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楹联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楹联国学萌芽于先秦两汉,成长于六朝,成型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明清达到鼎盛时期。
楹联国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孕育期、成熟期、鼎盛期、低谷期和复兴期等五个时期,呈现出曲折发展的规律。
孕育期。楹联国学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诗中的对仗句脱胎而来。乐府诗中的对仗句,在先秦两汉时萌芽,魏晋时成长,南北朝时成为主体。对仗这种修辞方法早在《诗经》、《论语》中就得到运用。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还有汉、魏晋时出现的对偶句子如:“布绿叶之萎萎;敷华蕊之蓑蓑。”“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等对偶语句就是对联的前身。在南北朝时,确定了汉字“古四声”读音,产生了声律,从而进一步促进律诗在唐朝成熟。于是在诗的朝代(唐朝)同时也产生了楹联。余德泉教授在其所著的《对联纵横谈》一书中也明确指出:“对联产生于唐代。”而且,楹联国学的对仗比起律诗来更趋于工整。国学楹联,实际上就是单独运用的对仗句。而单独运用的载体是丰富多彩的。贴于柱上谓“楹联”,书于门上谓“门联”,刻在石壁谓“岩联”,挂于厅堂谓“堂联”等等。赵曾望等著《对联丛话》并引“堂室之题句”中载,东汉末年,北海太守孔融就集其诗联悬于客室:“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距今有1700多年,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客厅联了。又如,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识》中,记载了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罢官后给其三妹刘令娴写的对句:“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谭嗣同说,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以为联语之权舆矣,“权舆”就是起始开端的意思。这两副对联可以说是最早的“门联”,距今1400多年了。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楹联同律诗一样,源自于南北朝时期的对仗句。再如,福建《福鼎县志》和《霞浦县志》中记载的唐代对联:“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石头磊落高低结;竹户玲珑左右开。”“竹篱疏见浦;茅屋漏通星。”以上这些对联已经没有萌芽期的青涩,而显得十分成熟,则有力地证明楹联国学成熟于唐代。不仅如此,唐代已开始出现把学习对句作为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对课”,这种“对课”教学至明清时已普及到所有的童蒙学塾中了。
成熟期。楹联成熟于唐代,在宋、元两代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推广,并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如唐朝颜真卿与陆羽等人游山时的即兴联作:“竹山招隐处;潘子读书堂(颜真卿)。”“万卷皆成帙;千竿不作行(陆羽)。”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中记载,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延新日;寿庆无疆。”立春日:“年年多庆;月月无灾。”“门神护卫;厉鬼藏埋。”“书门左右;吾傥康哉。”句尾题“(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八月五日写……”,即公元723年写。这些节气联要比孟昶的春联早200多年。春节贴春联,自唐代以后,经长期的历史演变,已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到了五代,春联的质量已较高了。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主孟昶亲笔书写的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也离不开这个大背景。
宋元两代,楹联的发展较快。宋初,撰联之风渐兴。桃符是对偶联句转变成狭义楹联的最初的外在形式,此时的春联仍称“桃符”。正如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其《元日》诗中所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一些笔记中还刊载了宋代黄山谷、苏轼等人所撰的各类楹联。如“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苏出句);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黄对句)。”又如苏小妹联试新郞:“闭门推出窗前月(苏小妹);投石冲开水底天(秦观)。”再如苏轼联戏佛印:“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元代记载的楹联,如赵孟頫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所撰大殿、应门联影响较大:“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殿)。”“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应门)。”他还题扬州迎月楼联:“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又如元朝进士高明六岁时巧对客人显才学:“小子无知道理,上桌偷食(客人);俗人有甚文章,中场出题(高明)。”“细颈壶儿,敢向腰间出嘴(客人);平头梭子,却从肚里生繻(小高明)。”
这期间楹联更趋于成熟。它不但渗透到诗、词、曲、文、赋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还吸收了词曲语言变化的优点,而且突破了律诗五言、七言字数的限制,出现了长联。同时楹联的种类也增多了,如挽联、寿联、题赠联、名胜联、谐趣联、灯谜联等也相继出现。
鼎盛期。在历史上,主要是指明清两代。对偶的应用是人类使用语言文字日趋成熟的具体体现,从文字到语言的逐步形成,以后对偶发展成为诗中的固定格式——对仗,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文体:赋(即骈体文)、律诗(含词曲)和楹联。这三种文体的对偶是来自同一个母体——对仗修辞,但发展有先有后。赋的兴起在汉朝,鼎盛时期在南北朝;唐是律诗的辉煌时代,宋、元两代分别是词、曲的顶峰时期。楹联的发展有两个高潮期,一是明清,二是当代。这与社会发展环境及这三种文体本身的发展有关。梁武帝时期,昭明太子萧统编撰《文选》,将骈体文推向高峰;隋唐兴起科举制度,律诗是其主要考试内容之一;明太祖朱元璋,不仅提倡写对联,而且身体力行,使对联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与发展。据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朱元璋建都金陵(今南京)后,为庆升平,除夕传旨,无论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当他“微行出观”时,还亲笔为一家阉猪户题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并撰联赠开国功臣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人;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题联赠大臣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开国皇帝如此钟爱楹联,至于公卿士庶就可想而知了。大学士解缙可称为撰联奇才,他的对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著作中有引用)”等为世所传诵。
