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山桔已经称为岭南第一热门树种,优点不说了,玩的人都清楚。但如何把下山桩种活,是玩盆景的第一步,也是让不少人头痛的事。
第一点:山桔下山桩挖掘最好季节是3到5月,清明前后最佳,下山后最好不洗根,就是把根喷湿用遮光的包袋封好进行运输最好。
第二点:种之前杀根,根口用利刀45度环切,增大根皮切口面积尽量使根口的根皮光滑,杆的截口用自粘锡纸封口。
第三点:最好用大点的透气泥盆或者下地围砖高培,介质用过筛的淡水粗沙粒最理想,用15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定根水,树身包棉布或者水苔保湿,三天后再淋一次根太阳生根水,平时多向树身喷水,尽量少淋水。
第四点:阳光照射问题,尽量避免正午太阳光,最好早上能照三个小时,下午也是两三小时,不能够全阴,否则容易烂根。
第五点:当桩开始发芽,加强每天的喷水次数,直到叶子变硬,芽点不再长,如果是水芽的叶子出现了脱水现象,停止生长时,应及时修剪舍弃大部分芽点,保留的芽点剪短剩下三到四张叶子的位置,,以免出现更大的养份和水的流失。
第六点:只要新芽不萎缩,等待二芽的到来。二芽的到来,叶子有光泽,芽的基部开始变白,木质化,可以说是基本成活,二芽停止生长之后全日照种植,加强肥水管理。
等到三芽来临,可以大肥大水伺候,桩开始长旺,开始默识想要的芽点,秋天选好芽,还没杀到位的杆,第二年立夏至到立秋杀最好!因为这个时候树桩处于生长旺盛期,养分和水分都足,愈合组织长出来最快,但如果是重杀,也就是杀大杆,剃光头,最好杀了之后遮阴,勤喷水,等但新芽老叶之后,再全日照,等到芽点全部到位,开始进入玩时代!
山桔,乔木,稀灌木,小枝绿色,具纵槽纹。叶片革质,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种子,椭圆形,长2-2.5厘米。花期6-8月,果期11-12月,同时偶有花果并存!山桔(Fortunella hindsii (Champ. ex Benth.) Swingle)乔木,稀灌木,高(3-)5-15米,胸径20-40厘米;树皮灰白色,粗糙;生境: 山谷林下, 山坡灌丛, 疏林中, 溪边。
小枝绿色,具纵槽纹。叶片革质,卵形,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7-16(-20)厘米,宽3-6(-8)厘米,顶端急尖,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干时背面苍绿色或褐色,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侧脉纤细,10-15对,至近边缘处网结,网脉在表面不明显;叶柄长0.6-1.2厘米。花杂性,同株。雄花序成聚伞状圆锥花序式,长5-7厘米,有时单生,总梗和花梗具关节,雄花直径2-3厘米,花梗长0.8-1.5厘米;萼片2大2小,花瓣橙黄色,倒卵形,长为萼片的1.5倍,花丝合生成4束,高出于退化雌蕊,束柄长2-3毫米,每束约有花药50枚,聚合成头状,有时部分花药成分枝状,花药2室;退化雌蕊柱状,具明显的盾状柱头,4裂。雌花序有雌花1-5朵,退化雄蕊束短,束柄长约 1.5毫米,短于雌蕊;子房长圆形,上半部略宽,2室,无花柱,柱头大而厚,盾形。果卵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5厘米,直径2.5-3厘米,成熟时黄色,盾状柱头宿存。种子1-2,椭圆形,长2-2.5厘米。花期6-8月,果期11-12月,同时偶有花果并存。
山桔,乔木,稀灌木,小枝绿色,具纵槽纹。叶片革质,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种子,椭圆形,长2-2.5厘米。花期6-8月,果期11-12月,同时偶有花果并存!栽植技术
1、选育阶段
山桔的最佳采挖时间是立春后、清明前,山桔怕寒冷,立春前种植要用薄膜袋保温,清明后气温逐渐升高,不利成活。山桔、九里香同属芸香科,九里香根头不能长时间浸水,但山桔可以用生根剂浸泡24小时而无碍,反而发根迅速,萌芽整齐。
2、蓄枝培育
树桩成活后,中秋前后可进行疏枝定托。逐步加大肥水比例,一任所留枝托疯长,大雪后停肥。山桔八月尚可萌新芽,休眠期不明显。第二年一般不改植换土,立春后即薄施萌芽肥,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可进行打肥大水的管理。由于育桩时用的是河沙,所以成活后要特别加强肥水的管理,盆面可施腐熟的农家肥,再增加腐熟的固型饼肥。水肥7天一次,这样的肥培育管理新枝生长迅速,增粗明显,一般二年时间可培育到1.5cm粗左右。山桔开花结果,要将青果摘除,不让空耗养分。
野生桔移植新盆后,生长较难恢复,一般三年左右才进行第一次改植换土。如果在三年内能培育到第一、第二节,则今后枝条的长粗要容易的多。
3、成型阶段
第四年立春后进行改植换土,把树种起出、重剪,修剪大部分的新根,改植在观赏盆内,用盆宜浅,并稍小一点为好。可用筛选过的塘泥70%,沙30%的比例进行种植,一个月后选留壮芽,进行适当的造型。以后回复到上一生长周期的管理。山桔每年宜在立春后重剪一次,为了增加横角枝的密度,可在第二年重剪新萌芽后进行摘顶,按需要一次摘芽到位,半月后在摘口部位重萌二次芽,这样一年也就取得了二节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