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2019-01-27 22:46:23浏览:46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干姜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的中药知识是: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功效与作用: 

  干姜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的中药知识是: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功效与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服后胃肠有温暖感,即所谓“温中散寒”;2、健胃止呕;3、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上升。辛辣剌激确能使健康人的血压升高。

  功能: 祛寒温中,回阳。

  主治:吐泻腹痛,肢冷脉微,寒饮咳嗽,胃脘冷痛,寒湿痹痛等症。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中焦虚寒(即脾胃虚寒)。凡有恶心、呕吐或呃逆、口泛清涎,或腹痛、腹泻,舌淡苔白、脉迟缓者(多见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可配党参、白术,方如理中汤。

  2、用于温化痰饮。凡寒咳多痰,呼吸短促(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用干姜,并配细辛、五味子等,更可加桂枝,方如温肺化饮汤和苓桂五味姜辛汤,或在理中汤基础上,再加陈皮、茯苓、半夏。

  3、用于温经止血,治崩漏、吐血、便血而证属虚寒者。在妇科尤为多用。治妇女虚寒崩漏,子宫出血(病程较长,血出瘀黑成块,脉象沉迟者适用),常配附子和其它补气止血药,方如姜附固冲汤。又可用于经后期血色黑而有小腹痛(由血气虚寒所致),方如姜附四物汤(干姜、附子、川芎、当归、白芍、熟地)。

  4、用于回阳救逆,治疗亡阳症。辅助附子,加强祛寒作用,方如四逆汤。

  禁忌及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阴虚内热咽喉疼痛,或多汗者,均不宜用干姜。

  2、干姜与生姜比较:干姜善于温中而祛里寒,生姜长于发汗而散外寒。

  3、干姜与附子比较:干姜温中散寒,主要作用于肠胃(但亦能促进全身血循环),其效力较强劲而持久,附子大热回阳,强心作用较显著,作用于全身,其力较迅速而不久留。故前人的经验说:附子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按:“走”即作用部位广泛的意思,“守”即作用部位较局限但较持久)。干姜、附子配合能加强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相得益彰,故前人说:“干姜无附子不热”,而附子得干姜其毒性亦稍减。

  4、干姜对胃有刺激性,故入补剂时常须配甘草、大枣以缓合其刺激性。

  5、淡干姜是由原药泡淡后切片晒干而成,气味没有那么峻热,散寒力稍弱些,但长于止呕、行气。

  用量:3~9g,稍大量可用至12~15g。

  食用方法:

  1、理中汤(《伤寒论》):党参12g,干姜9g,白术12g,炙甘草6g,水煎服。

  2、苓桂五味姜辛汤:茯苓15g,桂枝4.5g,五味子9g,干姜3g,细辛1.5g,水煎服。

  3、姜附固冲汤:干姜6g,熟附片6g,白术12g,黄芪12g,山萸肉15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茜草9g,陈棕炭9g,水煎服。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中药干姜的作用与功效及食用方法,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红景天怎么吃 细数红景天的功效作用

上一篇:

龙胆泻肝丸说明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