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疯狂的建材,海螺水泥利润超万科

2019-01-30 00:07:10浏览:53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核心摘要:  2018年,一场砂石短缺风暴席卷而至。长江流域黄沙价格持续上涨还货源紧张。部分洞庭湖沙到上海搅拌站价格已突破100元/吨,且

  2018年,一场砂石短缺风暴席卷而至。长江流域黄沙价格持续上涨还货源紧张。部分洞庭湖沙到上海搅拌站价格已突破100元/吨,且还有不断上涨之势。

  去年年底,全国水泥价格指数曾连涨数十周至162,创五年多来新高。2018年前三季度,卖水泥的海螺,比卖房子的万科,多赚了63.35亿。卖水泥已经比卖房子更赚钱了。

  水泥价格高企利润率远超房地产

  2018年11月,全国水泥均价达到每吨452元,同比上涨22%。其中华东长三角地区受环保限产形势影响,水泥、熟料价格强势大涨。再加之长三角地区需求较好,水泥价格上涨最快,均价达到每吨529元,部分地区甚至突破600元。

  2018年11月安徽广德地区5条生产线停产1个月,浙江长兴10条生产线各停10天,预计月度减少熟料供应110万吨。10月31日,江苏某大型水泥企业6条熟料生产线因环保督察组检查,临时被迫停产,复产时间尚不确定。

  事实上,近期受环保、基建补短板等因素影响,水泥价格不断上涨,部分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毛利率已超过国内龙头房企。

  对比海螺水泥和万科2018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海螺累计营收777.92亿元,净利润207.16亿,净利润率26.62%;万科累计营收1760.2亿元,净利润139.46亿,净利润率7.92%,海螺水泥的净利润率是万科的3.36倍!

  除了海螺,水泥价格的上调,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水泥上市企业的利润普遍大幅增加。从2018年前三季度21家水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来看,21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合计同比分别大幅上涨32%和118%。除祁连山、宁夏建材和四川双马外,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亚泰、祁连山、博闻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他企业同比均有大幅增长,福建水泥扭亏为盈。

  其中,中国建材与海螺水泥继续分别稳坐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冠军宝座,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建材营收规模超过1500亿元,海螺水泥实现归母净利润超200亿元。从同比来看,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是金圆股份,同比增长102%。

 原料供应端非法采砂与环境治理博弈

  从2017年开始,各个地方都陆续出现了砂石价格上涨的问题。在问政江西网上,一位来自江西贵溪的承包商留言表示,贵溪的砂石价格简直离谱,180元/立方米还要凭关系才能拉到货。

  2018年农历新年过后,长江流域就未出现长时间阴雨天气,建筑工地的开工未受较大影响很快集中复工,受此影响年后主要建筑原材料市场价格不断上涨,长江中下游区域水泥价格年后已多次上调,混凝土价格也不同程度地上涨。市场的需求也带动了砂石骨料需求量的回升,因近年来黄沙价格并未发生剧烈波动变化,使得市场囤沙情况大为减少,目前市场黄沙需求大部分通过“两湖”直接采购。

  当前的砂石料主要依赖天然砂石,产地也主要集中在长江和黄河的干流与支流流域,对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受河道禁采影响,许多地区砂石企业大批关停,砂子、石子供应大面积减少,混凝土价格普遍上涨。价格暴涨导致囤砂、倒砂、贩砂等非法行为出现,扰乱砂行业的正常秩序,砂石料大多供应市政工程,民用市场领域供应略显不足,供需关系十分紧张。

  目前,全国多地砂、石场环保督查整治进一步深入,短时间内行业会出现重新整合资源的现象,砂石料短缺不可避免。治砂控砂已遍布长江沿线各区域,八部委发文严控砂石乱象。在全国范围内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随着湖南、湖北等传统供应地加强了管控,许多河道湖泊全面禁采限采。

  全面的禁采限采使得砂石摇身一变,出现了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的局面,利润高昂。在高额利润驱动下,非法采砂船四处横行。以湖南省为例,在非法采砂最猖獗的时候,湖南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办公室2012年公布的一组数据触目惊心——年采砂总量为1.7亿吨,仅洞庭湖区年采砂量为7000多万吨;3701艘采砂船中,无证采砂船达1575艘;2979个砂石场(码头)中,无证砂场(码头)达1534个;近6亿立方米采砂尾堆分布在湖南境内各河道和洞庭湖区,非法作业占比近50%。过度的开发不仅使河道沙量越来越少,对河道生态、防洪、航道安全等破坏之巨更令人震惊。

  正是因为非法盗采现象频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巩固长江经济带非法码头整治成果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巩固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整治成果,坚决防止反弹和死灰复燃。

  “2015年以来,有关部门同沿江省市大力推进沿江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罗国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截至2018年5月底,长江干线1361座非法码头全部完成整改,其中拆除1254座并全部复绿,规范提升107座。

  “由于砂石市场需求旺盛,再加上长江运量大、运价低,刺激了非法码头的滋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刘德春曾经指出。

  “很多非法码头违规采砂,恶化水运市场环境。但巨大的砂石需求,让一些人在暴利驱使下冒险采砂。”刘德春说,一些不法企业主甚至把钱塘江口、珠江口的海砂运到长江流域,同长江砂石混在一起流入建筑市场,对建筑安全危害很大。

