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银保监会刚喊话险资进场,后脚,中国平安便开始行动。
1月31日晚间,华夏幸福公告披露,华夏控股以每股24.597元的价格,向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资管转让其持有的1.7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69%,股权转让价款共计42.03亿元。转让完成后,中国平安持股比例由19.56%增至25.25%,仍位列第二大股东。
据了解,这也是1月28日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的号召发出后,首家响应的保险企业。
平安资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平安对华夏幸福的投资,是偏长期的财务性投资,具有战略协同效应。未来,双方将响应国家政策,解决社会难题,在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等方面协同发展,聚焦长租公寓及康养服务两大领域。”
险资入场“唱戏”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监管开始“发红包”。
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更好发挥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维护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银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加大专项产品落地力度。
事实上,作为A股市场一股重要的力量,庞大的险资对市场的稳定起着巨大作用。
招商基金认为,保险资金配置股票及基金比例,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险资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增持A股,中长期提振市场,利好绩优蓝筹股及高股息品种。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险资股票及基金占比为12.42%,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早在2015年股市发生大幅下跌时,监管部门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由5%调整为10%”、增持蓝筹股票“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当时险资纷纷入市,以“举牌”为代表的增持层出不穷,但由于部分公司负债端久期短、成本高,并在资金来源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问题,监管陆续出台了关于险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规定,并在2017年将权益投资的比例上限重新下调至30%;同时,对险资投资资管产品等品种做出了严格的穿透规定。
招商基金表示,险资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再次被赋予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同时有利于险资应对利率下行风险。2018年信用违约、股权质押等问题较大范围暴露,监管部门从2018年10月起接连出台了“保险资管公司设立专项产品”、“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规定。本次政策鼓励险资增加权益、资管产品等投资比例,一方面有助于化解系统性风险,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利率下行、非标产品陆续到期的环境下,有利于险资提升收益率,对抗利率风险。
平安的投资逻辑
而坐拥2万多亿规模保险资金的中国平安,成为第一个响应监管号召的大型险企。
平安资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增持华夏幸福是对银保监会鼓励险资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积极响应,也是利用保险资金支持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提振市场信心。
对于平安投资华夏幸福,去年7月就有市场消息称,平安有意和华夏幸福一起做养老产业及公租房,这也恰好迎合了险资新的运作趋势。
去年6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长租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险资参与长租市场,而包括华夏幸福等在内的部分企业,已在长租公寓领域进行着积极探索和布局。
去年9月,中国平安和华夏幸福就签署了合作协议,基于各自优势,希望达成协同效应,即“双方将成为战略协同企业,将围绕长租公寓、康养服务、汽车服务产业集群和智慧城市等潜在发展方向,深入探讨各类型合作”。
从投资本身而言,涉及到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管理。实际上,在庞大的险资背后,是广大保险客户的长期保障和回报,险企如何做好资产负债匹配,改善久期,是一个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的关键命题。
据了解,华夏幸福的股息分派保持在稳定水平,投资者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现金流。根据该公司2017年末分红派息方案,华夏幸福公布的股本分红方案为10股分红9.0元,近期华夏幸福股价在二级市场交易的平均价格约27元,以此价格计算年分红率达3.3%。
2018年,中国平安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后,股票市场的波动会加大其利润波动。但平安增持华夏幸福,将有利于降低利润的波动性。
对此,一位分析师解释称,对华夏幸福的这项长期投资,可以用权益法入账,将能减少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进而使平安的盈利增长更为平滑。从国际市场来看,解决保险公司利润的波动性,适度参与收益稳定的地产类投资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