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工作报告、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作的说明和在全会结束时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中央政治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深刻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深入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做好“十三五”时期及当前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览全局、高屋建瓴、重点突出、论述深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谋篇布局、设计展开,分三大板块、八个部分。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第三至第七部分构成第二板块,属于分论,分别就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进行阐述和部署。第八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讲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市委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10月30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专门下发《通知》作出部署。市委成立宣讲团,市委常委和副市长分别到各区县进行集中宣讲,11月6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在滨海新区作了首场示范宣讲。全市正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上来,把《建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充分认识 “十二五”时期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处变不惊,保持定力,运筹帷幄,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一是“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二是发展动力加快转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持续增产,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出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重大改革开放措施,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更加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五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13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群众收入增长连年快于GDP增速,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六是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赢得了党心民心。尤为重要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六是坚持党的领导。
关于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实践节点。这一奋斗目标实现得如何,关系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系到增强“三个自信”。“十三五”发展目标,是党中央基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坚持问题导向确定的。
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变,但随着时代发展,环境、条件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有一些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市场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必须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折冲之中,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总之,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建议》从7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等。
基于全面科学的形势分析,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更加有效地应对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建议》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
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全国年均经济增长要保持在6.5%以上、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8%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建议》提出的这些新的目标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目标一脉相承,也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了新的内涵;既是一个涵盖各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又突出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既是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要准确把握、扎实推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任务举措
以往的《建议》基本上都是《规划纲要》的缩减版,这次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中央把《建议》和《规划纲要》分开了,《建议》是纲领性的,体现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规划纲要》则侧重具体的工作部署。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管方向。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用五大发展理念谋篇布局,并以此为主线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安排,用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这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1.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不能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因此,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二是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拓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经济、蓝色经济空间。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六是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七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
xx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要向更高水平发展,必须向创新要发展、要效益、要潜力、要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五大战略机遇,带来了难得契机和广阔空间,也更加呼唤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培育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打造xx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二是以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目标,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建设为抓手,促进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努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提高先进制造研发水平。xx工业门类齐全,一些行业具有领先优势,职业教育比较发达,拥有大批技能人才,发展先进制造业具有良好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优势,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形成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建成先进技术、创新要素、高端产业的承接地和聚集地,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业态、新模式的原创地和策源地,成为科技研发转化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十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对接《中国制造2025》,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十个一”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围绕减少行政权、弱化审批权、规范决策权、强化监督权、监督执法权,深化各项改革措施,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抓好“清权、减权、制权、晒权”,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放大“一个平台管信用”改革效应,加快建设“信用xx”。完善政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深入开展“一助两促”活动,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创新创业环境。五是聚集培育创新人才。只有大量创新人才在xx发展,战略机遇才能成为xx的优势。xx一直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千企万人”支持计划、落实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建设“一区二十一园”创新人才平台、发展众创空间、推行“一张‘绿卡’引人才”,以产业聚才、以培训育才、以平台引才、以环境留才。
2.协调发展是内在要求,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就会导致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坚持协调发展,就要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二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三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四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xx面临的重大机遇。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实现这一目标定位,京津冀将成为具有较强整体实力、辐射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xx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在提高先进制造研发水平、构筑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等5个方面取得突破。要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空间发展战略,以“双城、辅城、中等城市、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为骨架,打造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城乡互动、和谐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做优“双城”,做强辅城和中等城市,做特小城镇,做美新乡村,做实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加快“三区”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延续历史文脉,保持特色风貌,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路。