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和众多文人学士写了不少对联。从帝王的皇宫到普通百姓的农家院,无不张贴对联。对联名家辈出,如郑板桥、袁枚、纪晓岚、阮元、林则徐、孙髯、俞樾、梁启超等,有的还出版了专门的集子,如梁章钜、梁恭辰父子的《楹联丛话》、曾国藩的《求阙斋联语》等,他们在楹联方面的成就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楹联作家、理论家及楹联作品与楹联书籍的不断涌现,楹联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楹联国学得到了进一步普及,达到了鼎盛时期。对联成了清代的文学代表,与隋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并称于世。
低谷期。清朝末年至1977年的近百年中,由于外国入侵、战乱、政治运动等,经过历史大变革,人们哪有心事和精力去研究楹联呢?楹联仅仅是繁盛时期的延续,一直处于低谷。正如冯云山题广西桂平紫荆山书馆的对联:“暂借荆山栖彩风;聊将紫水活蛟龙。”
民国年间,不少仁人志士写下了一些反帝反封的名联。如文化人士蔡元培、于右任、陶行知、郭沫若、郁达夫,革命家孙中山、黄兴、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均有名联传世。如蔡元培赠北大学生联:“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孙中山挽蔡锷、黄兴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宋教仁赠冯心侠联:“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1945年11月8日,毛泽东题联赠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周恩来自题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邓小平联语:“列为无产者;宁不革命乎?”徐特立赠王汉秋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既要搞经济建设,又要搞政治运动,故楹联创作也处于低谷。尤其是“文革”期间,楹联国学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遭受破坏。一些“正宗”的楹联趋于消亡,被一些标语口号和浅薄的吹捧话语所代替。
复兴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楹联国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逐渐繁荣起来。国学楹联创作及其理论研究再度振兴,发展很快,迅速从低谷走上了复兴之路。对联的专门学术组织——中国楹联学会于1984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它标志着楹联的创作与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楹联国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接着,全国各级楹联组织也相继成立了,并纷纷办起了自己的专门楹联报刊。在2006年4月18日召开的中国楹联报刊工作会议上,《中国楹联》、《中国楹联报》、《对联》、《北京楹联》、《荆楚对联》、《三秦楹联》、《河东楹联》、《中国联墨报》、《象山联苑》等九家被光荣地评为首批全国优秀楹联报刊。尤其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刊《对联》杂志(下半月刊),为培养联坛新人,面向全国青少年学生,开辟了“联海新舟”专栏,在全国聘请特约辅导员,表彰优秀辅导员。并且从2006年开始,在中国楹联学会的领导下,已成功举办了8届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从而促进了楹联国学文化进校园、楹联教学进课堂,进一步促进了国学楹联知识的普及。2004年,楹联试题进入全国高考试卷。2005年,中国楹联学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影响较大的楹联网站有中华国粹网、联都、辽宁楹联网、北国楹联网、中华对联网校等,极大地促进了国学楹联文化的迅速传播。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举办联书学习班及自撰自书楹联大展,在社会上影响广泛。各级各类的楹联大奖赛等活动此起彼伏,高潮迭起。当代楹联艺术家正在大批产生,联坛新秀辈出,多种对联专著不断问世,楹联之市、楹联之县、楹联之乡、楹联之村、楹联之街、楹联之校、楹联之家等层出不穷,在2014年9月份召开的中国楹联学会“七代会”上,广东、山东、湖北、湖南四省被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强省。今天的楹联,不但在作品数量、读者人数这两个方面都称历史之最,而且普及面也最广,楹联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在2005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有“上下五千年,繁荣盛世庆今日;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兴未来”、“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等18副春联,分别由来自各省市区电视台的主持人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一起担任“新春使者”,以春联的形式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在全国观众乃至全球华人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节目不仅提升了整台春节晚会的文化品味,而且大大提高了楹联国学应有的社会地位。
2007年4月28日,在中国(汉川)楹联论坛峰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由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实施联律通则的意见》,《联律通则》(试行)于6月1日出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2008年7月21日,在中国(汉川)楹联论坛上进行了修改,中国楹联学会于当年10月1日正式颁布了《联律通则》(修订稿)。这是国学楹联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楹联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从此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就有统一的联律规则可依了。这对进一步提高楹联创作水平、普及楹联国学知识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过去有“一字千金”的说法,如今更有“一字万金”的故事流传。2013年中华梅州“客天下杯”联赛总冠军联“足承虎步;势启龙章(云南廖智慧)”,获奖金八万元。
纵观楹联国学传统文化的发展,目前的形势大好,比任何时候都好。当代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为楹联国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楹联国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1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向党外人士“送”春联,亲自念了两副对联。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是非常重视楹联国学文化的。
