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礼貌待人的谚语
在中国从小长辈父母就会教导小孩要做一个懂得礼貌礼仪的人,因为小孩的人格和性格都是由小时候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所决定的,所以要让小孩经常受到良好的教育内容的熏陶。首先,在古时候,孔子是作为礼仪的传导师,他对弟子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也是关于礼仪,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礼貌,他的很多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礼貌待人的谚语或格言,例如:在由孔子的弟子汇总而成的《论语》中的礼貌篇有一句是“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做人首先要以礼作为人的基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礼貌是多么的重要。还有一句是人们所熟知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识礼而做人是为人做事方式。孔子这样的关于礼貌待人的名言可以说是谚语,让人受到警醒的言语!
中国古时候这样重视礼仪的名人不止孔子一个,还有其他的一些名人和他们的谚语。荀子是孔子的弟子,虽然有一些言论不同,但是在礼仪这一方面的看法都是一样的。“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是出自于荀子口中的一句谚语,这句谚语的意思大概是:仁义礼善对于人们的意义就像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对于老百姓的意义。长时间受到这般礼仪熏陶的名人和百姓都如此重视礼仪,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盛誉也是实至名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