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爱情的现实

2019-02-19 12:27:26浏览:83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英国发生了一桩关于好人卡的谋杀案。30年后,当地居民立了一块自省碑:别让需要你的人觉得你太好,而是要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很

  英国发生了一桩关于好人卡的谋杀案。30年后,当地居民立了一块"自省碑":别让需要你的人觉得你太好,而是要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

  这桩谋杀案很奇特,死者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小镇的人甚至评价他,这辈子都没跟人斗过嘴。

  没有仇人,没有妻儿子女,每天本本分分地在不远的一所私立学校教书,按时上下班,周末去做礼拜,虽然不是有太多人喜欢他,但也从来没有人讨厌他。没有病史,更不是意外,谁会对这样一个人下狠手,竟然一刀直插进胸膛,毫不留情的手法。

  警察调查了小镇所有录像,全是熟人,有一两个陌生人也能提供充分的不在场证据,所以,这是一桩棘手的谋杀案。电视台天天在报道,小镇居民惶恐不安,警察局压力很大,只好整天跑到死亡现场取证,寻找线索,可惜,这一切都是徒劳。

  这个案子一直悬了三十年,而且,三十年后也并不是警方成功破案,而是凶手无意间泄露了天机,我要讲的重点便在这里。

  那是在伊顿公学的开学典礼上,学校请来了著名的商业大家艾维尔先生作励志演讲,他一生坎坷,从一名乞丐奋斗到如今的成就,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他的事迹。

  可他为什么会被警察盯上,只因为伊顿公学的一位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艾维尔先生,你那么富有,可为什么不做慈善呢?

  事实也的确如此,连伦敦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马森都曾公开调侃过,说艾维尔先生真像莎士比亚戏剧里的一个男主角,是谁呢?夏洛克。

  哦,对不起,回到伊顿公学的问题上。当时,艾维尔先生迟疑了片刻,接着便说出了惊世骇俗的一段话:"如果我去做慈善,那么,我会杀死很多人,或者,我被很多人所杀。"

  这是什么意思?没有人能理解艾维尔到底在讲什么,最后还是一旁的主持人打了圆场:"艾维尔先生,您能给我们的孩子们讲得更具体一点吗?"

  "当然!"艾维尔的演讲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非常自信地站在演讲台上说:"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他的不满足,只有不满足于现状,面临着生存压力,他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量,去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不满足,所以我才有今天。"

爱情的现实 山村阅读

  全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确实,艾维尔先生用一生的奋斗证明了他的价值,可是,这与慈善有什么关系?所以,主持人趁着全场热烈的气氛,立马追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做一点慈善去帮助那些难以生存的人呢?

  "你错了,如果我是一个没有生存空间的人,我就不希望任何人施舍我,因为别人的慈善会让我觉得满足,觉得不争取也能活下去,谁这样对我,就是在害我,我宁愿把身边这样的好人杀死。"

  就是因为这段话太过震撼,虽然其中不乏真谛,但当电视台热播出来时,一位当年的老警察觉察出了一丝端倪,艾维尔曾经就是一位乞丐,二十年前,他就在那起谋杀案现场附近乞讨,只不过,谁都没想到他会是凶手。

  谋杀案告破之后,报纸上一行叙述触目惊心:"他每天都会给我一点钱,我讨厌他这样子对我,如果他不死,我就永远站不起来,他要杀死我的希望,我就要杀死他。"

  这是发生在英国温莎小镇的一桩真实谋杀案,因为这桩谋杀案,当地居民特意在小镇立了一块"自省碑",上面是当地一位著名绅士亲手刻的碑文:不要让需要你的人觉得你太好,而是要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

  文/谢素军爱情是一种瞬间的快感,所以我们总感叹它的流逝。有人说“爱情抵不住现实的消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现实的消磨”都是什么?

  你和一个人越亲密,会越多看到他的疲惫

  你爱上一个人,因为她脱俗的气质,因为他运筹帷幄的魄力。我们常常像崇拜明星一样,钟情于一个人。那时候觉得Ta很有力量,似乎能拯救你,能带你进入想要的生活。这种最初的崇拜,却往往会把我们带进阴沟。请注意,无论一个 人是花魁、总统、财阀还是行业大拿,只要你成为Ta亲密的人儿,你会更多看到他不为人知、不善伪装的一面。

  她工作的时候光鲜亮丽,但可能私下里非常邋遢、懒惰,常常疲倦得大脑短路;他看起来魅力十足,是社交大人。但可能回到家就疲惫的只会睡觉;他在圈子里是有名的攻坚人才,但 在你的身边却十分软弱,事业上的一点失利都会令他心情烦躁,极易发脾气……如果你一直迷恋着Ta闪耀的部分,当你发现,他呈现给你的更多是疲惫的话,那你 注定失望,而且是彻底的失望。

  这种失望摔下来很疼,而且很有杀伤力。所以我们常看到一个男子疯狂追求一个女孩,但在得到后就 弃如敝履;一个女孩迷恋一个优秀的男子,拥有他后却发现不是自己要的幸福……所以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刚谈恋爱时, 我们往往会像“打了鸡血”一样,拼上精力去让对方爱上自己,所以那时候表现出的“努力”常会随着两个人关系的稳定而逐渐软下来。这时候,不是Ta的爱减弱 了,而是你们的默契增加了,Ta不必再强撑着装有精神给你看了——疲惫常常是一个人最安全时,所表达出来的常态,再耀眼的人,也需要暗淡来休憩。如果Ta 对你黯淡,说明Ta真的信任你,不要再要求Ta也像对外界时一样“强撑精力”的对你。

  我们都有体验,我们自己也常常感到无 力,常常在车上瞌睡,常常不想说话,不是嘛?

