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几点思考

2019-02-11 22:47:30浏览:93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几点思考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二十一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未成年人是指未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几点思考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二十一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年轻一代的素质如何,将决定中华民族新世纪的前途和命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长都十分关心。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进行教育,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并强调:“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教育都要进行这一教育。”去年2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再一次昭示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家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并把其提到重要位置。我们来分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揭示现阶段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演变轨道和严重危害,宣传我国预防和惩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宣传保护青少年和青少年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使全社会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使广大青少年接受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的和自我保护、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目的。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近年,全国法院判处青少年犯罪类型比例中,以抢劫、盗窃为最高。从我国青少年犯罪身份比例中来看,农村青少年所占比例最高。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一是违法犯罪呈低龄趋势。90年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1991年至1998年,14岁以下的少年违法犯罪增加0.6个百分点。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师生情是青少年感情世界中重要组成部分,然而,12岁的初中一年级学生韩某,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班主任黄某的严肃批评和责罚,逐怀恨在心,萌生报复念头。1991年9月12日,韩某采取欺骗手段将黄老师骗至公共浴室折磨致死。案件侦破了,但少年作案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沉重的。二是违法犯罪突发性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生理发育快,心理状态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冲动,遇到某种偶然事件的诱导和激发等情况,往往缺乏思考,不顾后果,违法犯罪。我们来看一个案例。18岁的孙开宝与卢某是邻居,1995年2月3日,孙的妹妹在楼道炒菜时,因卢某之妻吐了口痰,而引发口角,继而撕打,孙从屋内拿刀,将卢某和卢妻弟分别捅死。孙被判处死刑。三是团伙犯罪严重。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中常见的犯罪方式,占青少年犯罪的70左右。近些年,青少年团伙犯罪出现了人数上升、活动地域扩大、组织日趋严密及受境外黑社会势力渗透和操作的新情况。在我们板桥中心小学就有一些学生,经常伙在一起,干一些违法乱纪事情。20xx年4月1日下午,三年级组的秦某、石某、薛某、时某等4人从游戏机房出来后,撬开供销社仓库门,潜入房里偷窃自行车2辆、钢笔、收音机等价值千元的物品,后被派出所传讯处理。小小年纪,屡次偷盗,着实要让我们引以为戒。四是暴力犯罪突出。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暴力犯罪日渐增多。有的甚至泯灭天良,残杀亲人。暴力犯罪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母子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而这位16岁的陈某,因迷恋电子游戏机偷家里钱,母亲发现后严加管教,致其离家出走,后交坏人,随萌生杀母之念。1997年4月14日中午,陈在家中将其母亲勒死,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1、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错误的婚恋观,继而导致违法犯罪。2、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毒害着人们的思想,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严重诱发着青少年犯罪。如黄色、暴力、恐怖影视、书刊等导致犯罪。3、娱乐场所不健康因素导致犯罪。4、不良社会交往导致犯罪。某省少年乒乓球单打亚军李某,因父母离婚,渐渐无心学习,离开学校,受不良朋友的影响,而吸毒,8年来吸掉了70多万元。学校因素的影响:1、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2、对“双差生”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3、学校周边不良环境诱发犯罪。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生活、学习、成长的摇篮,是青少年接触最早的社会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有着耳濡日染的影响,如果青少年失去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容易滑向犯罪的深渊。1997年9月,某市摧毁了一个平均年龄为14岁的15人犯罪团伙,其中12人来自单亲家庭。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并受到社会上坏人的唆使,走上犯罪道路。个人因素的影响:1、认识能力差,不辩是非。2、逆反心理强,情绪偏激。3、自控能力弱,易受诱惑。4、道德水平低,行为失范。5、法制观念谈,以身试法。中学生刘某将同学孙某打成重伤,只因怕负担医疗费,竟然认为打死比打伤合算。于是将孙某活活打死,把尸体掩埋后逃离现场。以上这些因素和案例,警示我们在净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应及时矫治青少年心理上的缺陷,加强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四、我国惩处青少年违法犯罪规定(一)我国刑法对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对于《刑法》规定的八种重罪必须负刑事责任。这八种罪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三)已满16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措施(一)社会预防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道德教育,培养世纪新人。2、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增进身心健康。板桥小学创办了少年警校,对青少年开展安全守纪知识教育,配备法制副校长,利用人利资源开展法制教育。3、提供健康精神产品,净化文化娱乐场所。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告别“三室一厅”,即:电子游戏室、录像放映室、台球室和歌舞厅。4、创建“青少年维权岗”等,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二)学校预防1、适应时代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净化教书育人环境。3、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三)家庭预防1、提高家长素质,改进教育方法。创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习教育理论、家教方法,促进家庭和睦,减少家庭破裂。2、加强代际交流,缩小代际差异。3、引导子女慎重交友,增强自立意识。4、注重子女品德教育,增强道德法制观念。(四)自我预防一是自我教育,力行十戒1、戒娇(1)积极参加劳动,养成劳动习惯。(2)敢于正视挫折,提高耐性能力。2、戒奢(1)树立勤劳致富思想,养成节俭习惯。(2)参与家庭理财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3、戒惰(1)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2)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勤奋实干。4、戒骄。(1)虚心好学,不耻下问。(2)谦虚谨慎,积极进取。5、戒贪。(1)培养正确消费观、抵制畸形消费。(2)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合法权益。6、戒散。(1)树立纪律、法制观念,确保规范。(2)制定学习,生活规划,养成规律。7、戒假。(1)诚实守信,实事求是。(2)珍惜荣誉,摒弃虚荣。8、戒妒。(1)树立信心,赶超他人。(2)主动交流,抒发感情。9、戒黄。(1)学习青春期知识,提高免疫力。(2)接受性道德教育,增强抗腐力。10、戒毒。(1)了解毒品性质和危害,提高禁毒意识。(2)克服不健康心理,培养健全人格。二是自我规范,防微杜渐青少年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应自觉抵制有害健康成长的行为,做到“十不”:1、不吸烟、酗酒。2、不打架斗殴,辱骂他人。3、不携带管制刀具4、不强行索要财物。5、不早恋。6、不旷课、夜不归宿。7、不偷窃、故意毁坏财物。8、不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9、不参看色情、淫秽读物、音像制品等物品。10、不做其他危害自身、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三是自我预防,预防被害青少年应该发挥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动作用,积极预防被害,保证健康成长,几种常见的自我防范类型是:钱包保管、拎包保管、自行车存放、家中安全、防抢劫、防骚扰、防奸淫、防拐骗。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防范知识,预防被害,也是广大青少年必备常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关于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模式的调研报告

上一篇:

工程建设爆破安全管理规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