3.绿色发展是必要条件,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发展潜力巨大,蕴藏着许多新的增长点。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富民,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就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二是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三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四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倡导合理消费,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五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严格环保执法。六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近年来,美丽xx建设加快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水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和绿化美化等“四清一绿”行动取得突出成绩。要持续实施“美丽xx·一号工程”,深入推进“四清一绿”行动,开展大规模、广覆盖的造林绿化活动,打造水绕津城、城在林中、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宜居环境,建设舒适、和谐、宜人的美好家园。加强环境污染治理。重点治理大气污染源,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0%。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坚持治污、修河、调水、开源并举,让河水清起来、联起来、活起来。扩大生态绿地空间,修复保护湿地,建设郊野公园和城市绿道。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推进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打造国家“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4.开放发展是必由之路,注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我们搞发展不可能封闭起来,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开放发展,就要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一是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完善投资布局。二是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三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四是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五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羸的方向发展。六是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xx要充分发挥自贸区和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打造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投资贸易高度便利、示范引领作用强劲的改革开放先行区。深化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xx自贸区创新政策,率先向京冀地区延伸和复制,成为三地对外开放的新引擎,为区域发展带来更多更大扩散效应。进一步放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市场准入,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期货保税交割、保税展示交易,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区域通关和检验检疫题意画,切实增强口岸服务辐射功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融入中韩、中澳自贸区建设,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走出去”,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进一步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业务持续创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动产融资等新兴金融业态,促进各类金融要素集聚运营,形成功能完备、服务完善、高效便捷的金融体系。巩固融资租赁领域优势,加快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金融国际化,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建立自由贸易帐户体系,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外汇管理制度、跨境投资制度,促进投融资和贸易便利化、利率比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创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
5.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制度设计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这都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共享发展,就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一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社会事业改革。二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四是促进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五是缩小收入差距。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六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统筹救助体系。七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八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场深刻变革。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经济结构、社会格局、发展空间都将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意义,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四、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实现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下气力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
1.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这其中有全球性、阶段性因素的影响,但根本上是结构性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果断措施化解产能过剩。“十三五”时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机遇不会等着我们,问题也不会等待我们。过去,我国生产能力滞后,因而把工作重点放在扩大投资、提高生产能力上。现在,产能总体过剩,虽然短期内投资可以成为拉动但最终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要在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加有效地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有力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拓展发展的新空间。今年,中央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xx的功能定位,这就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我们必须在区域整体功能中去谋划xx发展,强化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
转方式调结构是“十三五”时期的关键任务,其重点就是以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到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xx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动力,着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更多在全国叫得响的产业基地,形成新的产品群、产业群,推动xx在新的阶段实现更大发展。
2.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第一,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现在特别是要补足生态文明建设短板,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要加快完善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和差异化绩效考核,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第二,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当前,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虽然小康不是人人同样的小康,但如果现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建议》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产业扶持脱贫3000万人,转移就业1000万人,易地搬迁1000万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近2000万人,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在社会建设方面,我国有1800万左右的城镇低保人口、1.3亿多65岁以上的老年人、2亿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900多万失业人员,必须针对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财力保障方面,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关系,量入为出,既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保障民生力度,也不要脱离财力作难以兑现的承诺。第三,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城市和乡村、不同区域承担的主体功能不同。缩小发展差距不能仅仅是缩小城乡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在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都要缩小。要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2013年8月,xx市委十届三次全会通过《美丽xx建设纲要》,提出美丽xx不仅是天蓝、地绿、水清的xx,也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xx。我们要按照中央精神,解决好发展中的短板问题,把新的发展理念落实到美丽xx建设的实践中去。
3.防风险,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今后五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随着转方式、调结构深入推进,制造业要去过剩产能,房地产要去过高库存,股票期货交易和金融衍生品要规范化,过高的杠杆率要降下来,泡沫化的要挤掉一些水分,带来局部风险;规范处置僵尸企业、地方债务、影子银行、土地财政等,也会使隐蔽状态的风险暴露出来;经济下行影响财政收入,民生支出面临困难,人们的焦虑感增强重大社会治安案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转化而来的一系列风险互联网及新媒体快速发展,些社会热点扩散发酵,引发连锁反应社会问题,等等。此外还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金融安全等各种风险。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五、切实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全面实现"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创新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带领人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进。
1.必须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抓发展始终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执政地位、执政水平归根到底要靠领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体现。当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只有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长远发展,把握发展方向、谋划发展蓝图、提出政策措施,才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落实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2.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融合更加紧密,对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更加注重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判,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要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的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要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必须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情况、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是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任务越重,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越多,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要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4.必须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五中全会《建议》重在宏观性、战略性,主要提出思路性、方向性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的顶层设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建议》确定的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各地在制定规划中,要增加明确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前景光明,任务繁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