  你若只爱Ta的精彩,那你还不爱Ta。假若你也尊重Ta的疲惫,就像尊重自己 的。我想你就会获得长久的爱情。走入更精彩的人生,而非落入坟墓。

  能两个人一起共享的事,少之又少

  这个世界上能两个人一起共享的事情,非常少。你可以数数,看电影、压马路、双人电玩游戏、烛光晚餐、游乐园……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知 道,这些事只有在刚谈恋爱时才常常做,慢慢的,你们就不需要这些事来连接你们了,因为它们浪费时间还费钱。即使你们在一起做这些事,内心体验也常常不同。 一起看电影,其实是各看各的,彼此都有自己的理解;压马路,也是各看各的风景,即使打闹嬉戏,也就15分钟,就会累了,然后继续走路,看自己的风景;一起 吃饭,味道也是自己才知道,你觉得好吃,他可能觉得不好吃……

  所以两个人在一起,能做最多的事,就是陪伴。我 干我的,你干你的,我们只是在一个空间里而已,你知道有另一个人坐在那儿,你就感到很踏实,而已你看那些已经进入稳定爱情的两个人,他们很相爱。但他们下 班回家一起吃一顿饭后,还是一人一台电脑,他打游戏,她逛淘宝——有2-3小时的晚间黄金时间,他们都是独享的——这就是所谓的“个人空间”,虽然那 2-3个小时,他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不同的是,身边伴着另一个人——这就是爱情,最常态的爱情。

  我们刚爱上一个人,那时的爱情并不是爱情的常态,而是爱情的初始亢奋态。如果你认定爱情就一直是这样了,那你是看错爱的本质。你每天还在变化呢,为什么 爱情就不会变化?14—30岁是你的亢奋态,30—70岁才是你的常态。其实比比时间就知道,哪个是你的常态。爱情也是一样。

  很多放弃爱情的,对婚姻失望的,甚至离婚的,都是因为要求爱情一直亢奋,不接受它的常态。

  你还要求什么呢?有个人愿意用很 多的时间和你呆在一起,即使他是看着自己的书,玩着自己的游戏,但这就是爱情。你也可以看自己的书,玩自己的游戏。悦纳了这样彼此相伴又相对独立的空间, 你们才能有机会拥有未来N年精彩的瞬间。

  很多现实会打破你的爱情幻想

  票子、房子、车子、孩子……这些都足够打破你的爱情幻想了。

  但这并不是因为爱情脆弱,而是因为爱情本来就不幻想,它很现 实。

  两个人凭什么没有血缘关系还联系在一起?他凭什么给你花钱?她凭什么对你保持忠贞?——只因为幻想般的爱情吗?只因为那 些好感、亲吻、拥抱、甜言蜜语吗?要知道这些表达毫无成本,所以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你的爱人对你表达,也可以转过身再对别人表达。——因为“表达”本身就 只是爱情里最初级的成分,只占爱情的10%。这就好比一顿饭的凉菜,爽口、开胃,但填补饱肚子——如果你认为这就等于全部爱情,打算用这种程度的爱情交换 婚姻,那恐怕你会“死得很惨”。

  爱情的现实=表达+情感+财产+责任

  一个人说“来,咱们做男女朋友吧”或者“我爱你”,和你 确定了关系,Ta只给了你10%的爱情;Ta把你带入自己的人际圈子、家庭,这是对你的情感认可,此时Ta给了你30%的爱情;如果Ta告诉你Ta的真实 月收入,并把自己的账户和你联名,用你的钱也给你钱用,这时可以说Ta给了你60%的爱情;当Ta小到买菜,购买电器,大到职业规划、人生计划都把你考虑 在内时(注意,这种考虑是行为上的,而非口头上的),才能说,他给了你接近100%的爱情。为什么是接近?因为留点余地,就总有变得更好的空间。

  请注意,这四个部分组成爱情,缺一不可,而且一层比一层比重更大,但都必须建立在前面一层的基础上。如果一个男人和你 确认关系,然后给你钱用,却没有把你带入圈子,他很可能只是像和你玩玩。虽然他给你钱,但因为没有给你圈子,所以根据这个公式,他依然只给你10%的爱 情。

  如果你总抱怨爱情抛弃了你,或者世上没有真爱。拜托你重新认识一下爱情的现实吧!

  如果你不在相恋前,认识到这些现实都是爱情的必然,很可能你会成为很轻易的“分手者”,也会对爱情失去信心。

  最后,我们再来修正一下爱 情的定义:因为爱,你可以忍耐它许多无情的地方,这才叫爱情。

  圣经上无比精准的说:“爱是恒久忍耐”——忍耐疲惫,忍耐无聊,忍耐独处,忍耐现实——忍耐并不是压抑,而是因为懂得所以悦纳——我们都是为了快乐才去忍耐的,当你发现爱情的现实才是你 寻找伴侣真正的目标时,相信你一定会拥有比想象的好100倍的爱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当我听说你还相信爱情

上一篇:

爱情:别用力过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