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不仅仅是遗传和成就决定的,而主要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担此重任,教师又起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班主任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首先其本身必须既是一名学识渊博的“智能人”,又是一名情感趋于完善的“情感人”。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别人的情感。”
班主任在智能教育的过程中,要切实履行好情感教育的角色,把学生培养成一代高智能的情感丰富的合格人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一、班主任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的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如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执着,对人类道德的崇尚以及对美的由衷的赞叹,这些丰富的情感融入言传身教之中,才会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在教育中,教师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才能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景中,受到感染。教育若不把情感融入其中,将是机械的教育!失败的教育!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取得理想教育效果的基本条件。“亲其师而信其道”,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二、班主任要做学生的知情人。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学生的面部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着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学生心理的重要“外显点”。教师应善于察言观色,随时注意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要,做学生的“知心人”。(班主任 )根据学生性格的差异,要用有针对性的语言和行动去激励,唤起学生积极情感,使之动心动情。如对沉默寡言,应以多方引导为主;对性情急噪的人,说话要清晰明了,直截了当;对性格倔强的人,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因人施教,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
三、班主任要做学生的释情者。
师爱是连结师生双方心灵的桥梁,它有利于教师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的情感关系,从而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情换情,获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自愿而且乐于释放自己情怀的信任对象,用心聆听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烦恼,做学生的“倾心人”。倾听代表着你对学生的尊重与礼貌,表示你对谈话有兴趣,同时也表现了教师的诚意。倾听学生发言,使学生实现了发表欲,对一个心中苦闷的学生来说,使他发泄了积怨,进而产生视对方为“知己”取向,悦心至此,沟通就已成功一半。
四、班主任要做学生的传情者。
教师应该正确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换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心境。一方面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入课堂,以避免负面感染;另一方面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既不能因教育的暂时受挫而唉声叹气也不能因一个学生的调皮而动气发火,迁怒全班。正如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好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情感需求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巧妙地传递地学生思想情感的关怀,妥善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并尽力满足学生合理的情感需求,做学生的“贴心人”。班主任对学生热情、亲切、关心,会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尊敬与喜爱,愿意与班主任交往。
五、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育情者。
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纠结,帮助学生校正消极不良的情感,使其走出情感困惑,并引导学生的情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和谐、健康的发展,做学生的“救心人”。在沟通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赞扬对方的进步和成绩,以便统一思想,以求得共识。微笑着赞扬,使人感到你的诚意;微笑着反驳,使人感到你的善意;微笑着拒绝,使人体谅你的处境。如当批评某位学生存在骄傲毛病时,不直接说他有骄傲自满表现,而是从提出希望的角度提出:“希望以后注意谦虚谨慎”。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积极、善良、向上、爱学习的一面,同时也有懒惰、自私、不好的一面。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挑动、扶助学生头脑中好的一面,战胜不好的一面,让学生“自个儿斗自个儿”,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情感纠结,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需要及时引导。
总之,情感是人际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的交流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中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内容。所以,班主任既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学习习惯,更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因为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