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发展园区化已经成为当今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工业园区在工业产业集聚效益、技术革新、生态保护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工作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工业园区工作会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全市工业园区工作会,这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召开的第一次关于园区工作的专门会议。工业园区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需要聚合全市之力,研究政策、措施和办法,提出明确具体的思路和意见,助推园区上档升级,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主要强调几点意见。
一、西昌工业园区面临的发展形势
当前,工业园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业园区战线上的同志,包括园区各家企业,应该、也迫切需要主动作为、率先作为、创新作为。在西昌的发展大局中,工业在全市三次产业当中已经占到半壁河山。园区主动作为,才能为工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这一特殊发展时期,需要一些特殊的发展办法,迫切需要创新作为。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西昌工业园区在全州应该率先作为,走在前列。
一是西昌经济实力正在迅速做大。20xx年,在全市干部、群众包括在座各位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西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已进入西部十强、四川省三强,经济实力逐步壮大,发展跃上新的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也为园区加速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和拓展空间。如何抢抓机遇,实现自身跨越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是制约西昌发展的瓶颈在迅速打破。随着昆明至西昌高速公路开通、20xx年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即将开通,成昆复线高速铁路今年年底动工建设,西昌与外部世界的融合急剧加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合作的空间急剧扩张,为承接项目、产业转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年火把节已经敲定无锡直飞西昌有2班包机,北京直飞西昌有1班包机。在西昌加速融入外部世界发展潮流的进程中,全市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在急剧提升,在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方面有了大的改观,为园区发展带来了必要的组织保障。
三是工业园区的基本建设和基本实力正得到夯实和加强。第一,三大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体三翼工业格局初步成型。经久工业园区的规划,最初只是用铅笔画在白纸上的几道杠杠和圈圈,分别代表公路和一些厂房。现在,整个园区工业布局已基本成型:经久工业集中区已列为省级成长型工业集中区,北工业集中区已被省招商局确定为全省20个示范园区之一。第二,三大工业园区定位清晰、产业成型。北工业园区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突出以机械制造、食品医药和原有传统产业为主导;经久工业园区突出以钒钛及化工、重工业为主导;太和工业集中区突出发展黑色金属循环经济。定位初步成型,有助于我们进行工业的合理空间布局。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工业集中区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作出了主导性贡献。第三,省州党委、政府对园区高度重视,为园区加快发展提供 了基础条件。近年来,省上将攀西地区作为重要钒钛产业基地进行打造,明确西昌占有一席之地,体现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攀西资源开发的战略性眼光。州委提出,西昌要争当全州发展的排头兵,工业园区也应率先发挥出排头兵的作用。市委、市政府在这一特殊时期,召开全市工业园区工作会,梳理园区发展轨迹,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能够整体提升和拉动园区建设水平,直接助推西昌工业经济的振兴、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才,集全市之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
全市工业园区基本奋斗目标是:在本届市委、市政府任期内,将三大工业集中区打造成集一流创新要素、一流创新环境、一流创新机制、一流发展绩效的攀西一流工业集中区。具体来讲,到20xx年末,全市三大工业园区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总计达到三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总计达到15家,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三大工业园区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超过80%以上;到2019年,三大工业园区发展成为三个百亿元级工业园区。围绕这一奋斗目标,近期市委、市政府要进行政策界定,研究保障措施,举全市之力建设攀西一流的工业园区。
三、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几条具体意见
总体上看,全市工业园区的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起步阶段、探索阶段,距离发达或者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成型、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园区还存在很多差距和薄弱环节,园区发展格局没有全部成型,产业聚集度非常低,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不少单位在办事效率、工作作风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个别部门仍存在吃拿卡要问题;解放思想力度不够,很多审批手续,在其他地区行得通、办得走,在西昌却不行,导致市委、市政府的决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为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园区发展步伐,要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是大抓机遇,抓大机遇,迅速助推成凉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此次成都-凉山合作,为西昌工业经济发展和园区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也是西昌承接产业转移、进行点对点合作的重要契机。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特别是在园区上档升级、理念大更新、举措大变化、发展大跨越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成都方面,工业、农业、旅游上的工作组近期都陆续来到凉山,商量具体合作事宜。