、情感与心理都不成熟,是很容易被控制,受影响,落入“迎合写作”的陷讲。所谓“迎合”,可以是迎合他者(家长,老师,考官……)的意志和社会主流文化,因而说大话,套话,空话,废话,假话,也可以是迎合社会流行文化,或陷入各种“伪写作”(伪伤感,伪抒情,伪天真,伪深沉,甚至伪叛逆),或陷入消解一切的调侃与“寻开心”。—一这里,顺便还要提及,不可忽视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化与网络写作对学生精神发展与写作的影响,这是网络时代所产生的新的写作教育课题,值得重视。回到初中阶段的“率性写作”这一话题上来,我们还想强调一点:鲁迅的两段话是特别具有针对性与指导意义的,这就是:“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无声的中国》);“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一这确实是“作文秘诀”。

其次,还要强调“正确,准确地表达自己”。这对于初中阶段也许是格外重要的。我们在前面谈到了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的分离,但又不失去其联系,这应该是初中写作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鲁迅谈到“做文章”时,提出了一个“大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的原则,并引用高尔基的话,说“大众语是毛坯,加了工的是文学”(《做文章》);我想,学生作文也是这样,口语是毛坯,书面语言就需要加工,并且有一定的规范。在初中阶段就需要进行语言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做”文章的方法,而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准确地表达自己”,因此,其本身就是“率性写作”中的应有之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写作的“基本功”的训练,即字、词、句、谋篇布局的训练。我曾多次说过,在教育改革中,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写(少写)错别字、词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否则就是失职—一这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是尤其重要的。按我们的设想,在初中阶段就应该解决这些语言与写作的基本规范问题,这就能够为学生继续升学或直接参加社会劳动奠定了一个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

谈到教学生“做”文章的方法,已经涉及率性写作的第三个方面的要求,即“有创意地表达自己”。通俗地说,就是不但要真实、真诚启然地表达自己,还要表达得好,表达得有力量,有创造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与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样一些基本的表现手段,以及必要的写作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初中阶段要特别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阅读教育与写作教育的结合,这都是打基础的工作。

到高中阶段,我们提出了“公民自由写作”这样的概念。“公民”概念的强调,不仅是因为高中的学生将要或已经成为公民,而是要培育学生自觉的公民意识。我们认为,这无论对学生的“做人”,还是“作文”,都会带来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意义同样重大而深远。从写作教育的角度说,就是要使学生自觉意识到,写作是他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自由地写作,是一个自由而独立的公民的权利,是人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不容侵犯的;我们由此而教育学生:既要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的写作权利与尊严,也要尊重并捍卫他人的写作权利,特别是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更要如此,即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要用生命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条现代民主观念的基本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屈服于权势,不放弃自己的自由表达的权力,同时也要警惕,不以自己的意见定是非,任何时候都不能侵犯他人说话、写作的权利。另一方面,写作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与责任。这就是说,我们的写作,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也是向社会发言,提出自己的批判性、建设性的意见,尽到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因此而教育学生: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从事写作。我们告诉学生:“绝不允许用自己的文章砧污人类的文明。”我们郑重其事地对学生这样说:“你知道自己手上的笔有多重吗?看一看前人留下的那些浸着血泪的爱国诗篇,秉笔直书的史传,凝然正气传之子孙的血书,与旧世界决裂的宣言,无一不是出于高尚的责任与真挚的情感。还记得林觉民的《与妻书》吗?读过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吗?还有一本写经济学家顾准生平的书,副题极有震撼力:‘拆下肋骨当火把’……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带着锁链的囚徒,可是他们在精神上是最早挣断锁链的人!”自由写作的前提是自己要做一个精神上摆脱了一切有形无形的束缚的自由的人:“立人”始终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具体操作层面,我们强调,高中阶段的写作教育,除了应继续注意学生写作基本能力的训练,并逐步引向综合性的训练(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功没有过关,就更应补课)之外,应给学生写作的自由选择与自由发挥以更大的空间,并引导学生追求思想的高度与深度,以及独立批判的意识和能力;特别要鼓励创造性思维,非常规的,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的写作构想,不断地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知道:“原夹作文也可以这样写”;同时更要注意和鼓励个性化的写作,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潜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写作之路,要善于发现那些更具有写作天赋的孩子(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不要低估中小学生的学习与运用母语的能力与创造力,而且现在也确实陆续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巨大写作潜力的学生,这应该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值得珍惜),并加以正确地引导—一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捧杀”与“骂杀”,应该让这些孩子在正常的情况下健康地成长,这需要一种良好的学校、家庭与社会氛围,这是要我们去努力营造的,这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如何营造一个相对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得以自由地成长,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由的写作,这是一个更大的教育问题;而我们只能在中小学语文写作教育这个有限的范围内做出有限的努力。

毋庸讳言,我们以上的讨论,都是“理想状态下的写作教育”。对此,我们有以下认识:这种理想状态与现实的中、小学写作教育的距离是明显的;但它也并非没有基础:我们实际上是在许多教师(其中有许多就是写作卷的编写者)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作了一定的提升,并且期待着将来能够对第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有更多的汲取,并得到更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朋友的帮助,使我们的写作卷更切合教学实际,同时也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化,现在的写作卷也只是一个“初步呈现”。一切都在实验的过程中,无论是《新语文读本》写作卷的编写,还是我们在编写中所形成的理念,都有待实践的检验,并期待得到中小学界的同行,以及一切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朋友的批评指正。

《教师之友》2003年第2期

对话与发现──中小学写作教育断想对话与发现──中小学写作教育断想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学生公益活动策划书

上一篇:

纪念建党89周年暨表彰大会筹备工作方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