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
以分株繁殖为主,用手或工具皆可,去除老根,3个茎1盆。亦可用茎插或分栽植株顶部芽形成的小植株繁殖。或无菌播种。
宜在高温温室中栽培。冬季有明显的休眠期,越冬温度10℃左右,温度忽然升高到20℃以上会影响花芽分化。生长期适温25~35℃。花芽分化前应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浇水,以利于翌年开花。生长期保证水分,忌积水。需肥量较大,生长期可每周施薄肥一次。
施肥
幼苗及中苗生长期间,施用氮、磷、钾均衡,或氮肥较高的肥料;成苗或开花株则于春季多施氮肥,以培养新芽及肥培假球茎,到初夏则偏重磷、钾肥,尤其是磷肥,可促进假球茎肥大,如此才能储存充足的养分,以供开花之需;到了夏末入秋之际,则可停止施肥。施肥的方法,除了长效性的肥料外,最好也能采用“薄肥多施”的原则,大约每隔7~8天施肥1次。
也许因为秋石斛的花形犹如蝴蝶—般,所以有人也将它称为“蝴蝶兰形石斛”;另外有一种市面上较少见的秋石斛,其花瓣细长卷曲成羚羊角一般。前者主要来自夏威夷。换盆及盆土
秋石斛宜在进入生长期前进行换盆。不过最佳的时机应在新芽刚萌而新根未长出之前,但由于时机较难掌握,故仍以生长期前进行换盆为佳。秋石斛的根系纤细,比较适宜生长在小盆中,倘若盆子太大,水分过多时,易使根系发育不全,甚至造成植株死亡。排水良好是栽培秋石斛最佳盆上的必须条件,因此以通风性良好的蛇木屑为最理想的盆土,另外、再添加少许水苔泥炭,有助于保持水分。
栽培适宜温度、水分
宜在高温温室中栽培,冬季有明显的休眠期,越冬温度10℃左右,温度忽然升高到20℃以上会影响花芽分化。生长期适温25~35℃。花芽分化前应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浇水,以利于翌年开花。生长期保证水分,忌积水。需肥量较大,生长期可每周施薄肥1次。
也许因为秋石斛的花形犹如蝴蝶—般,所以有人也将它称为“蝴蝶兰形石斛”;另外有一种市面上较少见的秋石斛,其花瓣细长卷曲成羚羊角一般。前者主要来自夏威夷。市面上常见的秋石斛,大部分均来自Dendrobium phalaenopsis这种石斛兰的杂交品种,而这品系的秋石斛花形酷似蝴蝶,其种名即是类似蝴蝶之意,盛开时就像田蝶在原野上飞舞一般,花姿轻俏可爱。乍看之下,秋石斛与蝴蝶兰还真有几分相似,而事实上,两者的花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也许因为秋石斛的花形犹如蝴蝶—般,所以有人也将它称为“蝴蝶兰形石斛”;另外有一种市面上较少见的秋石斛,其花瓣细长卷曲成羚羊角一般。前者主要来自夏威夷,花大而形态丰满,色彩浓红,是台湾最常见的秋石斛;后者多半来自泰国和夏威夷,花形变化大,花色也多,花期长而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