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春联儿》后序

2019-02-14 22:41:40浏览:9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余垂髫之初,曾梦与夫子采蕳于南山之上。夫子问余曰:“汝将持何法以入浊世?”余未能答也。此后余如鲁直悟道,寻木樨也久矣,闻

余垂髫之初,曾梦与夫子采蕳于南山之上。夫子问余曰:“汝将持何法以入浊世?”余未能答也。此后余如鲁直悟道,寻木樨也久矣,闻风味道也难矣。初,言所不言,为所不为,灵台尘染,然自以为闻琴解佩,自忖:“独学无友,亦将何如?”终可哀也。每论及此,余无不惋惜之极。进而入学,初识中华文化,虽习得皮毛,旬訏且乐也。余遂知将持此法以入浊世焉。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岂不以文之爲德,与天地并生,惟性灵所锺哉?自鸟迹代绳,文王患忧,皆因文以载道。咱乎尼山,济衰世之迷津,振斯文之木铎,探源钩沉,咨文达道,以立其身、成其德而博其学也。上古诸贤,皆慕义疆仁,斯文瓣香,所由来尚矣。好文知礼,尚贤达道,此乃古今人之常理也,岂料如今倡而不和,有教尼不行之窘境哉?高洁士唯生刍一束,望日恸哭,庸野人仅以为言语耳。余以为风雅之事,黎元之所共适也。金钥玉珂,五柳春锄,皆应研习不绝也。使天下共美,何用不臧?故曰:“或有异二者之为者哉?”


吾粤岭海阻隔,民风质朴,兵燹不侵,文气深厚。曲江、独漉,翁山、玉昆,诸公宛如星汉,使中原不得专美。然则世道陵夷已久,举世目为狂怪。呜呼,万里家山安在哉!岂独汐社之民可苟存哉?余每搔首自念,未得妙法也。


甲午秋,余负笈执信,始学为文,同游者有范君子轩、许君可正等四十九人,日与切磋琢磨。期年后,又添一班俊彦四十六人。甲午以来,余旅食江湖,偶与接舆同醉,案牍之暇,乃寻坠绪,学训诂。然世殊事异,戾气四出,余慎独力穷,难役耳目,本心辟焉,故问学之事日疏。况又无博雅君子,授余以渔,虽舌耕有时,亦略下于稗贩。幸得宋刊论语,某日诵读之,其文佶屈聱牙,余大汗。又思余今藏论语各类译注者数十,然习完者寥寥,不觉黯然。


余自甲午之岁,承乏执信。到如今虽年逾二载,犹不忘师友洪先生林涛之教诲。每值春秋佳日,博依安诗,捐书尽年。执信处珠水之洲,云山之畔,非古人云蕴玉怀珠之所邪?红墙绿瓦间,有吾师董先生,甘棠玉露,螓首蛾眉,更张于琴瑟,听讼以玉珠。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毕张良崇之治具,力挽道废之颓澜。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如此诸举,诚如凯风骤至,而棘心振振也。


乙未冬,董师曰:“今当岁末,盍立一春联,辞旧引新,精炼文笔,扶性修身,宜其家人?”此雅事也,而诸生皆和。于是命诸生各为春联一副,于丙申元旦,挥毫写作,著粲衣共舞与庭院,是为本集之源。复二旬,得妙联者数十。然有黄君梓庭,廖君永翰等十子事冗,卒莫成对。余亦愚笨,苦思而得佳句未果,然性稍劣,不求与群贤同列。丙申春,余与十子慨然曰:“诸同道皆有对,吾岂忍负师初心?”乃相互勉励,发愤于此,终得文以美诸妙对。


传曰:“古之学者爲己,今之学者为人。”此言稍差矣!执信元培固多良士,诸俊秀如玉在山、如珠在渊;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其如有容,岂非古今学人为己之心未变哉?实乃中国文化一大幸矣。纵使佛老纵横,不足乱其涂辙。夷狄交侵,遽能坏其本根?余心念此,继而躁念消而浮情释。觝排异端,旁搜远绍,发言为诗,青阳至而万物含英,当是时也。


昨夜东风入户,宿友分柑问余:“春安在?”余笑而不语,以中有薰梅染柳也。这逢盛世,为王前驱。固知雕虫篆刻,高明哂之。然素心存焉,有何恨乎?丙申年惊蛰,连平吴彦良谨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散文 | 我的楹联情结

上一篇:

散文 | 春联澷飞贺新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