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读后感2000字大全(5篇)
【篇一:《生死场》读后感】
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写了序言和后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鲁迅我们才能够真切地看见了被抢去的土地上的被讨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激动更紧地和他们拥合。——胡风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展示人生的荒凉感。
《生死场》用了散文化的结构章法,书中写了季节的更换,年代的轮回,但时间的自然流转却没有提供为情节发展所需的因果关系,因而,那里的生活只是一个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场景之间的空间组合。第一章"麦场"主要写二里半找羊,第二章"菜圃"写金枝与成业的恋爱,第三章"荒山"写月英的死和"镰刀会"。整个小说没有组织完整的故事情节,它采用的是一种散点空间单元,并通过时间转换的节奏把其连缀了起来。这种看似无组织的组织,无结构的结构,正是中国散文美学形散而神聚的精髓之所在。
【篇二:生死场读后感】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她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年轻时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撤(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小说《生死撤是萧红的成名作。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撤的第一版写了序言和后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鲁迅我们才能够真切地看见了被抢去的土地上的被讨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激动更紧地和他们拥合。——胡风
《生死撤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展示人生的荒凉感。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萧红将悲剧的触角滞重地深入到女性世界。《生死撤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老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后来干脆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老赵三。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反动政权qiang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望,愤而自杀,可是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又活转过来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她只有十七岁,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梦想着青春和幸福。但生活给她带来的是什么呢?情人很是粗暴,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言冷语的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作者通过对她笔下三个人物的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北方贫苦妇女的悲惨的遭遇。萧红思考关注着女性的生命形式及生存状态。她将自己作为女性的痛苦的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孤寂与悲剧融为一体,从而使她笔下的"萧红式"女性充满着悲剧美,这些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生存的悲剧,也是现实的社会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文化的悲剧。萧红对男权社会的强烈抨击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包含着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应该获得人格的平等与人性的尊严。在继承五四传统的道路上,萧红以自己创作呼唤着妇女解放与女性自觉。
【篇三:《生死场》读后感作文】
生了死,死了生。难怪萧红以“生死场”为之命名。
九一八前的十年,九一八之后的东北农村,忙着生,忙着死——薄薄的一册子存在之思。书本再现了历史,一幕幕晃过眼前,我看到的是人处于极端状况时退化成为原始的野兽,剩下的只是病态的灵魂,再也谈不上高贵。
蒙昧之中生存着——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样样去做,完成了也就结束了,没有一句为什么的疑问。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候,生存尚且来不及,顾着填饱肚子的求生本能完全淹没了情感的追求,人性的光辉也成为一种遥远的奢侈。
活着,不为什么,也许是为了继续存在,也许只是为了抗拒那死的恐惧。在生与死之间,毫无理由的迷惘着挣扎着,没有谁想过要自行了断了那没有意义的余生,苟且活着。
成业三番两次的强暴了金枝,我看不见美丽的爱情,却看见金枝像一只无助的羔羊,她是成业泄欲的生殖工具。在窘迫的生计面前,成业认为妻子和女儿是自己的累赘和负担,竟然在怒气之下把女儿小金枝活生生的摔死了。老王婆服毒自杀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作最后的挽救,甚至连丈夫赵三也无动于衷,巴巴的盼着老婆快点死掉好上棺材。
“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沉重的文字背后藏匿着的是彻底麻木的生命意识。冷漠,残忍,没有一丝人情的温暖。这就是当时的现状。
想要疯狂的呐喊吗?那些珍贵的东西——譬如爱、温暖,都到哪儿去了!战争、贫穷、落后、愚昧,是凡夫俗子命定的原罪和劫难。什么民主、自由、和谐亦或关爱,那是一些太派不上用场的虚无的东西,死守道德良知的人必定遭到人们的嘲笑,死于清高,死于饥饿、病痛或是战斗之中。
当生存的底线在一步步可怕的倒退,朝不保夕的人们只求自保活命,高尚不顶饭吃,谁还来得及顾着谁?人,一个个的少了,倒是动物血淋淋的本质渐渐暴露了出来——自私、冷漠、先己后人。僧多粥少,不得不展开一场无情的窝里斗。
金枝的母亲曾是那样坚决的劝说女儿洁身自重,可是当女儿真的迫不得已出卖肉体换回票子时,她贪婪的眼睛亮了,连清洁也忘记得一干二净,甚至怂恿着女儿赶快回城,多赚一点钱。毕竟,维持一个不算坏的肮脏躯体总比死了好。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活着不容易,不择手段才算有本事。
“十年过去了,老百姓还是那样生老病死,就这样过了十年。”在残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蹂躏了村民的土地后,大家似乎才有点清醒过来。就连满脑子里只有那只老山羊的二里半,也在犹豫和畏缩中走向反抗。要站起来,要团结,要揭竿而起,不做敌人的奴隶!即使是死,也要日本鬼子陪葬,也要死得光荣!
