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婴幼儿与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皆较少。一般发病与性别无大的差异,但个别肿瘤与性别有关。肿瘤发生的部位,幕上者多于幕下,二者发病率之比约为3:1。幕上的脑瘤位于额叶、颞叶者居多,幕下者多见于小脑半球与蚓部,四脑室、桥脑小脑角。
一、脑瘤病因
现代医学对脑瘤的病因尚不甚明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有:
1、先天性及遗传因素
某些神经系统肿瘤似与遗传无关,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血管网状细胞瘤。这些肿瘤常在一个家族中的几代人出现。胚胎原始细胞的异位是颅内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颅咽管瘤、脊索瘤、皮样囊肿、上皮样囊肿及畸胎瘤。
颅咽管瘤是颅咽管的残余遗留在颅内而形成的。脊索瘤则来自脊索残余。上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来自皮肤组织,而畸胎瘤则来自多种胚胎组织的残余。
2、物理因素
① 创伤:一般认为,创伤可引起脑、脑膜瘢痕组织间变而成为肿瘤。② 射线:研究发现,放射区域的细胞突变是肿瘤形成的基础。此类肿瘤以恶性为多。颅内肿瘤手术后行放射治疗,若干年后可能在照射区发生纤维肉瘤或脑膜瘤。
3、化学因素
近年来认为致癌物甲基胆葱及甲基业硝脲或乙基亚硝脲口服或静注都可致脑胶质瘤,病毒病因,国外一些学者用某些病毒能在多种动物身上诱发小本瘤,但在人身上未能证实。
4、生物学因素:常见的致瘤病毒有腺病毒、肉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多瘤病毒及猴空泡病毒等。这些病毒可诱发脑膜瘤、松果体瘤、肉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髓母细胞瘤等。病毒的致瘤机制是它们进入细胞后,在胞核内合成DNA时(即细胞的S期),迅速地依附并改变染色体的基因特性,使细胞增殖与分裂功能发生畸变而形成肿瘤。
5、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阻塞脑动脉,血气凝滞。这时一些脑部寄生虫,病毒就大量繁殖,造成脑部严重损伤。
6、脑组织液酸化,脑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形成脑细宝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正常细胞就无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变染色体采取主动变异的细胞,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二、脑瘤早期症状
脑瘤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平日里的一些不适症状就在提醒你危险的到来,稍加注意,就会及早发现疾病,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
脑瘤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1、喷射状呕吐:
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肿瘤患者的呕吐不伴有腹胀、恶心、腹泻。由于颅内压力增高,致使延髓的中枢受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尤其在一阵头痛后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常可喷出0.5米远。
2、清晨头痛:头痛常发生在清晨四五点钟,往往在熟睡中被痛醒,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逐渐缓解或消失,故称为“清晨头痛”。颅后窝的肿瘤可致颈部疼痛并向眼眶放射,头痛程度随病情进展逐渐加剧。
3、精神异常:
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抑郁等精神异常表现。
4、视力障碍:
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入脑不畅而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致视力下降,严重时眼底视网膜有点状、线状、片状,甚至有火焰状出血,视物模糊,更重时会因压迫损伤视神经引起失明。
5、出现幻嗅:
患者常闻到实际不存在的气味,如饭糊焦味或烧焦橡胶等味。
标签:开颅脑瘤掉以轻心苏醒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