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商熊续强缔造了传奇:24年晋升宁波首富,两个月跌下神坛。
63岁的熊续强1994年成立银亿集团。2011年,已是宁波龙头房企、全国百强房企的银亿股份借壳ST兰光,更名为银亿股份(000981.SZ),进入资本市场。随后,熊续强又收购了ST河化,染指康强电子,银亿系由此形成。
不过,真正让熊续强声名鹊起源于其大规模转型。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6年开始,银亿股份相继作价28.45亿元、79.81亿元跨境收购了宁波昊圣、东方亿圣两家公司100%股权,从房地产转型至汽车零部件领域。此外,熊续强还涉足矿山、化工等多个领域。
疯狂收购让熊续强的资产规模急剧膨胀。至2018年10月,熊续强家族财富已达295亿元,位居胡润百富榜第95位,一跃成为宁波首富。
然而,熊续强的首富头衔是“短命”的。备受质疑的财务数据很快得到应验,财务危机随之爆发。
4月30日,银亿股份披露的年报显示,宁波昊圣、东方亿圣均未兑现业绩承诺,引发10.27亿元商誉减值。截至目前,已有超24亿元到期债务违约。
更严峻的是,熊续强控制的ST河化已经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同时,其所质押的康强电子也遭强制平仓。
预盈4亿变脸巨亏5.73亿
巨亏5.73亿元,银亿股份的财报数据一定程度上坐实了市场质疑。
年报显示,银亿股份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9.70亿元,较2017年的127.03亿元减少37.33亿元,降幅为29.39%。对应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下降135.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净利润数据更为糟糕,为亏损15.16亿元,较2017年的5.80亿元大降361.39%。
分季度看,去年四个季度,银亿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31亿元、26.97亿元、13.34亿元、26.08亿元,三季度营业收入环比腰斩。同期净利润为4.33亿元、2.50亿元、1.70亿元、-14.2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0亿元、2.21亿元、-2.54亿元、-16.73亿元,处于节节败退、亏损加速扩大之势。
然而,如此不堪的经营业绩,银亿股份曾给出了高达4亿元的净利润预告。
今年1月31日,在A股近百家公司发布资产减值、业绩下降等业绩爆雷公告之时,银亿股份也发布了业绩预告,净利润为2亿元至4亿元,相较2017年16.01亿元净利润,变动幅度为同比下降75.02%-87.51%。彼时,公司解释称,受国内整车厂商销售疲软,以及汽车零配件产能扩建固定成本大幅增加影响,公司旗下汽车零配件销售毛利率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明显。同时,公司判断并购标的宁波昊圣、东方亿圣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因此计提6—8亿元商誉减值准备,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然而,接近4个月后,在年报披露前3天的4月26日,银亿股份发布了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修正后,公司净利润变动区间为亏损5.7亿元至6.3亿元,变动幅度为同比下降135.60%至139.34%。
对于预告业绩大幅下修原因,公司称,经专业机构对重组标的宁波昊圣、东方亿圣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基于谨慎考虑,进一步计提商誉减值3亿元。公司解释,公司境外子公司超百家,审计范围较广、耗时较长,以致修正公告较晚。
年报显示,商誉减值损失为10.27亿元,再加上2.94亿元坏账损失、0.26亿元存货跌价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达到13.47亿元。
对于这份业绩巨亏的年报,银亿股份的独董给出了异议声明。独董余明桂声明称,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关联方资金占用及其可回收性存在不确定性,关联方资金占用导致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存在不确定性。子公司南京银亿建设对百胜麒麟(南京)建设的应收利息可回收性及其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存在不确定性。可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业绩补偿及相关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基于此,他声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事项的存在导致无法保证本议案的真实、准确、完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银亿股份营业收入微增3.77%至24.19亿元,净利润却大降93.10%,只有2985.52万元。
120亿大并购扩张触雷
银亿股份亏得很惨,主要是巨额并购标的业绩未达标所致。
2011年,银亿股份作价33亿元成功借壳ST兰光登陆A股市场,熊续强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其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资本平台。不过,目前来看,借壳之后,银亿股份远未达到腾飞目的。
