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脱落是家居中常见的问题,十分影响家居美观,那瓷砖脱落怎么办呢?下面一起来看看瓷砖脱落解决办法。
瓷砖脱落怎么办
局部空鼓:墙地面的瓷砖出现少量的局部空鼓,如在不影响橱柜、镜柜、花洒和热水器等安装的情况下,可以不予处理,但若是对安装和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建议把这局部的瓷砖敲掉重新铺贴。
边角空鼓:如果铺贴后发现瓷砖边缘出现空鼓,可对局部空鼓的部分进行浇灌处理,避免整体更换。
大面积空鼓:如果遇上空间有2/3的瓷砖出现空鼓,建议全部拆下来重新铺贴。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避免早强型水泥:如果选择在夏季和秋季进行装修,应该避免使用早强型水泥(水泥抗压强度较高,比普通型高10%~24%),水泥搅拌后很快就干掉,对施工十分不利。
修补要点:如果遇到铺贴时间较长的瓷砖出现空鼓,在拆除的时候可以从砖中间开口,然后慢慢向四周砸碎撬起,以免对四周的瓷砖造成破坏。
大规格瓷砖铺贴:施工过程中遇上大规格产品,在铺贴前需要做样板件,试验粘结强度,防止盲目施工造成大面积空鼓或者脱落的现象。
基层处理很重要:对于一些复杂的墙面,比如表面太光滑或者涂有防水层的墙体,必须先对其表面进行批荡、拉毛、挂钢丝网等,保证墙面的平整。
瓷砖脱落怎么办瓷砖脱落原因
施工工艺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垫层的水泥砂浆铺设太厚或者水泥加水太多,都会让铺贴的瓷砖发生掉落;另外,如果是大规格的瓷砖,如果留缝过小,热胀冷缩互相挤压后,容易造成起翘和破裂。
基层处理问题:墙面地面基层处理不干净、浇水湿润度不够、瓷砖背面浮尘未除、铺贴前水迹过多都会导致瓷砖与墙面粘结不紧,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松脱掉落的情况。
瓷砖质量问题:瓷砖的质量也是影响松脱原因之一,瓷砖的吸水率直接影响粘贴的牢固程度。国家规定,瓷质砖的吸水率是E≤0、5%,瓷质砖的收缩膨胀率约为4×10-6,当瓷砖吸水率或者水泥没有达到标准时,发生热胀冷缩后,瓷砖与水泥收缩率不一致导致分离掉落。
日常使用问题:以为内瓷砖的吸水率较低,如果在瓷砖未与水泥完全贴合时,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如踩踏或者硬物的撞击,容易造成瓷砖和水泥的分离,砖底出现空鼓。
上面介绍了瓷砖脱落怎么办的相关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避免瓷砖脱落。
第一、铺地砖要先铺平地面
将未涂水泥的地砖铺在地面,敲平后,将水泥浆涂满地砖,铺于地面,四块砖的对角位置齐平。而铺设的顺序也有讲究。贴地面砖应由内向外贴,如地面有坡度或有地漏,应留意按排水方向找坡;墙砖应从下向上铺贴,为美观起见,最底层的砖应后贴。墙砖贴完后再压地砖。另外,一面墙不能一次贴到顶,以防瓷砖自重较大,引起塌落。铺完地砖短时间内不要踩踏。
第二、贴砖前清理基层面
如墙面上有石灰膏、乳胶漆、壁纸等装饰物,或地面上有污物,一定要清理干净,否则水泥砂浆与基层粘结不牢;
另外,假如墙体自身有裂痕,应做妥善处理后才可贴砖,以免日后基本结构裂痕变大导致墙面砖开裂或脱落;
还有,对于平整度或垂直度差距太大的地面、墙面,还要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铺前还要比较瓷砖的色彩差异。
第三、墙面砖要充分浸水
由于墙面砖有着较高的含水率,在粘贴时必需考虑到它的这一特性。贴砖前基层应充分浇水潮湿,否则,砂浆中的水分被干燥的基层和瓷砖迅速吸收而快速凝聚,会影响其粘结牢度。否则,墙砖会从水泥里吸收水分,使水泥无法起到粘贴剂的作用。
第四、瓷砖尽量多泡
冬天,因为材料较之寻常更为干燥,所以对于地砖、瓷砖等需要经泡水处理的材料,要延长泡水处理的时间,使其水分接近饱和状态。这样,就不会泛起在粘接时因为瓷砖干燥而从水泥中吸水的情况,从而发生与水泥粘接不牢固,泛起空鼓、脱落现象,给您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就是关于瓷砖脱落怎么办以及瓷砖脱落解决办法的全部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