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的形态各异,颜色多样。山茶花的花瓣层层叠叠,柔软而有弹性,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春天一到,怒放的山茶花竞相绽放,一片片的山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美丽。它不仅代表着平凡云南人身上勤奋憨厚的美好品质,更代表着厚重而渊远的云南历史。
云南山茶花也叫滇山茶,别名玉茗花、耐冬、曼陀罗等。原产云南。其树体较高大,荫浓叶阔,花朵硕大,生长过程中的叶子,有其典型的特性,是中国传统花木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中国名花,看云南;云南名花看山茶花。”一句话透彻表述云南山茶花的重要地位。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的美誉,并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现在是昆明市的市花。
山茶花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一4米。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可达50-60片,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均有。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重瓣花不能结果。
山茶花的形态各异,颜色多样。山茶花的花瓣层层叠叠,柔软而有弹性,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春天一到,怒放的山茶花竞相绽放,一片片的山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但有的茶花品种开花较早,有的开花较晚,总体来说,可历时7~8个月之久。持久的花期,使它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观赏植物。 山茶除原种外,园艺品种很多。当今世界上山茶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我国山茶的品种约300余个。
分布区为云南高原中亚热带气候。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温15-17℃,1月平均温5℃以上,极端最低温不低于-10℃,极端最高温不超过35℃,年降水量约1100-1500毫米,相对湿度70-80%%u3002土壤为红壤,pH值5.5-6.5。山茶花耐受的最高湿度为35℃,超过35℃就会出现日灼。当温度上升至10℃以上时开始发芽,30℃以上时停止生长,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8-25℃之间;山茶花的始花温度是2℃,适宜花朵开放 的温度是10-20℃之间。
山茶花的形态各异,颜色多样。山茶花的花瓣层层叠叠,柔软而有弹性,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春天一到,怒放的山茶花竞相绽放,一片片的山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山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在江南的梅雨和台风季节要注意排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烂致死。在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地区,都可生长良好。 山茶喜肥沃、硫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PH值在4.5-6.5范围内都能生长,以5.5-6.5之间为佳,偏碱土壤不适于山茶花生长。山茶花1年有2次枝梢的抽生,第1次3月中旬-4月中、下旬开始萌发,至5月中、下旬停止生长,通称春梢;第二次自7月中、下旬萌发。9月,称夏梢;以后即进入停止生长期。春梢生长量大,夏梢生长量小。在正常条件下,单花开花期为7一15天左右,同一重瓣品种的花朵,如在晚秋与初冬开放,单花寿命可长约1个月之久。
因栽培历史较久,目前一些寺庙还保留有元、明等朝代的古对。山茶花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在园林绿化和家庭栽培上应用十分广泛。 1955年杭州市植物园开辟了一个50余亩的木兰山茶园,种植山茶花50余个种与品种。昆明植物园,云南山茶园也是个饶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
山茶花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具有花色美,花期长,叶片亮绿,树冠多姿,以及在高大树冠下能良好生长的习性,因此常被广泛利用于公园、绿地、自然风景区和名胜古迹。在庭园之中,可小片群植或与其他树种搭配组合,也可作主景欣 赏。 山茶花亦是盆栽的佳品,某些矮生的灌木型 品种,常被作为盆栽应用,自南至北十分普遍。长江以北冬季则要置室内防冻或置温室培养。 山茶花对有害气体一一二氧化硫有很强的抗性,对硫化氢、氯气、氟化氢和铬酸烟雾也有明显的抗性,适用于有有害气体污染的工厂区绿化,可起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
云南山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老厚重的滇文明。目前,茶花在各地虽多栽培,各植物学及园林机构亦积极加以扩大繁殖,但自然分布区的群落和一些古老的大树,因人为砍伐或采摘,破坏甚为严重。所以,无论栽植或野生的茶花,都应从速加以保护,再待山花烂漫时,尽显其无限绚彩。 山茶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云南茶花因树姿优美、花朵大而艳、花期长、富含深厚文化底蕴而备受大众喜爱,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