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其副作用介绍

2019-01-27 22:37:44浏览:4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其副作用介绍  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因由六位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其副作用介绍

  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因由六位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但是它也有一些副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六味地黄丸并不是包治百病,但据统计,在各种文献报道中,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症涉及137种。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保健药品在长期服用。同时,作为治疗药品,它在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至北宋,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

  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方中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生髓,为方中的君药。山茱萸滋养肝肾,并能涩精;

  六味地黄丸山药补脾益气而固精,二者用为臣药。三味药相配,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可治“本”。泽泻泄肾利湿,并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能够清泻肝火,同时可以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淡渗脾湿,帮助怀山药健运脾胃,这三味药物为泻药,泻湿浊,平其偏盛,为佐药,是治标。

  更适用于肾阴虚

  如何判断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剂的代表方剂,常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各种疾病。近年来,医疗界用这种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疑难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治疗糖尿病: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每日服2-3次,治疗轻(中)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

  2、消除肾炎蛋白尿:急性肾炎患者,经治疗水肿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服1-2个月后可消失。

  3、治疗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一日服2次,连续服半年至一年,可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4、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本病常伴有潮红、潮热、出汗、焦急、心悸、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连服3个月,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

  5、治疗五更泻: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

  6、治疗复发性口疮: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一般服3-5天可见效,且愈后很少复发。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效。

  7、治疗牙周脓肿: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服3-5天可减轻症状。

  8、治疗慢性鼻炎: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早晚各服1次,连服2-3个月,可有明显疗效。

  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

  1、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许多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应该选择治疗肾阳虚的药物,比如金匮肾气丸。

  2、健康人群

  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3、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不能长期连续服用。

  六味地黄丸属甘温性,偏于补阴的药,主治肾阴虚。由于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所以吃后有时候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服用两周后如果效果不明显,可能是选药不对症,可以找一位中医大夫对身体的症状进行诊断,对症选药。与六味地黄丸相同功效的知柏地黄丸,治疗火旺,如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舌尖红,有清热作用。服药之前应该先去咨询医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上一篇: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