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与良知 林业局更应效仿卫生部等机构,顺应时代潮流,设立由伦理学家和法学家参与的动物伦理委员会,负责处理与伦理问题相关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将来层出不穷的争议,也才能更好地履行其保护动物,促进林业和生态发展的职能。 纷扰多时的外国人来华狩猎野生动物一事,终于有了戏剧性的结尾。两家旅行社不约而同地撤回申请,使得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不至于被“合法地”屠杀,林业局既不必自我否定,又不必再遭质疑和批评了。 然而,事情不能就这样大事化小地算了。当初林业局保护司委托了“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评审此事,众多专家同意了猎杀的申请。笔者在微博上对这一专家委员会组成原则和人员提出了质疑,林业局原先表示要给予回应,但迄今再无音信。 笔者的质疑主要不是针对参加评审的专家,而是组织评审会的相关政府部门。 参加这次评审会的大部分专家来自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等林业系统的机构。马建章、金昆、李枫等人都在林业局的研究机构和行政系统担任要职。这些专家长期以来接受林业局的大量科研经费,完成林业局下达的科研项目,担任林业局的行政和学术机构的负责人,接受林业局的领导,身份不独立,存在利益冲突,无法保证言论的公信力,不能说服公众相信他们的言论真是出于客观的科学立场,起不到专家评审会应有的作用。 其次,挑选专家的原则没有说明,到现在公众也不知道评审专家的全部名单。据说,这次评审会是一致通过,其中也有法学家。但是,2006年林业局准备向外国人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常纪文研究员和中国政法大学王灿发教授都曾明确表示反对。为什么这次评审会不请这两位法学家,而换成了支持猎杀的人? 主持会议的是支持活熊取胆,在归真堂建立院士工作站的马建章院士,他是设计和规划了中国第一个开放狩猎场的人,这样一位备受动物保护人士质疑,与狩猎场有利益关联的学者,从避免利益冲突的原则看,也该回避。然而,他不仅参加并主持了会议,还有两名评审专家是他的学生,而且目前就在其担任名誉院长的学院任教,该学院这次共有四位教授参与评审。作为下属兼学生,要让他们公开发表不同意见,是不是强人所难了?如果不能发表不同意见,他们参加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最后,评审委员会中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的代表,也没有动物伦理学家,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李枫教授等人是狩猎系出身,受过去利用资源的思路影响太深,缺乏现代动物保护意识尤其是动物伦理观念的洗礼,始终不能体认动物是活生生的需要关爱和尊重的生命。他指责动物保护组织的想法太过感性,其实是他自己不愿接受动物伦理的新观念。 据报道,评审专家李枫教授对质疑评审专家和林业局关系的说法极为不满,认为“这么说,有些太想当然了”。他自称在评审会上做出的决定完全是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动物保护的角度做出的。李枫还批评说,“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想法太过感性,脱离了科学实际”。李枫表示,之所以有多名东北林大出身的专家参与评审会,是因为东北林大是中国最早开设狩猎相关专业的学校,在这方面相对具备丰富的经验。 也许李枫教授个人觉得很委屈,也许他真的很无辜。但是,李教授对自己个人操守和专业能力的自信,不足以澄清大众的质疑,反而证实和加深了人们对专家评审会的疑虑。李枫教授的“想当然说”,其实是不了解现代社会中专家咨询时必须避免利益冲突的原则。他对动物伦理观念视角的无视,觉得师徒小圈子垄断专家委员会是天经地义的态度,让人们更加担忧这些专家可能缺乏现代社会基本理念,缺乏动物保护意识,难以承担作为专家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