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防晒知识大扫盲

2019-02-16 00:45:59浏览:76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防晒的基础知识  一.为什么要防晒  大家都知道,防晒防的是紫外线。紫外线按波长可被分为UVA(长波紫外线320-400nm)UVB(

防晒知识大扫盲 山村

  防晒的基础知识

  一.为什么要防晒

  大家都知道,防晒防的是紫外线。紫外线按波长可被分为UVA(长波紫外线320-400nm)UVB(中波紫外线280-320nm)UVC(短波紫外线100-280nm)三种类型。由于臭氧层阻碍UVC到达地表,所以日常生活中能够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是UVA与UVB。

  通常来说,一天中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紫外线的照射最强;如果按天气来说,天气特别晴朗,紫外线最强,其次是晴天、多云、多云、下雨,依次减弱;按月份来说,一年当中4月至九月紫外线照射最强;按季节就是夏季最强,冬季大概弱20%左右。所以在夏季中天气特别晴朗的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时紫外线最强。

  UVB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引起皮肤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它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UVA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穿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的光老化,并且这种影响是可叠加、可累积的、不可逆的,甚至引起皮肤癌。

  二.防晒的多种方式

  防晒的最优选择是宅„„次优选择是用质地紧密不透光、深色的衣服(所谓“透气的浅色的防晒衣”的时候五爷真的想说“忽悠,接着忽悠”)、阳伞、帽子、太阳镜、口罩等物理防晒手段来遮挡,并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间暴露在阳光下。接下来才是使用防晒霜。

  但是有时候大家无法避免要暴露在正午的阳光下,比如上午11点半下课去吃饭、下午1点半去上课的路上,所以今天五爷就跟大家来看一下怎么选择和使用防晒霜。肯定有人会担心,这些防晒剂糊在脸上安全嘛?其实防晒这个事儿,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紫外线的伤害更大

  三.如何使用防晒霜 说到防晒,不得不提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SPF)的概念,即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打个比方,就是如果你在某种阳光强度下1小时会达到最小红斑量,那你涂了SPF15 的防晒霜就可以让你在同样强度的光线下15个小时才达到最小红斑量(当然,这是在绝对理想状态下。事实上一天内你接受的紫外线强度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且防晒霜也会随着汗水、擦拭、分解等原因消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SPF衡量的主要是对UVB的防护能力。

  理论上来说,S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但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数据显示,SPF超过50后,防晒效果没有显著增强。具体来说,SPF50与SPF100的防晒霜在效果上只有1%的差别,也就是说SPF50的防晒霜可以阻隔98%的UVB而SPF100的防晒霜可以有效隔离达到99%。www.3lian.com

  根据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当所测产品的SPF值大于30,且减去标准差后仍大于30,最大只能标识为SPF30+,而不能标识实测值;当所测产品的SPF值大于30,减去标准差后小于或等于30,则最大只能标识到SPF30。因此,在国内的正规商场里是看不到SPF标示大于30的商品的,但一些进口防晒霜的SPF实际值大于30,具体多少就需要大家自行到网上了解啦。

  防晒霜只有使用足量才能达到防晒效果。测定SPF值时,样品(防晒霜)的用量是2毫克/平方厘米。这意味着,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要用到这个量才能得到商品所宣称的防护效果。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是,SPF与用量关系符合指数形式,即Y=ax。其中a为与产品标注SPF有关的常数,x为使用量。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一支SPF50的产品,使用标准用量一半时你将只能得到SPF7;若真的只用到0. 5毫克/平方厘米,它的SPF将下滑到2.5。所以如果用量使用不足的话,就相当于花了SPF50的高价钱买了一支SPF7.5的劣质防晒霜了。关于具体是用多少,先看看自己的防晒霜是偏欧美系的厚重膏状还是日系的稀薄乳液。欧美系的,差不多要1枚1元硬币大;日系最稀薄的乳液要2枚硬币的量(面部用量)。

  评价UVA防护力的方法,因为各国直到现在也没有将防护UVA的指标统一起来,故而产品上标注也是五花八门。已有的UVA-PF(UVA Protect Factor,UVA防护指数)包括PA(又称PAF,日本用),PPD(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法国提出)等。虽然还没有人体实验进行测量,但从理论上分析,同种防晒霜对UVA的防护能力均与防晒霜使用量呈线性关系。

防晒知识大扫盲

  五种SPF30产品的UVA防护力与用量的关系

  四.物理防晒VS化学防晒

  防晒霜的成分分为两类,物理防晒成分和化学防晒成分。

  物理防晒,顾名思义就是以物理的方式反射、散射紫外线,就像给皮肤撑起一把遮阳伞,避免紫外线中的UVA和UVB直接照射皮肤。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氧化锌等矿物颗粒成分。其优势在于对紫外线中任何波长的光线都能做到很好的防护;在涂抹后能立即产生防晒效果,防晒能力基本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通常不会刺激皮肤印发敏感。其缺点在于质地偏于油腻、容易泛白、厚重不透气,由于二氧化钛、氧化锌都能吸收水分,所以涂抹后皮肤易缺水干燥。

  化学防晒,原理是“吸收”——将紫外线吸收后再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放出来,避免其直接伤害皮肤。其优势在于其清爽舒适的使用感,轻薄不油腻。在盛夏时节“定量”防晒难免会觉得厚重,如果很难按标准用量使用防晒产品,只能提高防晒指数以实现理想的防晒效果,高倍防晒产品一般都采用了化学防晒成分。其缺点在于,:化学防晒剂一般在涂抹后20分钟左右才会发挥效果,防晒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逐渐分解,防晒效果就会慢慢下降,直至失效;由于其成分复杂,会增加皮肤敏感的风险;一些化学防晒剂在吸收紫外线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皮肤氧化。

  那我们究竟是选择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呢?相较而言,物理防晒剂本身更加安全,既不会分解也不会被皮肤吸收,因此纯物理防晒对于敏感肌来说是比较理想的防晒选择,另外针对婴幼儿设计的防晒产品大多也选择了物理防晒剂。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完美清透底妆打造好气色

上一篇:

半裸妆清新自然又不失甜美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