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关于大庄民间家训对联匾的解读

2019-02-14 22:17:50浏览:46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十多年前,作者从大庄收存了一副拱瓦型、回纹头、红底金字的老对联匾,上联为德能益寿年增大耄庆萱堂,下联是:勤可持家业创小康

十多年前,作者从大庄收存了一副拱瓦型、回纹头、红底金字的老对联匾,上联为“德能益寿年增大耄庆萱堂”,下联是:“勤可持家业创小康钦梓里”。

仔细品读,对联哲理精深,具有家训的教育意义,核心内容讲“德”和“勤”,大意是道德修养好能益年增寿,德高望众,光宗耀祖;勤奋努力可家业有成,生活富裕,乡里钦佩赞赏。

对联阐述了德与寿,勤与富的因果关系,有德才有寿,有勤才有富。德高受人尊重,勤奋令人敬佩。重德善勤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华,为人之道的体现,也是社会公认的正统标准。

作者从大庄收存的对联

古往今来,人们都崇尚德与勤,历来都倡导和引用。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讲为人,勤讲故事。“小康”之说老祖先也早有论述:谓之家庭经济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历代古人多把德与勤的要求用之于个人和家庭,可算是一种家训,我所展现的这幅对联仅是一个例证。

在建设和谐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倡导德与勤除了对个人和家庭外,更着重于更大范围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核心在于倡导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倡导勤劳致富,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全国人民半个世纪的奋斗目标。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达到小康目标必须德为先,勤为径。没有德,社会不可能和谐,没有勤,小康目标就会落空。德和勤关系到每个人,关系到整个社会。人人都从我做起,重德善勤,修其心,施之行,我们的今天会很幸福,明天会更美好。

本文摘自开远市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孔子书与周公梦

上一篇:

孔子生于舟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