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沈延毅先生给我改对联

2019-02-14 22:31:34浏览:32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1983年1月8日,冬阳正暖。沈阳日报社为答谢邮局,让我们文艺部代拟一副对联,表示对邮局多年来辛苦发行报纸的敬意。我起草,由领

1983年1月8日,冬阳正暖。沈阳日报社为答谢邮局,让我们文艺部代拟一副对联,表示对邮局多年来辛苦发行报纸的敬意。我起草,由领导定稿。几经推敲,定稿为:党音入千家万户恭谢绿衣使者,民意来四面八方激励红色报人。

上上下下阅过,觉得还可以,不太丢报社的脸,决定请沈延毅先生书写。部领导说,小胡你去吧,顺便求沈老一幅字。

沈老是我心仪已久的书法家。在此之前,听过他的课,看过他写的诗文,也知道老人家许多趣事轶闻。下午,我坐上当时报社仅有的桑塔纳奔赴友谊宾馆。沈老当时在那里搞创作,住在119号房间。

之前,报社有关同志已经与沈老打了招呼。叩开119号房间门,沈老午睡方醒。我趋前自我介绍,然后双手呈上对联原稿。

沈老手中正握着一枚烟斗,香烟一缕一缕在屋宇环绕。他说先不急,扯一扯。沈老的谈锋甚健,先是打听报社几位同志的近况,然后真正海阔天空地神侃起来。沈老谈话全无规律,妙语联珠,风趣盎然。

女服务员将墨研好,沈老高大的身躯立在桌前。他看了一遍对联的原稿,又哼了一遍,说,小伙子,这联儿,给你改改行不?

我说,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沈老说,上联改为:党德流传恭谢绿衣使者;下联改为:民心爱戴激励丹笔词人。

我说,沈老你这联改得好,不过,“词人”还是用“报人”吧。我们这副联毕竟是报社送的,虽然平仄不是很调。

沈老笑了。手中的烟斗已经燃尽,在烟碟上将烟灰磕掉——写。

看沈老写字是一种享受,看沈老写字更是一种学习。沈老写字不是总使中锋,抑扬折迭,行云走马,有的字写完还描上一描。当时的沈老身体很好,站着,间或弯腰,纸不叠格,并不是很用力,写出的字却如壮夫扛鼎。

我惊呆了——字原来可以这样写。

沈老将这副对联写完,刚想罢笔,我小心地说:沈老,能否给我写一幅?

沈老笑了:妈拉巴子,来的都要字,写什么?

我说,你老学问大,给我想个词吧。

沈老不假思索,给我写了四个字:民之喉舌。

回到编辑部,我将沈老给邮局写的对联交给领导,又将沈老给我写的“民之喉舌”显摆给大家看。大家说,这幅字写得真好,只是评价太高了,你能挂出去吗?

这幅字到现在我也没敢张挂,但对联创作有了一点提高。1985年,我创作的“吉林伪皇宫联”获得了全国大赛一等奖。捧了一只杯,挺灿烂的。

附:

题吉林长春伪皇宫联

亦奴亦主,伪殿伪宫,睹内廷外廷,十载风云,半壁江山,怀远楼果能怀远?

能帝能民,真心真迹,曰末日生日,三江稻菽,九夷骏骥,健行斋今始健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散文|关关:那些年的春联

上一篇:

品读|追忆乡愁话春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