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原名远达,字默深,邵阳人。道光进士,曾任按察使。著有《海国图志》《圣武记》《古微堂集》等。
默深为官之道,深受古贤遗训之熏陶,这在他不少题署联中都有所反映。《东台县衙正堂联》:安得民情常达;唯恐己过不闻。《题东台县衙厅柱联》:民不可欺,常忧获戻于百姓;官非易做,唯愿推恩到万家。
两副楹联,无一不突出个“民”字,可见“民瘼”“民情”在默深心头之分量。默深一生治经论史,稽古钩沉,文笔沉雄,独具卓见。与益阳汤海秋、郴县陈起诗、湘阴左宗植并称嘉道年间湖南四杰。其诗作雄深似杜陵,奥衍似昌黎,傲兀似山谷,奇险似东坡,集众贤之长而自成家数。对联之作,言简意赅,大气淋漓,自然畅达。上述诸作,即可证此言之不虚。
《题北京于谦祠》:砥柱中流,独挽朱明残祚;庙容永焕,长赢史笔芳名。以史学之眼光,作公平之月旦,偶拈数语,论定千秋,此乃学人之风范。
《题北京退翁亭》:风雅只今留典范;性情独许著文章。退翁亭,位于北京西山樱桃沟,系明末清初史学家孙承泽所建。
《挽林则徐》联: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默深深得林则徐赏识,其《海国图志》一书,即是受林之嘱托所撰成。该联用笔纯乎自然,不事雕琢,景仰之情溢乎言表。
《挽龚自珍》联,同样词浅意深,发于肺腑:天下谓奇人,骂座每闻惊世论;文坛摧异帜,剪窗犹忆切磋时。“剪窗”出自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因默深与龚自珍曾在京师一起师事刘逢禄研习《公羊春秋》,有同门之谊,故“剪窗犹忆切磋时”。
默深治学谨严,一丝不苟,为人处世,尤见风徽。诸多联作,犹若格言,立德修身,人人皆可置于座右。
《题扬州挈园古藤书屋》:读万卷书求圣道;行千里路得民情。就常人而言,读书无非为了增长学识,行路无非增长阅历,而默深则更进一层,目标更为具体明确:求得圣人之道,求通民庶之情。
《题故居厅柱联》,则是上一联之拓展和补充: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读万卷书也罢,行千里路也罢,友天下士也罢,其终极目的就在于: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常存报国心(《题沙洲住宅书斋》)。
作为读书人,努力追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当然是其本分,但你的才、你的学用于何处?谋万民之福耶?谋一己之私耶?或为一己之利而不惜祸害万民耶?默深先生《题南京别墅湖干草堂门楣联》,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才堪救世方英杰;学可垂人始圣贤。即使是资质稍欠、难以出类拔萃之士,默深先生也指出了奋斗之目标:事以利人皆德业;言能益世即文章(《题湖干草堂书斋》)。
先生本系学人,上述诸联,均见学人之睿智与哲思,文字朴实而练达,笔墨谨严而老到,似乎少了些意象,欠了些灵动,如若我们据此就误认为先生缺乏才情,隶属于老干体一流,那就大错特错了!
请读先生《题隆回石龙庙联》:石撑古刹云围脚;龙跃寒潭月点睛。试问:“云围脚”“月点睛”,当代才人几人能写出?《题扬州絜园联》:眼明写正群经字;脚健穿残万岭云。试问:“残”字之炼,当代才人几个可以为之?
魏源深受王阳明和顾炎武等前朝遗老的影响,做学问讲究经世致用,时刻把责任和良知扛在肩上。在他的祖宅湖南省隆回县魏家塅魏云轩居宅,他撰的一副十字短联,表达了自己的这种情怀。请看:
怀抱观今古;
述作寿河山。
魏源这样写怀抱,也这样实践怀抱。在担任兴化知县时,为保护万亩稻田不受洪水毁坏,他曾舍身护堤。百姓感其恩德,致送一匾额“淮扬保障”。魏源力阻开挖堤坝,一是源于他的爱民之心,二是源于他的水利造诣,前者是修身修来的,后者是读书读来的。
在魏源看来,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得从读书和修身上下功夫。作为一位务实的思想家,讲究经世致用的学者,魏源这类联语很多,如魏云轩的另一副对联:
读万卷书贵能用;
树千秋德莫如滋。
魏源不务空谈,重视实践,这副对联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思想。这副对联,是魏源治学做人的主张:所谓“读万卷书贵能用”,其一是不“读死书”,其二是不“死读书”,其三是不“读书死”,要学以致用;所谓“树千秋德莫如滋”,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魏源的这副对联,被很多人当作座右铭,原因就在于对联告诉了人们读书治学、树德修身的正确方向。
条条大路通罗马,方向对了,即使速度慢一点,成功的希望也在前方。实用、养德,是读书做人的正确方向。魏源以之自勉,也拿来教人。1839年,他写了副类似的对联送给他的族侄魏步衢:
读书将以致用;
修德在乎能滋。
魏源的好友阎林德说他有三好:“一好书,二好游,三好友。”他的对联较多地与这三好相关。如题扬州挈园古藤书屋:
读万卷书求圣道;
行千里路得民情。
上联说读书,魏源的圣道,便是遵循儒家思想的做人之道,亦即孔孟之道。下联说行路,重视实践的魏源,永远是个“行路人”,龚自珍称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在“行路”中了解“民情”。
读书与行路,是魏源的两门主要功课,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学问有做学问的境界。魏源做官的境界却同样极其高远。他在江苏高邮任知州时,给高邮的文游台题了一联: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处江淮而怀堂庙;
与古人嵇,同今人居,若丘垤之仰泰山。
此联可见魏源有范仲淹那样的胸襟。不管魏源有没有自比范仲淹,老百姓是把他跟范仲淹相提并列的。
魏源逝世后,他当过知县的兴化士民公请将他附祀于范仲淹祠堂。《兴化县续志》卷首刊魏源像,并赞为“牛刀初试,砥柱中流。淮扬保障,千载寡俦”。
前面提到魏源有“三好”。下面这副题在扬州挈园秋实轩的对联,写到了好书和好游:
尚志诗书,句搜六代三唐后;
怡情山水,人在千岩万壑中。
魏源在扬州修建挈园的时候,已经睥睨科场,怡情于诗书、山水之中。
他的不少对联写到了读书、出游,也在很多对联中写到他的第三“好”,即好交友。如题在家乡魏家塅象嘴上居宅的对联:
置酒常邀佳客屐;
焚香快读古人书。
他多次在对联中写到“友天下士”之类的词句。他的朋友圈很大,仅李柏荣《魏源师友记》中提到的师友就有227名。魏源一生作了多少对联,很难有个准数。他的后裔魏寅辑注的《魏源楹联集》收录的对联有71副。
他什么时候开始作对联的呢?相传他九岁时参加县试,考官指着茶杯上的太极图,说出一上联:杯中含太极,要魏源对出下联。小魏源正巧怀里揣着圆圆麦饼,随口对道:腹内孕乾坤。考官暗自称好,却装着不解地问:何为乾坤?魏源说:天地就是乾坤,我人虽小,也应胸怀天下。由此可见魏源从小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