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是早期印度的太阳的象征,象征着统治、保护和创生。作为太阳的象征,它最初出现在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1]遗址出土的泥印章上。轮是吠陀时期保护神毗湿奴的主要器物。喷焰六辐金轮[2]代表着宇宙万象之轮。它代表着运动、持续性和变化,宛如天界圆形天体一样永远旋转向前。作为一种武器,无轮圈的轮有六个、八个、十个、十二个或十八个利尖的刃片,能够像轮那样旋转或在绳下摆动。故印度战车上的木轮也有数量相同的轮辐。佛教把轮视为“转轮王”的主要标识,认为这个轮就是佛陀教义中的“法轮”。法轮的藏文词汇“chos-kyi-vkhor-lo”的字面含义是“转法轮”或精神的变化。轮的快速转动代表佛陀教义揭示的迅速的精神转变。与转轮王旋转的武器相比,轮能断灭一切“障”和“惑”。佛陀在斯里那他[3]鹿野苑[4]的初次传道被称作“初转法轮”。在此地,它阐述了“四圣谛”[5]和“八正道”[6]。后来,他又在拉贾吉尔[7]和沙拉瓦斯蒂[8]举行了两次重要的传法活动,这两次传法分别被称作“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
轮由轮毂、轮辐和轮圈三部分组成,象征着佛教教义以伦理、智慧和禅定为依据。中心轮毂代表着伦理规范,它位于中心,使人心平稳笃定。尖利的轮辐代表智慧和觉识,可以断灭痴愚。轮圈代表着冥思禅定。环圈轮的轮圈驱动轮的转动。千辐金轮像太阳一样散射,代表着佛陀上千次的传法活动和教法。八辐金轮象征着佛陀的“八正道”,也象征着这些教法传播八方。吉祥轮被画成用纯金制成,黄金采自“南瞻部洲”[9]的瞻部河[10]。吉祥轮在传统上被画成有八个金刚杵形状的轮辐构成,中心轮毂上有三个或四个旋转的“喜旋”,其旋转方向与中国汉地的阴阳符相同。如果中心轮毂上有三个旋,那么,它们就代表佛、法、僧“三宝”和战胜痴、贪、嗔“三毒”的胜利。如果有四个旋,那么,其颜色通常与四大方位及四大要素相符,象征着以“四圣谛”为依据的佛陀的教法。轮圈可能被画成一个简单的圆圈,常画有朝向八大方向的圆形金色小饰物。有时,轮圈也可画在装饰华丽的梨形框圈内,框圈是用镶嵌着珠宝的金色旋状饰物制成。轮圈后面披挂一条丝飘带,轮的底部通常插在一个小莲花座基上。
注解:
[1]原文:harappan,哈拉帕文明,青铜时代文化,详见“印度河文明”的注释。
[2]梵文:sudarshana-chakra,六辐金轮。
[3]梵文:saranath,斯里那他,印度地名。
[4]梵文:mrgadava,鹿野苑,亦称“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鹿园”等。佛教圣地。在今瓦拉纳西城西北约十公里处。传为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初说法的地方。
[5]梵文:astangamarga;藏文:bden-pa-bzhi,四圣谛,亦称“四谛”,指四条神圣的真理,能彻底解决宇宙人生问题的四个真理条目。“四圣谛”为:1)苦谛;2)集谛;3)灭谛;4)道谛。
[6]藏文:vohags-lam-yang-dag-brgyag,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八道支”等。要到达理想的境地的修行者所要具足的实践德目。“八正道”是:1)正见;2)正思维;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7]梵文:rajghir,拉贾吉尔,地名。
[8]梵文:shravasti,沙拉瓦斯蒂,地名。
[9]梵文:jambudvipa,南瞻部洲,意译“胜金”。佛教名词。四大瞻部洲之一。此洲盛产瞻部树,位于须弥山南面咸海里,故名。
[10]梵文:jambud,瞻部河,南瞻部洲中的一条河,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