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天(3月5日)一篇题为《大爷因爱吃豆腐体内取出420颗结石》的文章在各大新闻客户端广为流传,文章中说浙江横店一位姓何的男子因常年爱吃豆腐又不喜喝水,左肾里取出420颗结石,新闻还配上了让人毛骨悚然的结石图片。不过经腾讯较真(微信号:Fact_Check)查证发现,这篇是旧闻翻新,所配图片完全是假的,《钱江晚报》早在2015年6月4日就有相关报道,不过原报道缺少很多信息,图片也让人生疑,真相到底如何,较真会继续查证。吃豆腐到底会不会导致肾结石,且听食品安全专家云无心的解答。
流传报道是旧闻翻新,所配图片是假的
较真鉴定:豆腐不会让人有肾结石,豆腐还能避免肾结石的发生。
要点:
1、肾结石是因为尿液中矿物质浓度太高,在肾脏里结晶沉积,成为固体颗粒。最常见的引起结石的矿物质是草酸钙。
2、豆腐中跟结石有关的物质主要有三种:嘌呤、钙和草酸。但是这三种物质含量都很低,不足以导致肾结石的产生。
3、结石病人需要注意多喝水,少吃动物蛋白,少吃盐,少吃菠菜、花生、巧克力、芦笋等富含草酸的食品。
查证者:云无心(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
先把结论说出来哈,免得有朋友没有耐心看到最后:
不论谁,以前有没有过肾结石,都可以吃豆腐,豆腐不会让人有肾结石,不仅如此,豆腐还能避免肾结石的发生。
为啥呢?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我们从肾结石说起。
是什么导致了肾结石?
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太高,超过了“饱和浓度”,于是在肾脏里结晶沉积出来,成为固体颗粒。有时候,这些颗粒也会移动到输尿管。
有的结石颗粒只有沙粒大小,有些则可能大到几厘米。较小的肾结石颗粒经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果大到几毫米,就可能会堵住输尿管,导致尿液受阻,从而引起腰痛。
有多种矿物质能引起结石,最常见的是草酸钙,约有80%的结石是由它导致的。此外,还有一部分肾结石是由磷酸钙、尿酸盐或者磷酸铵镁引起的。
豆腐中有哪些物质可能跟结石有关?
在大豆中,与结石有关的物质主要有三种:嘌呤、钙和草酸。大豆经过不同的加工,其中与结石有关的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嘌呤
嘌呤在人体内会转化成尿酸,过多的嘌呤可能会对尿酸盐结石有一定影响。
干大豆中有比较多的嘌呤,不过经过浸泡,很多嘌呤被除去了。而豆浆和豆腐中都含有大量的水,会大大稀释嘌呤的浓度。也就是说,做成一杯豆浆或者一块豆腐,所需要的大豆并不多,其中所含的嘌呤也就有限。
因此,豆腐和豆浆,并非高嘌呤食品。
钙
与大家认识不同的是,钙摄入量不足反倒会增加结石风险。所以,即使是对结石风险较高的人群,依然需要摄入适当的钙。
标签:旧闻翻炒吃豆腐实为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