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祭奠。这生生死死的宿命仿佛一幕亘古不变的场景,屹立在人们的面前,高远而不可动摇。在没有理清生存与毁灭的意义之前,所有的挣扎都像是一个巨大而廉价的玩笑。
战争摧毁文明、孕育罪恶、玩弄生死,贫穷则催化人性的扭曲和沉沦,凸显人类野蛮的本性和动物的欲望。然而在与战争和贫穷的斗争中,人类用生命的屈辱和毁灭提出严正的抗议,却没有一个胜利者。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生存困境和永在的苦难。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在乡村,永远也感受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他们。”如果你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会不加思索的说,活着是为了穿衣吃饭。再问,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这由生死交织而成的网,将所有生命的悲欢苦乐吸收、消泯,网罗其中的生命挣扎或反抗,但最终一切都化为虚无,化为死寂。
萧红带着放大镜,把对生死轮回的思考放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点,去审视那时候贫农的生存状况,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再次探讨了活着或是离去这一永恒不变的人生命题。
生死场读后感2000字大全(5篇)
【篇四:《生死场》读后感】
初秋的夜晚,我重读了萧红的《生死场》。做为呼兰人读萧红的书,说得上是一种最简洁最直接的一种阅读了。这样一个夜里,凉爽而优柔的微风,就像萧红的笔触,从这悲喜的人生中,一阵阵地从窗外轻轻而过。萧红在序里说,这篇文字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而我,在这个闲散秋夜里,灯光下,任手指捻过一页页的无奈,也无法坚强着对她的文字无动于衷。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秋天,风吹得令人抑郁,有一种说不出的抑郁。也许抑郁的不是萧红的文字,而是生与死的轻易和沉重。只是,她“以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语),用她的率性和敏感,用她的才情描绘着世间的悲欢,力透纸背……
是的,《生死场》浸透着旧中国“生”场的悲凉。
萧红为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旧中国东北农村的风俗画,画面中,贫苦无靠的农民背向蓝天,面朝黑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生存十分艰难。其中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赵三。可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枪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望,愤而自杀,就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她又活过来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只有十七岁,梦想着青春和幸福。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落和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好惨啊!这幅画中圈定的是呼兰还是别的地方,可以不假思索,但这个“场”是旧中国地主的天堂,农民的地狱。读着这些人物,感悟画面中的风俗,思考着人物的命运,心头涌出不尽的忧伤。也为萧红将自己坚强背后的敏感,嬴弱背后的率真,通过笔端将她对“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悲剧巧妙地融为一体,由衷地赞叹,我想这样一种对人生痛楚的绝妙稀释,让我感到了“活着”的悲哀。
《生死场》也着墨于满洲国“死”场的沉重。
小说中萧红为人们描绘了另一幅画面。“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村庄、田野。日本旗代替了中国旗,日寇把东北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村庄里的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往日静穆的村庄,尸骸遍野,一片呻吟,这“死”场的恐惧撕裂着人们的心。于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们宣誓的日子,气氛很悲怆,那种抗战到底的决心十分坚决。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诠释生命的悲凉,让我感到了“死去”的沉重。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初霜过清秋。在中秋节未到来之前,做为家乡人,我再次阅读萧红的文章,算是对萧红的纪念。明年是萧红诞辰100周年,现在的萧红故居正在修缮、扩建,说明家乡人没有忘记萧红,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我们都知道萧红是无法复制的。
【篇五:《生死场》读后感】
生死场是一本生命之书。
在这个仿佛隔绝于我们所熟知的文明世界以外的乡村,生与死犹如一扇旋转门,日夜旋转不休,从这个门进去,从那个门出来。小说中反复出现生死交替的描写,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接生,五姑姑的姐姐生孩子,“这边孩子落产了,孩子当时就死去,……孩子掉在炕上,像投一块什么东西在炕上响着”,“窗外,阳光洒满窗子……田庄上绿色的世界里,人们洒着汗滴”。二里半的老婆和李二婶子同时生产,麻面婆的孩子刚露出头顶,五姑姑进来说李二婶子小产了,人快死了,王婆赶过去,另一个产婆来时,麻面婆的孩子已在土坑上哭着。“王婆再次回来时,窗外墙根下,不知谁家的小猪也正在生小孩。”一片乱七八糟的景象,生与死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生并无过多的欢欣,对于死并无过多的悲戚。正所谓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在这里美丽也不能获得更多的垂青,美丽的事物在这里是要被摧残,被毁灭的,像金枝,成业想要娶她的时候,叔叔问他“小姑娘到我们家里会做什么活计”,成业说:“她长得好看,有一双亮油油的黑辫子”,可是柴米油盐鸡鸣狗吠的夫妻生活一旦开始,斥责与殴打取代蜜语甜言,青春的丽颜失去了任何意义;月英原是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最后以厉鬼一般的形象凄然死去,埋在荒山下;小金枝的死更不啻是一个人间惨剧。仿佛这里不配拥有美丽的事物,这里的一切,是粗糙的,残酷的,丑陋的……
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同样十分微妙,有时候动物被提升至一个极度尊贵的地位,如二里半和他视若命根的老山羊,亡族灭种都不如其来得重要;如王婆牵马入屠宰场,哀恸如犹太人亲手将亲友送入煤气房。而有时候人被践踏至一个极度卑贱的地位,在金枝母亲的眼中,女儿的价值竟不如麦苗;王婆说起过去摔死了自己的孩子时,也说道“起先我心也觉得发颤,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又如之前所提细节,孩子生下来了,不知谁家的小猪也在生小孩,无论人还是猪,在生育这件事情上很自然而然地相提并论了,“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在萧红笔下的这样一个时空里,生与死,美与丑,人与兽,它们之间并无界限,不是好与坏的对比,不是高级与低级的差异,而是硬币的两面,是同时存在的,是相生相随的。这是个一片混沌的世界。而生命不正是这样吗?生命赋予一切以平等的意义,如同白天和夜晚,我们称之光明与黑暗,可是对大自然而言,无非是太阳落下去,月亮升起来。
生命无所谓生与死,美与丑,人与兽,它存在了,它拥有一切存在的理由和意义,生命不作任何评判,它只让一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