  打击非法码头从长远来说,有利于砂石价格的持续稳定和市场公共秩序的维护,但从短期来看,进一步加剧了砂石供应的紧张局面。

  不过,由于砂石是天然资源,受宏观政策、开采、物流、终端使用和市场预期等各种因素影响较大,会在短期内形成非常大的波动。2013年10~12月上海砂石价格就曾出现过一个月内暴涨一倍的情况。因此,江苏省内长江流域的采砂场场主并不认为,砂石价格的高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黄沙占商品混凝土成本的20%,因此,黄沙价格对商混影响非常大,砂石价格上调20元/吨以上,商混成本价格会相应提高10元/立方米。砂石和水泥的价格拉涨,必定增加搅拌站生产成本。

  而从目前日渐趋严的环保压力下,甚至搅拌站如果没有满足相应资质,其自身也面临着“生死存亡”。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12月26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城管委联合区公安局、区国土、区建设局等相关单位,对江夏庙山阳光大道与四环线交汇处旁中建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南四环(阳光)搅拌站进行全面拆除,拆除违法建设面积11300平方米。

  长江证券分析团队认为,随着近期各地区水泥价格上调,加上黄沙石子价格的提升,混凝土未来表现仍然可期。

  市场输出端产能过剩与置换复活矛盾

  虽然水泥价格的坚挺支撑着水泥企业在2018年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水泥行业目前处于产能过剩行业范畴中。

  面对利润屡破新高,水泥行业正在陷入矛盾挣扎:一方面时刻提醒自己行业产能过剩依旧严重;一方面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手段“瞒天过海”新增产能。

  国家对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出台了大量政策性文件,其中最新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出台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减量置换,促进水泥行业去产能、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事实上,作为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面对节节攀升甚至创新历史新高的行业利润总额,这种现象本身就很难长期持续。然而,嘴上喊着要注意水泥产能过剩,杜绝新增产能的水泥行业行动上却“很诚实”。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重复置换和产能复活现象层出不穷。接连多日,各地纷纷爆出即将上马新生产线或者点火投产的消息。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新增熟料产能824.6万吨。

  位于西南的贵州,在2018年水泥新增产能上“贡献最大”。据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点火投产9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其中冀东水泥黑龙江有限公司为产能置换项目,布尔津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恒庆建材有限公司为技改项目。加上近期投产的石阡佛顶山水泥项目,贵州省2018年已新增三条熟料生产线,共计420万吨熟料产能。石阡佛顶山水泥项目点火后,贵州随之陆续公布西南水泥在该省3200t/d和4000t/d生产线的置换方案。从公示来看,两个项目都遵循了2017年年底公布的产能置换新规中减量置换的规定。

  但有行业学者随之对着两份看起来合规的公示“发难”:“两个建设项目拟建的具体位置在哪?就明确在本省,不严格吧!计划点火投产时间又在哪?用于置换的产能主体设备(生产线)所在的具体位置在哪?也只明确在本省,不严格吧!用于置换的产能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证号又在哪?”

  显然,上述两则公示并不符合2018年8月两部委办公厅下发《关于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中“从严审核产能置换方案”的要求。工业主管部门不能严格执行文件,势必可能造成一些企业钻空子,使已经停产多时的产能被用来置换。

  已到历史高位今年起价格将回调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在近期的一场行业会议上,公布对今年行业利润预测将超1400亿后,提醒行业要明白全国水泥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优化布局没有根本改变,未来行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比经济效益指标更重要。

  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会长郭成洲也表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不要沾沾自喜、止步眼前,而应更加清醒地研判和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形势。海螺水泥副董事长王建超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度错峰生产和严格的环保监查,使供求关系失衡,也掩盖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去产能的工作没有进展,去产量不能代替去产能。

  2018年水泥行业之所以利润“爆表”并非需求大增,有数据显示1~10月,官方水泥产量17.9亿吨,同比(同口径)增长2.6%;而全口径下,较上年减产1.7亿吨,同比下滑8.65%,出现巨大背离。环保压力下不断“常态化”的错峰才是主因。

  然而,有行业领导表示2019年错峰生产政策或将松动,有两个因素:第一是超低排放生产线的差异化政策;第二是冬季供暖及协同处置生产线的差异化政策,这两个差异化政策都值得商榷。在产能持续增加,错峰力度放宽双重作用下,水泥行业能否保持当前利润水平将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水泥价格经过2017~2018年的大幅增长,目前已至历史高点。2018年前10个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6%大超预期,主要是房地产新开工数据超预期。展望2019年,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考虑到虽然基建补短板加速,但房地产投资增速预计大幅回调,给水泥需求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供给方面,目前错峰限产和环保限产已在全国“遍地开花”,其进一步加严的可能性下降,行业供给侧短期难有新作为。结合目前水泥价格的高位,预计2019年水泥价格将出现回调。

  此外,2019年国内水泥需求支撑压力较大。中国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曾撰文表示国内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水泥人均消费量达到25吨,水泥消费量处于峰值之后震荡式萎缩阶段,在备受关注的房地产方面,转入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农村市场水泥消费量持续下滑。

(责任编辑:佚名)
下一篇:

杨国强年会讲话:看好中国经济 城镇化空间依然值得期待

上一篇:

万达最后一份对外工作报告:王健林开辟新战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