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之不易,我们要主动对接,主动沟通,主动联系,将机遇变成实质性的项目和产业上的合作,实现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双方开展合作,要坚持六条标准:第一,合作定位要准。北工业园区要重点围绕清洁能源和食品医药两个方面,作好合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规划要高。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留有空间,功能配套的要求,对北工业园区进行规划。第三,基础先行。合作双方共同出资,完善北工业园区道路、服务中心、给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合作为契机,推动北工业园区整体上档升级,建成四至边界清晰、道路网络配套的规范化园区。第四,合作要广。市级各部门围绕农业、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方面认真研究,梳理合作项目。双方在干部交流上也可以进行合作。西昌外出挂职干部,除积累工作能力,更新发展理念之外,更为重要地是积极引进项目。要将引进项目作为挂职干部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第五,本地注册。入驻企业必须在西昌注册。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外地企业只要在西昌注册,在西昌纳税,在西昌核算,就是西昌自己的企业。第六,效果要好。西昌与双流的合作,要成为西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引擎,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极大提速;要成为区域合作的一次创新实践,在机制、体制、模式上成功探索出一条道路来,以发展结果、发展数据可供其他城市借鉴;要成为大城市带小城市的一次合作典范,为全国城市间合作提供先进范例。
二是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迅速凸显投资洼地聚集效应。要围绕钒钛及有色金属、清洁能源、休闲度假旅游会议、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川滇物流五大总部经济,思考项目、谋划项目、创造项目、引进项目,加快项目落地。要发扬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的温州精神,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钒钛、有色金属、电力能源、食品医药、现代物流、房地等六大产业集群。
三是大抓园区,抓大园区,迅速做大做强园区综合实力。高质量的项目,是工业园区的具体承载点。没有项目的园区,只是一个空架子。园区的发展,最终要拿指标、拿数据、拿结果来说话。哪个园区发展快,经济总量强、税收高、规模大,市委、市政府就大力支持,园区联系领导和负责人就有地位。
四是大抓产业,抓大产业,迅速形成特色产业比较优势。每个园区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能超过3个,否则就会杂乱无章。园区主导特色主导产业的形成上,定性一定要准,要长时间坚持不懈地扭住不放,特别要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
五是大抓政策,抓大政策,迅速完善园区发展优惠政策。重点要放在投资决策、项目审批、产业培育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为园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特殊政策支持。要拿出具体措施,采取实际行动:①人才政策。要以多种方式吸引各类人才进入创业、创新,帮助解决落户、档案、生活、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具体问题。②审批政策。对可以下放的权限,市级有关部门要下放给工业园区办公室,试行审批事项见章盖章。③财税政策。对工业园区科技含量高、项目效益好、社会影响大的一些重点项目,要具体研究,通过贴息、补助、以奖代补等形式进行扶持,特别要支持现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三个园区,可以分别列出三户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给予实质性的政策支持。④用地政策。要充分保障工业园区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启动和完善园区重大产业化项目用地报征快速审批通道,缩短项目用地报征审批时间。今后,园区用地指标在西昌市建设用地指标当中要优先安排,在市上单列,纳入年初安排。⑤资金政策。要确保园区供电稳定,积极协调州上对西昌直购电试点的一些优惠政策,对园区重点项目单独立项,优先保障。市上专门建立工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发展,对企业技改给予积极支持。⑥金融政策。要具体研究,出台专门保障性措施,积极支持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园区发展。
六是大抓机制,抓大机制,形成园区发展的一池活水。要按照审批时间快、办事效率高、工作作风实的要求,借鉴成都等发达地区的体制和办法,与国际、国内最先进的管理体制机制接轨,加强工业园区建设。要建立一卡通,为企业设立快速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园区实现相对独立封闭运行前,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企业用地涉及的相关乡镇要承担主要的征地拆迁职责;园区负责项目落地的手续审批;入驻企业要加快投资建设进度,在约定时间内完成基本建设,实现投产。园区实现独立封闭运行后,审批手续原则上在园区内完成;可以借鉴发达地区作法,建立保税区,执行一些特殊税收政策,税收解缴在园区内即可实现。
七是大抓投入,抓大投入,迅速提升园区基础建设和基本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要加大资金投入,按照相对独立、封闭运行、路网配套、综合设施完备的总体要求,加大园区基本建设投入。特别是要抓住大的项目、大的契机,迅速提升、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要特别注意进一步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加强统计人员监管。西昌的统计工作,不是虚报的问题,而是严重漏统的问题,很多文章没有做到家或是根本没有做,工作不到位、不仔细。在经济数据形成匹配、互相支撑上,要多动脑筋。在工业企业数据和耗电量间形成支撑、投资量和砂石用量间形成支撑。数据之间要有逻辑关联支撑,才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
工业强,西昌强。西昌工业虽有了一定基础,但是差距依然很大,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压力非常大。相关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工业经济发展,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承担经济发展重任的部门,一定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如何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上,为园区的发展千方百计出思路、想办法、添举措。我们坚信,只要牢牢把握住发展机遇,西昌的工业大有希望,西昌的工业园区大有作为。
工业园区工作会上的讲话篇2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继去年园区工作会议之后,全市就工业园区工作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主要是学习先进、交流经验、找准差距、理清思路、促进工作。前几天,大家实地考察学习了河南许昌、新乡、开封等市的产业聚集区,亲身感受了他们城市建设、园区发展的迅猛态势。今天,与会的同志也谈了自己的感受。可以看出,虽然这次考察时间紧,但大家都不虚此行,开阔了视野,找准了差距,学到了真经,对工作的设想也切合实际。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借鉴先进经验
