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谣传塑料造大米?不攻自破:塑料可比大米贵

2019-01-14 19:19:13浏览:843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近日,微信朋友圈疯传一段两分钟的“塑料大米”制作视频,震惊了不少网友。其实,据记者查证,这只是一个国内外传了很久的谣言。视频

近日,微信朋友圈疯传一段两分钟的“塑料大米”制作视频,震惊了不少网友。其实,据记者查证,这只是一个国内外传了很久的谣言。视频中所谓的“塑料大米”,只是用于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塑料颗粒”。而且,这种塑料颗粒成本高于大米,不会有人做“塑料大米”这种亏本生意。

“塑料大米”是传了很久的谣言

2011年

国内外社交媒体出现类似塑料大米在中国被制造的谣言。随后,不少网民和专家指出这种所谓的“塑料大米”并非被当做食物。

2015年

网上出现“塑料大米”的另一个版本“棉花大米”,该谣言称有人用烂棉花做大米。随后被媒体辟谣称那些所谓的棉花其实是某种塑料或化纤,不会是真棉花,因为棉花熔化后会像泥巴一样毫无柔韧性,无法拉丝切粒。

2016年

10月,“塑料大米”的谣言死灰复燃,国内外媒体相继辟谣。11月,塑料加工大米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多家媒体相继就此视频进行辟谣。

2016年,尼日利亚海关查获102袋50公斤装的“塑料大米”,引发全球关注。12月30日,尼日利亚官方公布了沸沸扬扬的“塑料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这些大米并非塑料所制,但因为霉变不能食用。

2017年

近日,“塑料大米”的谣言再度出现,过往的一些谣言文章、图片和视频在互联网上不断传播。对此,不少网民、媒体纷纷指出,这种“塑料大米”不仅很容易识破,成本还高于正常大米,商家没有必要用塑料去替代假大米。

三点识破类似“塑料大米”谣言

1.凶猛的“塑料神话”,仅出自短短几分钟的手机视频,视频内容避重就轻,而且镜头前的人刻意误导观者,视频“伪打假真造谣”。

2.根据常识识破“塑料神话”并非难事。塑料薄膜和正常紫菜也非常容易区分,比如浸泡时,干紫菜能够吸收大量水分,被成功泡发,相比之下,塑料浮在水面上,不能吸水。粉丝亦是如此。造假容易识破且成本高,商家绝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大多数谣言的传播机制大同小异,避免踏入认知雷区而轻信谣言,要常对接收到的热门信息保持怀疑态度。(本文综合自新华网、民生大参考)

标签:大米塑料不攻自破谣传可比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食盐是如何制成的?探访天津长芦汉沽盐场

上一篇:

106岁老人装上心脏起搏器罢工心脏重获新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