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银亿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62亿元、35.49亿元、46.05亿元、63.14亿元、84.59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6.29亿元、7.18亿元、6.36亿元、6.12亿元、5.27亿元、对比发现,净利润与营业收入走势背离,营业收入增长净利润却在下降。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9亿元、7.03亿元、5.91亿元、5.44亿元、2.06亿元,也与营业收入背离,且从2013年开始大幅下降。
2016年,营业收入(调整后)达到98.39亿元,净利润为5.14亿元,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只有可怜的7746万元,足见其地产主业盈利能力极低。
当时,房地产告别黄金十年、莱茵置业等房企开启转型密码之时,银亿股份也加入转型阵营。从转型动作看,熊续强转型步伐之快、决心之大有些令人咂舌。
公告显示,2016年4月,银亿股份公告称,通过发行股份作价33亿元收购控股股东银亿控股全资子公司西藏银亿旗下宁波昊圣10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美国ARC集团相关资产,同时向银亿控股募资配套资金8.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这单交易于2017年初完成,最终收购价格为28.45亿元。ARC集团是全球第二大独立生产气体发生器生产商,其产品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系统。
时隔4个月,银亿股份祭出了一笔更大规模的收购,作价79.81亿元向银亿控股收购东方亿圣100%股权,同时配套募资4亿元。交易完成后,银亿股份通过东方亿圣持有邦奇集团相关资产,后者是全球知名汽车自动变速器独立制造商。
两单交易合计高达108.26亿元,交易完成后,银亿股份形成地产加汽车零部件双轮驱动产业格局。
两次巨额收购,形成高达69.80亿元商誉。2018年,宁波昊圣实现净利润仅为738.37万元,东方亿圣不仅未实现利润,反而亏损7.92亿元。这就是银亿股份巨亏5.73亿元的主要原因。
除了银亿股份,2014年,熊续强以3.5亿元代价击退私募大佬徐翔入主康强电子。截至目前,熊续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9.03%股权。2016年4月,其再耗资8.4亿元获得广西ST河化29.59%股权,晋升实控人。收购三家A股公司,熊续强耗资超过120亿元。
去年,除了康强电子经营业绩差强人意,ST河化净利爆降10.29倍,亏损2.74亿元。
百亿偿债危机远未过去
激进高杠杆扩张让熊续强财富快速增长之时,也埋下了资金链断裂地雷。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大肆收购扩张的熊续强自身并无足够资金,而是高杆杆扩张。其加杠杆的主要途径,除了举债外,就是股权质押。
年报显示,截至目前,银亿股份前十大股东中,银亿控股、宁波圣洲、熊基凯、西藏银亿投资、欧阳黎明为一致行动人,分别持有银亿股份22.91%、20.11%、17.67%、11.95%、0.39%,合计为73.03%,其分别质押9亿股、7.04亿股、7.12亿股、4.80亿股,合计占总股本的69.39%,股权质押比为95.02%。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就一直高比例进行股权质押。
此外,截至目前,熊续强通过普利赛思、亿旺贸易、凯能投资等所持康强电子股权几乎全部处于质押状态。在ST河化身上,熊续强上演了同样的股权质押戏码。
去年12月以来,银亿股份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多次遭遇强制平仓,截至目前,平仓危机尚未解除。同时,银亿控股直接持有8.07亿股,其中7.16亿股被司法冻结。熊续强及其一致行动人所质押的康强电子股权也多次被强制平仓,所持的ST河化股权,不仅全部被质押,且全部被司法冻结。
危机远不止如此。始于去年平安夜,银亿股份爆发了财务危机,2015年发行的规模为3亿元公司债不能兑付。
这只是银亿股份债务风险的冰山一角。截至今年4月30日,银亿股份已经到期的债务达到24.33亿元,均未能清偿,且多笔债务的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银亿股份货币资金只有8.35亿元,同比减少33.04亿元,而债务达112.30亿元,其中今年到期的债务为91.56亿元。这还不考虑合计高达35亿元的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
去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只有1.24亿元,同比下降89.72%。
综上所述,银亿股份偿债资金缺口至少达80亿元。
康强电子的日子似乎也不太好过。截至去年底,其货币资金为1.69亿元,而其短期借款有5.45亿元,这还是去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053.85%的财务现状。
ST河化更为糟糕。早在去年12月,公司董事就通过议案,决定对尿素生产线装置进行长期全面停产,并对尿素生产线装置对外处置转让。目前,公司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综上所述,熊续强杠杆扩张“收割”的三家A股公司不仅未给其带来可观财富,反而将其拖入巨额债务泥潭。
此情此景,曾经长袖善舞的熊续强将何处何从?长江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