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苗喜冷凉,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生长适宜温度为16~23℃。因此,茴香3-9月均可播种、栽培,宜平畦种植。茴香苗较耐弱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氮肥充足,浇水便利的情况下,可获得优质高产。
2、怎么种茴香
茴香多采取湿播法播种,即做畦时留出覆土,播前先浇底水,下后均匀散播,并覆土。茴香叶面积小,很适合密植,每亩播种量3-5公斤。为使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最好先进行浸种催芽。方法是把种子浸泡24小时,然后用手将种子揉搓并淘洗数遍至水清为止,将湿种子摊放在麻袋或草席上,放阴凉处稍凉一下,再盛在瓦盆里,盖上湿布于16℃-23℃下催芽。如果播干种子,播种后要注意勤浇小水,保持畦面湿润,以利幼芽出土。若出苗期间水分不足,易发生缺苗现象。幼苗出土后生长缓慢,易生杂草,应注意除草。茴香苗苗期宜保持畦面见干见湿。当植株长到l0厘米时,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若一次采收完,可不问苗。若多次采收,要结合除草及早间苗,苗距为5~6厘米。当植株高达30厘米左右时,即可收获。如实行多次收获,可收割留茬,新芽长出2~3厘米后进行追肥、浇水。
营养及功效
茴香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PP、胡萝卜素以及纤维素,导致它具有特殊的香辛气味的是茴香油,可以刺激肠胃的神经血管,具有健胃理气的功效,所以它是搭配肉食和油脂的绝佳蔬菜。茴香菜熟食或泡酒饮服,可行气、散寒、止痛。茴香苗叶生捣取汁饮或外敷,可治恶毒痈肿。茴香味辛,性温。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
栽培技术
1.播种方式
①正播有冬播(包蛋)和春播两种方式。冬播在上年冬前将种子播入压好盐的适墒将冻农田中(喀什垦区11月25日~12月5日,也可用3厘米地温低于5℃为指标),第2年收获。春播在当年春天播种、管理、收获(春播时间的提前程度与收获茴香产量呈非直线形正相关性)。
②套播利用茴香生育期短的特性,在春播地膜宽窄行作物播种结束后,宽行套种茴香。套播以4月12日前或5厘米地温不高于15℃为宜。
茴香多采取湿播法播种,即做畦时留出覆土,播前先浇底水,下后均匀散播,并覆土。茴香叶面积小,很适合密植,每亩播种量3-5公斤。为使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最···2.品种选择
宜选择分枝能力强、丰产、抗倒伏且经提纯复壮、筛选过的籽粒饱满的莎车小茴香。
3.播种要求
正播茴香有穴播和条播两种。冬播以穴播(行距20~30厘米,穴距9~12厘米)为主,春播以条播(30厘米等行距、株距5~8厘米)为主。套播用穴播。播深1.5~2.5厘米,播后镇压。每公顷用种量22.5~30千克(千粒重1.3~1.8克)。穴播每公顷30~50万穴,保苗140~200万株,条播保苗150~180万株。
4.管理
①早春田管以增温保墒为中心。正播茴香在苗前宜进行浅耙镇压,苗前遇雨及时耙地,破除板结,以利保墒出苗早发。浅耙方向与播种方向垂直,耙深不大于2厘米,且带碎土镇压器。
②苗期田管以化调为主,辅以人工拔草和间定苗。茴香幼苗2~4叶期,喷施叶面肥1次(1%~2%的磷酸二氢钾+0.5%~1%尿素)。幼苗5~8叶期,对生长过旺田块局部喷施0.15%~0.3%缩节胺,增强旺苗基部节间粗度,降低植株高度,防止后期倒伏。
茴香多采取湿播法播种,即做畦时留出覆土,播前先浇底水,下后均匀散播,并覆土。茴香叶面积小,很适合密植,每亩播种量3-5公斤。为使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最···③花果期田管以防积雨淹害为重点,养根保叶,促粒实,增粒重。小茴香较耐旱但不耐涝,5~6月份如遇降雨,田间积水超过8小时,会形成淹害,造成植株死亡,甚至绝收。故遇中至大雨,及时排涝。茴香花果期虽对水肥要求不高,但重叠期较长。气候异常、土壤干旱会对开花、受精以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可叶面喷施浓度为0.2%~0.4%的硼、锌微肥,提高结实率。茴香生长中后期,有脱肥早衰(叶色发黄)的点片,可喷施1.5%~3%尿素叶肥,提高植株根叶吸收养分的能力,促使果实正常成熟。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点片,可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提高千粒重,达到整体收获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