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小学校优化教育配置的工作方案

2019-02-10 21:01:36浏览:44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理顺体制、科学规划、改革创新,推进市区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理顺体制、科学规划、改革创新,推进市区教育事业优先、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市区中小学办学水平,提升市区龙头地位,改善市区人居生活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

二、整体目标

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用5年左右的时间。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市区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均衡化和教育优质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三、基本原则

部门协作;市区一体,政府统筹。整体联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财政为主,多元投入。

四、工作任务

(一)科学编制规划。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务实可行、适度超前”原则。开展并完成市区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征求市区群众、教师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布局调整规划进行评审,向社会公示,并报市政府批准颁布实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权威性。

(二)理顺管理体制。改革市区学校办学体制。科学高效”原则,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完成市直、区、经济开发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教育合力。同时,理顺启黄中学和外国语学校的办学体制。

(三)优化学校布局。科学编制学校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学、市实验小学、市实验幼儿园、考棚街小学、区实验小学和区实验二小等资源整合力度,优化学校布局,解决老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和交通拥堵问题,初步实现市区教育均衡发展。

(四)做好新城预控。根据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做好新城区特别是城东新区学校远期预控和建设工作,加强教育用地预留控制,使城区各类教育设施布点科学合理。启动新区新建学校的筹备和建设工程,使新建学校起步快、起点高、环境优。

(五)改造薄弱学校。加大对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的改造力度。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消除D级危房,使市区学校全面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

(六)合理定额定编。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解决学校规模超负荷和班额严重超标等问题;按政策规定和学校运行要求重新核定市区学校教师编制,落实教师员额;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流动机制,实现市区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

五、实施步骤

(一)启动市、区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资源优化工作。

1完成并颁布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

2完成启黄中学、外校办学体制改革;

3启动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

4完成城区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

5建立教师补充流动机制;

6启动区属学校和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7启动老城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

做好城东新区教育用地预留规划;8根据城东新区规划。

9启动并部分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完成市区部分学校的整合工作。

1完成区属学校和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2完成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

3完成老城区部分学校的整合;

4加大迁建学校的建设力度;

5基本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

6启动城东新区新建学校的筹建工作;

7加大教师交流、互派力度。

(三)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实现市区学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1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

2完成市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

3基本完成城东新区新建学校建设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工作机制,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成员单位职责附后。

(二)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列支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二是加大教育“两费”征收管理力度并优先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建设项目和资金。四是加强教育资源整合置换管理,将置换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并在土地置换、安置补偿、规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五是争取社会资金参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

(三)及时督办验收。市政府加大对议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办力度。定期向市人大报告议案的办理情况。制定议案项目验收办法,组织力量对议案项目进行验收,做到完成一个,及时验收一个。项目验收按照自下而上、分级管理的原则,由项目建设(承办)单位逐级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议案实施期届满后,市政府将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并邀请市人大及部分人大代表,对议案办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英文版年会邀请函

上一篇:

大学班级秋游策划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