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我眼中的楹联第一村——大芦村

2019-02-14 22:44:30浏览:26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大家应该都去了好玩的地方玩了吧~哈哈!“帅纵”也去了,不过今天想说一下前段时间去的灵山县大芦村。说起大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大家应该都去了好玩的地方玩了吧~哈哈!“帅纵”也去了,不过今天想说一下前段时间去的灵山县大芦村。说起大芦村,能让我想起来的并不是那些充满岁月痕迹的建筑群。因为在我的老家,这种古宅随处可见,唯一不同的是在大芦村里有着的不仅仅是浓厚的历史气息还有珍贵的人文研究价值,里面的收藏305副古联更是值得我永不厌烦地研读,这也的确对得起“楹联第一村”的称号。


“她”好宁静

大芦村景色的确宜人,依山傍水,有着农村特有的安谧静美。虽然没有陶潜笔下世外桃源的绝美,却也有“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意境,是久居城市的奔波者喜欢的宁静之地,可对久居乡旅的人,它却也姿色平平。说来说去,值得称道的还是这个村落的人文气息。



我喜欢“她”

大芦村古宅中的楹联,的确有大多数是明清时期留下的,留下的这些楹联不仅仅透露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还有古人对后人的鞭策、训诫,如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文学家冯敏昌所书写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资富能训惟以永年”一句,此句也深得我喜爱。



逃脱不了的命运

至于剩下的楹联,不免后人鱼目混珠,有的虽是鱼目混珠却也有才气。所有的古城可能都无法逃脱被商业化的命运,这座楹联村落也必定如此。





我喜欢“她”

现在的大芦村,历史气息在淡化,商业宣传也在夸夸奇谈。我仅祈盼,数年之后,它仍不负“楹联第一村”的称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用途愈来愈广的楹联文化

上一篇:

关于楹联国学内涵的思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