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公务员礼仪修养之语言礼仪规范19

2019-01-26 15:45:43浏览:58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网络礼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脑应用的普及,网络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国,网络已逐渐成为基

网络礼仪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脑应用的普及,网络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国,网络已逐渐成为基层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所使用的一种高效便捷的基本工具。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现代化与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

所谓网络,就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各用户之间能通过电子邮件、数据库和其他共享方式得到更好的通讯与交流。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两大类,人们熟知的因特网就属于广域网。

网络本质上是一种无形的联系,是不同的电脑用户进行信息共享、通讯与交流的渠道。任何人在使用网络的时候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对网络的使用。因此,人们在使用网络时必须遵守一定的网络规则。这些网络规则,就是网络礼仪。

基层公务员在利用网络执行公务时,同样要遵守网络礼仪。这里所说的网络礼仪除了大家应当普遍遵守的规则惯例外,还包括基层公务员因其特定身份而必须遵循的特殊网络礼仪。一般而言,基层公务员应当遵守下述规则。

一、特殊的规则

鉴于自身的特定身份,基层公务员在上网时除应当遵守一些众所周知的基本规则外,还应严格遵循以下三条特殊的规则。

(一)公私分明

国家行政机关的电脑是办公的工具,因此基层公务员在平时使用网络时必须明确自己的上网目的,做到公私分明,不可利用工作之便为个人私利服务。其基本要求是要遵守“公款公用”和“因公上网”这两项基本原则。

1.公款公用。基层公务员不准利用公款,以公务之名购买个人电脑、软件或支付因私上网的费用。给基层公务员配备手提电脑,应当严格按规定行事,不得浪费国家财产。不准借办公条件现代化之机和提高个人业务水平之名,利用公款参加各种电脑知识、技能培训。

2.因公上网。基层公务员不准占用公家电脑私人使用,为个人谋利,如收发私人电子邮件,玩网络游戏,进行“网上约会”等。尤其不得在闲暇时间,利用单位配给的手提电脑进行娱乐或做其他任何与公务无关的事。

在实际工作中,违背上述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类似的做法不仅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财产,而且使公用电脑和网络无法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基层公务员因迷恋于网上的“私人作业”,往往会大大降低其工作效率。

(二)控制时间

基层公务员在利用网络执行公务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做到择时上网,适度上网。

1.择时上网。由于在现有条件下,各级行政机关使用网络往往会占用电话线路,而电话是目前各级机关最常用的对外联络工具,因此基层公务员必须对上网时机的选择明确把握,如果时机不当,例如在平时电话联络繁忙的时段上网,就会妨碍本单位的对外交流,不仅是对他人的不敬,而且会影响公务的正常办理。

2.适度上网。各级行政机关使用网络办公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但如果基层公务员长时间使用网络,甚至不分昼夜地上网,就会使本单位承担较重的上网费用负担,增加行政开支,而且同样有可能造成本单位与外界联系的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各级行政机关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对上网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划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作为本单位在工作日的统一上网时间,并将此作为一项工作制度确定下来,通知与本单位有联系的其他单位,请求予以配合。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只能利用这段时间上网办公,其余时间则务必保持电话线路的畅通无阻。

另外,许多公务员上网办公时间过长是因为其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过关。因此,基层公务员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操作能力,从而缩短用时,提高效率。

(三)确保安全

基层公务员因其工作的需要,往往掌握着一些国家机密。基层公务员在使用网络这种极易广泛、迅速传递消息的交际工具时,必须谨慎言行,切不可掉以轻心、泄露机密。

1.严守秘密。基层公务员在上网时要注意严格保守国家机密,不可把国家机密当成自己炫耀的资本加以传播,尽量避免在网上谈及与自己所知机密相关的话题,更不可借网络这种高效的传播渠道故意泄密。配有手提电脑的基层公务员应当谨慎保管电脑,不得随意将电脑借给他人使用,以免电脑中的机密材料外泄。为防万一,基层公务员应对重要的资料采取严格的加密措施。

2.防范“黑客”。基层公务员要防止“黑客”入侵。所谓“黑客”,即指采用非法手段侵入网络服务器的人。“黑客”往往凭借其高超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操作技术进入重要机构的服务器,或偷窥机密,或擅改程序,造成网络混乱,并借机谋利,进行高科技犯罪。近年来,我国已发生多起“黑客”入侵事件。

基层公务员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较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又往往掌握着本单位、本部门的一些关键性网络材料,如果运用不当,或目的不纯,很容易步“黑客”后尘,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损失。基层公务员必须正确运用网络技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不能充当“黑客”,同时又必须防范“黑客”,确保国家机密的安全。

