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盈利,摘帽,连续大幅亏损,2013年以来的天津松江(600225.SH)似乎陷入了一个循环轮换。
天津松江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天津松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93亿元,同比增加116.37%;报告期内净亏损3.87亿元。紧随其后公布的2019年一季报中,天津松江实现营收1.2亿元,净利润为-9900万元。2017年刚刚摘帽的天津松江,2018年再度陷入亏损。早在2013年,天津松江亏损2.76亿元,2014年盈利1332万元之后,2015年和2016年分别亏损6.8亿元和4.55亿元。直到2017年天津松江因盈利2亿元而顺利摘帽(不再ST特殊处理)。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天津松江扭亏的关键在于,天津松江子公司(持股75%)天津恒泰汇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泰汇金”)当年开展累计11.3亿元融资租赁业务。
如彼时天津松江所言,融资租赁业务盘活了天津松江存量资产,拓宽公司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
然而,根据2018年报,去年天津松江融资租赁业务仅实现收入0.74亿元,成本0.49亿元。对于融资租赁业务大幅缩水,恒泰汇金一直扮演怎样的角色?未来将何去何从?
对此,天津松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天津松江正在进行混改制,大股东可能会发生变更。融资租赁业务进展较为缓慢。”
食言增资
天津松江官网显示,其广泛涉及资管、财富管理、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
工商资料显示,恒泰汇金成立于2014年,天津松江为控股75%的母公司,主要开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融资租赁业务。
公司成立不久,天津松江即发出公告,称将与天物能源按照现有股权比例对恒泰汇金分别增资6亿元和2亿元,增资完成后恒泰汇金注册资本将接近10亿元人民币。
彼时,天津松江认为,融资租赁业被列为天津市重点产业优先发展,获得多项有力政策支持。其作为天津国资委下属企业,有做强做大融资租赁业务的天然优势。
但是,上述消息并未兑现,截至目前,恒泰汇金的注册资本依然为3000万美元,远不到所提及的增资后达10亿元目标。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向天津松江发送采访函,但对截至发稿前,对方未就此问题进行回复。
虽然没有得到增资支持,但是在2016年,天津松江董事长曹立明公开表示,公司兼顾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的其他产品形式,不断扩大融资租赁业务,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加强公司的融合能力,实现公司多元化发展。
佳绩“昙花一现”
与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相伴的是,天津松江持续亏损。而就在濒临退市的情况下,恒泰汇金与天津松江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朗科技”)开展三笔融资租赁业务,分别为租赁华为长春云数据中心采购设备2亿元,租赁卓朗科技天津新数据中心一期工程采购设备8600万元,租赁卓朗科技数据中心三期设备4000万元。根据当年年报显示,恒泰汇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订融资租赁项目合同9笔,完成融资租赁业务11.83亿元 。
如之前曹立明所言,本次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盘活了天津松江存量资产,拓宽了公司融资渠道,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可以肯定的是,天津松江2017年扭亏为盈,成功摘帽,与加码融资租赁业务不无关系。但是,在随后的2018年里,融资租赁业务却鲜有提到。
最近一次的公告为2018年11月,恒泰汇金向天津金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借款,金额为1.5亿元,期限不超过三个月,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信托”)为恒泰汇金上述贷款业务提供保证担保。天津松江表示,为支持控股子公司恒泰汇金的经营发展,根据上述贷款担保方北方信托的要求,公司为恒泰汇金向北方信托提供反担保。
对于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风险,天津松江表示,“随着租赁公司数量增长迅速,竞争愈发激烈,金融租赁公司审批加速并拥有雄厚的资本优势,对公司融资租赁业务构成竞争压力。”
与此同时,天津松江年报在预判信用风险一项中,专门提到关于租赁业务方面的风险,“在面临市场需求、竞争环境、政策变动及流动性供给因素的波动时,承租人有可能无法履行租赁合约,进而对公司造成不利的影响。公司现有各租赁业务领域的承租人信用等级较高,信用记录良好,公司将及时了解承租人财务、信用等方面信息,控制信用风险。但仍存在因市场环境变化、承租人经营出现困难等原因导致承租人无法履行租赁合约,从而使公司面临信用风险。”
地位调整?
扭亏之年,恒泰汇金融资租赁业务完成9笔11.3亿元,而在2018年的年报中,并未披露当年新增业务,仅提到实现收入1.1亿元。那么,业务量放缓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天津松江回复中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酝酿混改,合作方为北京住总集团,大股东将会变更。所以,融资租赁业务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主营业务,其速度也将放缓。”
与此同时,天津松江在年报中将融资租赁环境描述如下, “2018年,全国融资租赁业呈现出继续发展态势,行业运转总体正常,没有发生行业性和区域性风险的迹象。受行业监管体制和会计准则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等因素影响,企业数量、注册资金和业务总量的增速明显减缓。”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恒泰汇金在天津松江10家非全资子公司中,虽然经营数据不算抢眼,但是,是4家盈利公司之中,唯一一家派发429万元股利的公司。
对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天津松江来说,恒泰汇金应视为主力单元。然而,接近天津松江人士表示,恒泰汇金更多扮演辅助角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文提到的三笔融资租赁业务中,交易方均为卓朗科技。曾经重金收购的卓朗科技对天津松江而言,是一张重要底牌。
与之对应的是,今年以来,天津松江为卓朗科技提供大量的融资担保支持。
3月22日,天津松江发布公告称,为卓朗科技提供两笔融资合计6.5亿元,天津松江为其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根据2018年年报显示,融资租赁业务排名前4位的大客户分别为天津滨海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海建设”)、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天津大通融汇租赁有限公司、天津松江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江生态”),其中,滨海建设及松江生态控股方均有天津津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身影。
对此,一位从事多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法律顾问的律师分析称,“大客户的变化意味着天津松江对融资租赁业务的调整。”
的确,去年7月,天津松江开启混改第一步,间接控股股东天津市政建设集团首先开始混改工作。根据天津市国资委决定,将所持有的天津市政建设集团100%股权,注入天津津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为天津滨海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天津市国资委。而融资租赁业务也瞄准其中的滨海建设和松江生态等具有混改色彩的公司。
对于接下来将如何布局融资租赁业务,天津松江表示,“目前阶段,不便透露。”
那么,一旦天津松江混改成功,大股东变更,意味着天津松江将失去对恒泰汇金的实控权。一度业绩较好的恒泰汇金接下来将面临怎样的走势?本报将持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