2014年,根据中宣部的统一部署“庆七一”,“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在全国开展征联征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楹联国学传统文化在当今盛世的地位。2015年,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中国网络电视台主办的“书写核心价值观,送你平安吉祥”新春诗联歌赋征集活动,共征集诗联歌赋作品近2万件。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组成的专家组对征集的作品进行了评审,评出一等奖40名、二等奖200名、三等奖400名、优秀奖1000名。同时,由中央电视台、中国楹联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家图书馆共同举办的“2015羊年春节春联征联活动”,以“迎春送祝福,网聚中国心”为主题,参与人数超过18万。2015年,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根据中宣部宣教局的统一部署,中国楹联学会组织开展了“迎七一、把楹联写在党旗上”百佳楹联征集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来稿14000余副。
2016年猴年春节,根据中宣部的要求,中国楹联学会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在全国开展了“万福送万家”春联系列活动。2016年1月24日,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与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陈联合,应邀走进中国教育电视台1套《美术世界》栏目“名家谈春联”春节特别节目录制现场,与该台主持人正屹就春联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对话。在节目录制进入尾声时,两位楹联书法名家同时展示了他们书写的春联作品,向广大观众送上祝福。2016年1月5日山东举办古今治国理政楹联书法展及2016年5月7日两岸学生在沪举行“百人百联书法展”,使联书合璧,相得益彰。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国学楹联队伍成为名符其实的政治宣传、思想教育方面的“主力军、正规军、常规军”。
中国楹联报改版后第四版辟为“联家墨香”书法作品专版,更是为楹联书法家及其爱好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近年来,楹联国学传统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绩显著,有目共赌。在2014年中国楹联学会“七代会”上,有57所学校荣获“全国优秀楹联教育基地”称号,235位个人荣获“全国优秀楹联教师”称号。蒋有泉会长在“七代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楹联教育问题上,我们始终把它作为楹联文化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其中,探索楹联教育行之有效模式,以及培养师资、编制教材、交流联谊等工作和举办青少年对联夏令营、对联故事演讲等活动,成效十分显著。江苏太仓新区三小、山西新绛县西街实验小学等,成为全国楹联教育的典范。至今,在各地培植楹联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已有一百多个中小学被命名为‘全国楹联教育基地’。山西运城、山东东营、河南扶沟等地,实现了楹联教育进校园‘全覆盖’。
实践证明,楹联‘要从娃娃抓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已经明确了前进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6年3月26日,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在福建晋江召开,会议又对全国联教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了表彰。然而,从楹联国学的现状来看,其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有关,更与领导重视程度等有关。如2013年6月28日,在“中国恩施·第四届中国楹联论坛”上,笔者宣读了《学恩施经验促楹联发展》的论文,其中重要的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加速发展”。恩施虽然地处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山区,但由于当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创建成了“中国楹联文化第一州”,成为全国的一面旗。二是“培养新人,持续发展”。这是关系到楹联国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
中国楹联学会非常重视“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自2006年开始创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以来,全国已有一百多所学校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称号,这一活动掀起了全国各地学校联教工作的高潮。这不正好说明以上一百多个“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的当地党政领导、楹联学会领导及学校领导对楹联国学的重视吗?但也应该看到,全国这一百多个“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和全国那么多学校比起来,毕竟少得可怜。如果教育部能把楹联国学拿在手上,让全国所有中小学都开设对课和书法课,让学生从小就对对子和写毛笔字,该有多好哇!不断培养楹联国学新人,加强楹联国学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目前应努力改变楹联国学队伍不合理的结构,着重培养吸收年轻人加入楹联学会,发展壮大楹联国学队伍。再者,韵书匮乏,使用混乱。现阶段实行的是新旧声双轨并行,要求同一作品不混。其实往往容易混淆。不利于楹联国学的普及与发展。尽管新旧声双轨并行使吟诗撰联的空间还宽松些,但这不是长久之策,诗联文化界需要规范的新声韵书!虽然现阶段为新旧声交替平稳过渡时期,仍在实行新旧声并行的双轨制,但新四声取代旧四声是历史的必然。如今青少年从幼儿园起就学习汉语拼音新四声,他们用国家推广的普通话新四声吟诗作联,顺理成章,特别需要规范的新声韵书。因此出版一部规范的新声韵书意义重大。
楹联国学是独立的文学体裁,与骈赋、诗词曲等格律文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楹联国学具有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的基本特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广泛的实用价值和义美、声美、形美的鉴赏价值,因而久盛不衰。不仅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而且许多庆典等喜庆活动也离不开它的参与,可以说它比任何一种文体的运用都广泛。遗憾的是,其中有不少对联不合格。在齐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今天,我们楹联人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事实表明,国学楹联文化及其教育的兴盛与否,与人的主观努力有关,更与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大背景有关。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新时代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坚持不懈,努力从娃娃抓起,为开创新时代楹联国学教育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中国楹联学会提出的“让楹联文化成为全民文化”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楹联国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正是:楹联盛世扬中外;国学奇葩灿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