通过几天的观摩学习,大家都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些年来,河南各地市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他们工业园区的发展,无论是速度、规模,还是质量,都上了一个层次,可以说,他们的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而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刚性执行规划,为城市和园区发展立下了总纲。我们看别人的城市和园区,都是着眼未来,高瞻远瞩,把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点和标准十分高。特别是他们能够在总规的基础上,把路网、电网、绿化等各类专业规划做实,并严格按照规划推进城市建设,依法管住违章建筑,降低建设用地拆迁成本,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大手笔推进基础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增强了经济承载能力。他们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优先实施,超前建设。我们看到的道路都是六车道、八车道甚至十车道的快速通道,把城市、园区、农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着力构建10分钟生活圈、30分钟经济圈,既有利于园区的快速发展,又拉大了城市框架,为后续发展拓宽了空间。
三是坚持招引大项目、大企业,成为经济转型的强大引擎。在河南,我听到的发展数据都是以亿为计数单位,这都得益于他们引进的都是大项目、上市企业、知名品牌,这些企业产值动辄过百亿。正是有这些企业的强力带动,他们才实现了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迅速转变。
四是有效的落实机制提高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们看到他们的定期观摩、量化考核、实名打分、末位淘汰等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促使各级各部门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大大加速了推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我们说这差距、那差距,归根到底是观念、理念的差距。我们感觉河南人热爱家乡、珍视形象,由此迸发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强烈的紧迫感,能够抢抓不多机遇,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乘势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方法,把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各县市区、各部门回去后都要认真总结,自找差距,结合实际,有效借鉴。
二、突出园区发展重点
与河南几个园区相比,我们的差距突出表现:一是规划严重滞后。13个园区中,目前还有5个未完成总规修订工作,更谈不上专业规划和详规。二是总体规模不大。全市2个开发区、11个重点县域工业园区,上半年企业总产值才有250多亿。三是重大项目不多。全市入园企业达690户,但大型企业太少,龙头带动作用不强。四是发展水平不高。表现在三低:基础建设水平低,有的三通一平都还没有完全到位,更谈不上专业功能分区;土地利用效率低,13个园区投资强度平均为6274万元/平方公里,就是说平均一亩不到10万元。产业关联度低,目前全市产业(产品)还没有形成相互配套链接,本地配套率非常低。五是体制机制还不活。在用人、招商、融资、建设等各方面都创新不够、办法不多、机制不活。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工业园区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借鉴先进经验,下势加以解决,努力实现我市园区的突破发展。
一是规划为纲。规划是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和灵魂,是发展的总纲、建设的蓝图和管理的依据。我们要按照一县一园、一园一业的思路,坚持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聘请高手、专家,超前规划发展空间,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力争保持50年、100年不落后,为大规模开发建设提供指导。在空间布局上,要把园区规划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相互衔接,有机结合,促进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在产业布局上,要根据资源禀赋、已有基础,确定各自的发展方向和特色产业,重点培育2-3个主导产业,增强产业关联度,形成集聚效应。在发展定位上,要由不断招引企业向集中做强产业转变,培育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协调配套的工业聚集区,避免盲目扩大园区规模和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用产业支撑园区经济。
二是基础先行。工业园区要吸引更多的投资,就要积极改善硬环境。要改变招商在前,配套滞后的发展模式,着力做好长远规划,超前投资,做到富规划、巧开发、强配套。要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重点后一般的建设原则,突出道路先行,抓紧完善路网体系,高质量建设连接城市、园区的快速干道,拉大园区总体框架。配套设施要及时跟进,重点搞好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等重要生产性基础设施,为项目创造良好条件。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园区不仅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区,更应该是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因此,我们既要围绕服务项目引进企业,抓紧建设一批金融、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设施,更要围绕服务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加快建设一批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生活服务设施,创造最佳人居和创业环境,使园区成为城市最繁华、最漂亮的区域,成为市民生活的乐园,真正实现既聚财气,更增人气。
三是项目支撑。主导产业是工业园区发展的灵魂。如果一个园区什么产业都有,却没有主导产业,眼前可能吸纳一些企业入园,但长远讲,关联度低的企业在工业园区简单拼盘的模式是没有前途的。因此,要包装一批符合产业定位、关联性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集群项目招商引资。要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新机遇,探索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培育具有领跑作用的大型企业。尤其要引导园区骨干企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战略,带动辐射一大批配套、协作、互补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我市工业经济的层次和素质。