二、具体的要求

除了上述与其身份相应的规则外,基层公务员在使用网络时还必须对一系列网上漫游的基本规则予以充分的认识和严格的遵守。

在这些规则中,有的涉及网络使用操作的具体步骤、程序、方法等,是关于“必须怎样”的网络“法律”问题,如不遵守,就无法正常使用网络;有的则涉及到“应该怎样”一类的网络“道德”问题。这些规则虽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但仍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对这些“道德性”规则的遵守,将有助于自身形象的维护。

下面就以收发邮件和查阅资讯这两项公务员最常用的操作方式为例,对使用网络的一般性规则予以阐述。

(一)收发邮件

电子邮件,即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用户之间传递的各种信息。电子邮件是迄今为止最为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之一。

收发电子邮件是基层公务员利用网络办公最常见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在收发电子邮件的不同阶段,基层公务员都务必要遵循一定之规。

1.撰写与发送。电子邮件的撰写与发送皆有一定之规。

一是为节约国家财产,在撰写电子邮件时,尤其是在撰写多个邮件时,应先在脱机状态下撰写,并将其保存于发件箱中。然后在准备发送时再连结网络,一次性发送。

二是所撰写的必须是公务邮件,不可损公肥私,将单位邮箱用作私人联系途径之用,不得将单位邮箱地址告诉亲朋好友。

三是在地址板块上撰写时,应准确无误地键入对方的邮箱地址,并应简短地写上邮件主题,以使对方对所收到的信息先有所了解。

四是在消息板块上撰写时,应遵照普通信件或公文所用的格式和规则。邮件篇幅不可过长,以便收件人阅读。

五是邮件用语要礼貌规范,以示对对方的尊重。撰写英文邮件时不可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否则就像是发件人对收件人盛气凌人的高声叫喊。

六是不可随便发送无聊、无用的垃圾邮件,无端增加网络的拥挤程度。

七是要保守国家机密,不可发送涉及机密内容的邮件,不得将单位邮箱的密码转告他人。

2.接收与回复。接收与回复电子邮件时,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应当定期打开收件箱,查看有无新邮件,以免遗漏或耽误重要邮件的阅读和回复。

二是应当及时回复公务邮件。一般应在收件当天予以回复,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交流和工作的顺利开展。若涉及较难处理的问题,则可先电告发件人业已收到邮件,再择时另发邮件予以具体回复。

三是若由于因公出差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及时打开收件箱查阅和回复时,应迅速补办具体事宜,尽快回复,并向对方致歉。

3.保存与删除。基层公务员应当注意电子邮件的保存与删除。

一是要定期整理收件箱,对不同邮件分别予以保存和删除,不可使邮箱过于拥挤。

二是对需要保存的邮件,应当复制成其他形式,更为安全地保留下来。既可复制在硬盘或软盘上,也可打印成稿,与公文归为一类。

三是要及时清理删除与公务无关的垃圾邮件,或已无实际价值的公务邮件,以及已被复制的其他公务文件。

(二)查阅资讯

出于工作需要,基层公务员往往会上网查阅一些重要的新闻或资料。一般而言,这些资讯的查阅通过新闻网和万维网两种途径进行。查阅资讯也有一定之规。

1.作好准备。基层公务员在上网前,对于自己要查找的内容和要登陆的网站应有大致的了解,并提前做好记录、下载或打印的准备。目标明确后,上网时就能直奔主题,不至于在网上漫无目标地临时查找。

2.提高效率。在网上查阅资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基层公务员应当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办公效率,节约费用。对于所需要的资料可及时下载,不宜在网上长时间浏览。

3.独善其身。在网上经常会有一些虚假的消息广泛传播,甚至有非法的内容大肆其道。基层公务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辨识能力,不要轻信他人所言,更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论,甚至主动发布假消息以致谬种流传。

4.文明交流。在网上与人交流时,应确保用语的规范和文明,不得使用攻击性、侮辱性语言。另外,电脑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基层公务员应当对其加以了解。例如表情符: :)?表示微笑;:(表示皱眉;?:|?表示冷漠;:d表示大笑。又如缩略语:btw:顺便说一句;fyi:仅供参考;otoh:另一方面;imho:据我愚见。

对于上述语言符号,应当谨慎使用,以免对方不解进而导致交流受阻。基层公务员则应对此熟练掌握,以便理解他人所言。

5.言语有度。为维护自身形象和各级行政机关的形象,基层公务员切不可以单位或部门名义在网上任意发表个人对新闻时事的看法,尤其不能发布假消息或泄露国家机密。另外,不得在网上做生意和招揽客户。

除了收发邮件和查阅资讯外,互联网还能为人们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如网上交谈、网上购物、电子公告板等。基层公务员虽不得在工作时间享用这些私人服务项目,但完全可在闲暇时间,在家或其他场合接触这些内容,而且同样应当遵守其一定之规。例如进入聊天室前应先打招呼,不宜频繁更换别名,玩网络游戏时不得以各种方式作弊等。事实上,人们在社交场合的一些行为准则也适用于网上交流。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

上一篇:

拜访文化 得体的道别礼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