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功能、强化辐射带动为重点,加强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摘自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东风俊风、湖北鸿泰阳、雅致、九州等四大新能源整车项目扎堆襄阳。古襄阳,阔步迈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全球排名前20位的海运公司相继入驻宜昌云池。新宜昌,全力冲刺现代物流区域中心城市。
襄阳、宜昌,湖北转型发展的两翼。
两翼齐飞,湖北升腾。
“支持襄阳加快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支持宜昌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省党代会清晰地勾勒出“两副”发展新坐标。
肩负新使命,承载新期望,“两副”重启新征程。
争相进位,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2011年,我省启动实施‘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省发改委副主任章新平说,实施这一战略旨在以襄阳带动鄂西北,以宜昌带动鄂西南,以武汉辐射“1+8城市圈”,形成全省更加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6年来,襄阳、宜昌你追我赶,争相进位。
襄阳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双双突破2000亿元大关,装备制造业突破千亿元大关;宜昌以每年新增一个千亿产业的“加速度”,涌现出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五大千亿产业。
2017年,襄阳、宜昌GDP双双突破3600亿元;全国百强城市排名,自2010年双双进位20多名;两市占全省GDP比重由2010年的19.5%提高到2017年的23%。
“两副”崛起,与“一主”鼎足发展,湖北步入区域协调发展新境界。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启湖北新征程。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湖北需要更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中心带动、多极发展、协同并进的局面。
武汉大学教授邹薇将其解读为:“统筹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以武汉为龙头,襄阳、宜昌为两翼,一批‘小虎队’城市龙腾虎跃局面。”
强化中心带动,省党代会赋予“两副”新的历史使命。襄阳目标直指“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宜昌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两翼”奋飞,带动鄂西北、鄂西南协调发展。
使命在肩,机遇与挑战并存
提升“两副”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省党代会报告明确了三大重点: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功能,强化辐射带动。
章新平解读说,襄阳、宜昌既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根据中心城市增长极理论,区域中心城市应具备较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只有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城市功能,中心城市才能吸引要素聚集,通过向外辐射产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襄阳、宜昌目前以加速聚集为主,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章新平说,完成省党代会赋予的新使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两地面临严峻挑战,更存难得机遇与优势。
看挑战。发展不够仍是“两副”最大的实际。去年,襄阳、宜昌的GDP不到武汉的1/3。
“两副”转型升级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产业结构不优,传统产业比重偏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支撑不足,等等。”
论机遇。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湖北自贸区建设纵深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加快实施,给襄阳、宜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撑力。
说优势。“两副”交通区位得天独厚。襄阳自古“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如今铁路纵横,高铁即将开通;宜昌“承东启西”坐拥长江水运之利,成为连接武汉与重庆等西南城市的枢纽。“两副”产业基础雄厚。襄阳汽车、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宜昌五大千亿产业之后,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文化创意等产业正阔步向千亿产业迈进。
转型升级,昂起区域发展龙头
新征程,新使命,如何做出更大的新作为?
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我们将着力提升产业支撑力、城市竞争力、创新驱动力、生态承载力,让宜昌实力更强、能级更大、环境更优、形象更美。”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说。
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宜昌计划再培育五大千亿产业,到2020年5个产业产值过2000亿元,5个产业产值过1000亿元。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黄金水道,宜昌将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湖北自贸试验区宜昌片区、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物流新通道建设;对接“汉新欧”“渝新欧”,形成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建设鄂西渝东国际贸易中转中心。
培育绿色发展新优势。宜昌将厚植“诗歌之城”“钢琴之城”“读书之城”现代文化新优势,推进“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供给,让秀美宜昌更有个性更有质感。
“我们将全面提升襄阳在汉江流域城市中的首位度,实现由数量差向层级差跃升、比较优势向绝对优势转变、单项领先向全面领先跨越。”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说。
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襄阳将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县域经济发展密集区。
“我们将持续推进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发展工程,经过几年努力,形成10个左右产值过百亿的企业、5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擦亮襄阳制造,打响襄阳服务。”
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将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塑现代化“七省通衢”雄风;构建区域性经济、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六大中心;“九水润城”“蓝天碧水”等绿色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加快建设东津新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探索自贸区“内外联动”,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汉江流域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