四是环境保障。最近,我要求借高新区 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机,研究出台一些支持高新区 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具有突破性的特殊优惠政策。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都要增强服务意识,开阔思路,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要求,用足用好中省政策,对园区实行最大限度的放权和授权,确保园区开发建设拥有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各园区也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构建高效率、快节奏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全力推行封闭式管理、零费率收费和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以优质服务吸引项目落户、助推企业发展。要强化投资环境治理,建立企业、园区评价职能部门制度,坚决刹住个别干部吃拿卡要、刁难企业的行为,严厉打击少数不法分子强买强卖、阻挠施工等违法行为。要坚持以情待商,对外来投资者,要高看一眼,在政治上给予荣誉,在生活给予照顾,实心实意地帮助企业家,诚心诚意地支持企业家,全力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社会氛围。
五是机制创新。开发区和园区作为引领全市发展的重点地区、前沿阵地,应当也必须成为全市先进产业的集聚区、科技进步的先导区、体制机制的示范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因此,发展园区要有发展特区的理念,凡事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敢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在招商、融资、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新理念创出一片新天地。园区要办好,人才是关键。要改革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机制,打破现行的工资制度、人事关系终身制和干部职位终身制,实行全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推行绩效分配的激励机制,打造精干、高效、务实的园区管理服务团队。
三、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资本产业集聚的主阵地,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土地问题。首先,要做大增量。抓住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契机,将园区未来用地全部纳入建设用地范围。利用农民进城和撤乡并镇的有利时机,加大土地整合力度,将全市废弃的道路、工矿、村庄、学校占用的土地尽快置换,通过土地整合、村庄规划建设等挖掘用地潜力,重点用于园区项目建设。其次,要盘活存量。国土部门要对近年来关闭的五小企业产生的闲置土地,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对长期闲置的要依法收回,储备为项目用地。各园区要加大对园区用地的清理整顿,对规定时间内未能开工建设的项目,坚决收回。第三,要节约集约。要建立并实行园区投资强度最低标准制度,鼓励企业发展楼宇工业,多建多层厂房,提高容积率。高新区 和经开区 今年要率先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其他园区也要逐步规划建设。对那些投入强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带动不明显、高能耗、污染环境的企业,要从严审批,使有限的土地尽量向优质项目倾斜。第四,要积极报批。国家和省里对高新技术、能源、交通等项目用地,都留有一定的计划指标。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与上级国土部门的联系,多沟通,多汇报,积极搞好项目申报,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这些项目,要加大申报力度,争取有一批大型项目进入国家、省里的用地计划盘子。
二是资金问题。解决资金难题,除了要争取国家投入、银行贷款外,最关键的还是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到市场中找资金、求突破、谋发展。要实行三个一点:政府投一点,开发区筹一点,市场融一点,基础设施投入以政府为主,引进项目的投入以开发区为主,今后开发区的投入要逐步靠市场融资为主。各县市区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园区建设投融资新机制,加快组建园区投资开发公司,采取发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债券、企业垫支、合作开发、引进外来运营商投资、信托融资、股权融资、BOT融资等多种形式,撬动民间资本、海外资本投资园区建设。市金融办要尽快研究制定扶持企业上市的具体政策,对一些重点企业上市存在的土地问题、税收问题、债权问题、资产界定问题等,要一个一个地协调解决,全力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
三是节能减排问题。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就是增强发展后劲、保护生产力。在园区建设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绝不能因为追求规模而降低环保的标准和要求。各县市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制度,对入园项目认真把关,审慎选择,坚决制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的监管工作。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大力引导园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活动,大力推进节能、节材、节水等成熟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统筹城市、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废水、废气、废物问题。加快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韩城 、白水 循环经济园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建设一批新的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实现园区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四是富民问题。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必须切实贯彻与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思想,把园区建设的过程作为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过程,作为推进城市化、建设现代社区的过程,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不断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积极稳妥解决好征地拆迁群众关心的就业、住房、社保等切身利益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把园区建设归根到底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宗旨摆清楚,把园区建成后增加就业、拉动消费、促进发展、富裕百姓的前景描绘出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群众自觉参与到园区建设中来,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同志们,对我市来说,今后十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把园区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科学发展、融合发展、突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